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力吉在雕刻琴头的马头造型。娜仁满达拉摄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布林在演奏改良后的潮尔。乌力吉贺希格摄
内蒙古素有“歌的海洋”之美誉。作为音乐演奏、情感传递的载体,蒙古族拉弦乐器以独特的外型、音色和文化内涵,在内蒙古音乐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
蒙古族拉弦乐器有梨形琴箱的“潮尔类”和筒形琴箱的“胡尔类”,包括潮尔、马头琴、四胡等多种乐器类型。这些乐器的制作技艺承载着工匠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凝聚着草原人民的智慧和匠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历史悠久的“拉弦乐器家族”
历史文献对内蒙古拉弦乐器的记载颇为丰富。13世纪中叶写成的《蒙古秘史》中出现了与“胡尔”相关的词汇。元代文献《中堂纪事》记载的“张抄儿奇”,便是张姓的潮尔演奏者。清代之后,内蒙古部分地区出现了专门制作拉弦乐器的匠人,如科右中旗图什业图王府乐队中的工匠占巴。
潮尔类乐器是蒙古族拉弦乐器的典型代表,音色低沉、浑厚而又柔和。“潮尔”一词系蒙古语,意为回声、共鸣。根据记载,潮尔类乐器在元代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乐器。在历史长河中,潮尔类乐器从民间步入宫廷,从宫廷再走进王府,最后散落在民间,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
如今,在内蒙古各地,潮尔类乐器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名称,在制作工艺、造型、材质、定弦方法、演奏技巧和表演形式上,也各有特色。这些乐器在内蒙古民间广泛传播,常与史诗、叙事民歌等说唱艺术共同演绎。
蒙古族拉弦乐器中比较古老的潮尔,其面板一般用牛皮、羊皮或蟒皮蒙制,单面蒙皮时,背板用木板代替。琴弦由两束黑色马鬃、马尾制成,一端系于琴箱下端,另一端缠绕于左右琴轴上。演奏时,下琴码底部凹槽插入一把蒙古刀,使共鸣箱面皮整体震动,用来调节音量和音色。
潮尔等蒙古族拉弦乐器在形制上比较多样。琴箱的形状从传统的梨形,发展出勺形、瓢形、梯形、圆形、长方形乃至锹形,演变出丰富的视觉语言;琴首的雕刻除了原有的龙头,还有马头、螭头、猴头等,展现了匠人的丰富想象力。为了加大音量和增强稳定性,面板材料经历了牛皮、蟒皮、定音鼓皮、膜板、木板等改良过程,琴弦由传统的马尾丝弦改良为尼龙丝弦,琴轴由传统木轴改良为机械铜轴等。
历经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如今已形成一方特色文化产业,展现出勃勃生机。
做“有生命”的拉弦乐器
阳光洒进呼和浩特乌力吉马头琴制作技艺展示馆,这里展示着乌力吉制作的上百把马头琴。他拿起一把尚未雕刻好的马头,端详片刻后,在案前坐下来,右手执刀,轻轻地雕刻起来,木屑在阳光中慢慢飘落……
64岁的乌力吉是马头琴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他坚持马头琴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他认为,“每一块木材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是有生命、会呼吸的。”如果使用机器加工打磨,会破坏木材本身的气孔,影响到木材自身的震动,从而影响琴的音色。只有靠手工打磨,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木材的特性。
乌力吉介绍,用东北色木和俄罗斯桦木制作的马头琴,音色优美、浑厚,主要使用的漆为环保性质的酒精漆;制作工具有锯、木刨、铜刨,以及各种型号的雕刻刀、刮刀、手钻等。
制作一把马头琴需要一套复杂且精细的工序。首先是制作马头琴的共鸣箱。选择不同的木料制作琴杆、侧板、背板以及指板和配件,然后用专用的制琴鳔胶粘贴琴杆,用曲线锯在面板上锯出音孔,并在面板内粘贴低音梁。最后,粘合面板、背板和侧板,这样马头琴的共鸣箱部分就完成了。
随后,便可以安装音柱:用镶线刀沿着琴板的边缘,围着琴边等距离刻一圈开槽,留出拉弦板卡槽的位置,将黑白线镶在槽里。紧接着,用专用的雕刻刀雕刻琴头的马头造型,再用木刨等工具把琴杆形状按一定规格修正,并把琴杆安装在共鸣箱上。
最后,将尼龙弦安装在拉弦板上,用机械轴把琴弦拧好,装配上码和下码后,再进行调音。一把“有生命”的马头琴就诞生了。
多年来,乌力吉不仅将马头琴制作技艺传授给众多弟子,还走访民间艺人、咨询专家学者,复原了165种失传乐器,包括阿根胡尔(以茶碗为共鸣箱,上面蒙皮,两根弦)、苏恒胡尔(以牛膀胱包裹而成共鸣箱,一根弦)、阿拉泰叶可勒(蒙皮勺形共鸣箱)等拉弦乐器。此外,乌力吉还研发出挖板马头琴和皮面低音马头琴等新型弦鸣乐器。
以刀为笔,以木为纸,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的沿革背后,是一代代匠人的接续传承和开拓创新。从20世纪享誉全国的潮尔艺术家色拉西,到桑都仍、齐宝力高等几代人的研究发展,再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民族乐器厂技师张纯华、田春林等人合作开始的乐器制作改良实践,拉弦乐器在更新迭代中不断发展。如今,传统马头琴已经规范成反四度定弦、舞台化的现代马头琴,基本完成了从形制到技法的定型。
在匠心传承中发扬光大
2011年,内蒙古科右中旗申报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非遗保护热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加入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中,推动民族乐器制作创新发展。
2016年起,内蒙古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重点对民族乐器制作在内的传统工艺类传承人群及从业者进行整建制培训。同时,设立自治区传统工艺工作站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就业工坊8个。
2016年8月,在呼和浩特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项目培训班”上,40名乐器制作艺人和传承人接受“蒙古族传统乐器制作基础”“雕刻工艺”“镶嵌工艺”等10余个课程的专业培训。此后,相关培训活动接续不断。
“以前制作马头琴、托布秀尔等民族乐器,大多依靠经验积累。通过参加培训班,我对民族乐器制作的体系化、标准化有了更多的理解,下一步将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质量和制作标准的总结和提升上,争取做出更多更好的乐器。”来自蒙韵乐器厂、参加过培训班的包安定说。
从师承到研修,人才培养被当作技艺传承中的一件重要事情来看待。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也在传承和发展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在一代又一代工匠的创新传承中发扬光大。每一把乐器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热爱,每一声琴音都有制琴师精益求精的追求。那些指尖滑过的琴弦,镌刻在时光里的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单位:李佳音,内蒙古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张劲盛,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