走进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的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的零碳大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绿电”涌动数据中心之中,展厅用电、机房耗电等每一度电都可溯源且来源为水电、风电、光电之类的“绿电”。
相隔不到两公里,中国移动青海高原大数据中心内,数以万计的数据正在加速“跑动”,这里是青海省唯一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名单》的数据中心。
对于数据中心而言,衡量一个数据中心能耗的关键指标是PUE(总的电力消耗与用于算力的电力消耗之比),无论是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还是青海高原大数据中心,全年可实现314天不开空调,PUE值分别为1.13、1.14,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国内首个、青海唯一……数据中心集聚青海海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算力分析、数据存储灾备、数据应用市场等一系列大数据产业,为这片河湟大地增了活力,添了潜力。
“所谓算力,简单来理解,就是对数据或信息的处理能力,包括存储、计算等。”海东市数据局局长安志忠介绍,算力是抽象的,它的载体却实在可见,就是以数据中心、智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
强大的算力需要源源不断的电力支撑,电力从哪儿来?
青海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位居全国第五;全年日照时间达2500小时至3650小时,太阳能资源理论可开发量35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位居全国第二;风能技术可开发量7555万千瓦,是我国第四大风场;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荒漠化土地10万平方公里以上。丰水、富光、风好,青海最大的优势便是丰沛的清洁能源。
2023年,青海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水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同时,青海已经形成750千伏东部“日”字形、西部“8”字形的电网布局,海东零碳产业园和河湟新区两个绿色算力集聚区全部实现双回路供电。
支撑算力的“绿电”,推动海东大数据产业从“算力”到“绿色算力”的升级。
今年以来,海东市坚持规划先行,在已有零碳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规划的基础上,启动编制海东河湟新区省级绿色算力产业集聚示范区规划。开展数据援青,借助青海省数据局、省级援青组力量调动全国算力资源,充分发挥海东援青干部和外派挂职干部作用,在北京、南京成功举办海东专场推介招商活动,对接洽谈项目4个,达成合作意向7个。优化区域协作,相继与黄南州、西宁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区域数据资源共享、产业机制互通、人才交流合作,与无锡市数据局初步达成建立无锡-海东算力调度联盟意向。
截至目前,海东市累计应用总算力规模达2710P,累计使用存力81.44PB,网络出口带宽总和17.8T,使用11.5T,光纤接入端口占固定互联网接入端口的97.59%。全市建成、在建、储备绿色算力产业项目总数29个,总投资460.9亿元。
安志忠介绍,下一步,海东将持续集中精力打造河湟新区省级绿色算力产业集聚示范区和展示窗口,借助“数据援青”,强化“东数西算”,推动“绿算东输”,加快构建绿色算力产业体系。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