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妻子赵海琴动情地讲述那段历史时,站在一旁的李国良,大多数时候只是静静地听着。
自3岁被内蒙古的养父母领养,今年67岁的李国良已在草原上生活了大半辈子。在这里,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并结识了同为“国家的孩子”的妻子。
6月27日,内蒙古巴林右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在“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展览前,不时有人驻足观看。
当天下午,李国良、赵海琴夫妇再一次来到这里。“我常把我们的故事说给孩子听、说给朋友听,这段历史不能忘。”赵海琴说。
上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自然灾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政府收养的几千名孤儿因粮食不足,面临营养不良的威胁。
紧急关头,自身并不宽裕的内蒙古人民,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3000余名嗷嗷待哺的小生命——他们被称为“国家的孩子”。其中,有25人被送到巴林右旗。
当时,李国良被一对蒙古族牧民收养。“养父母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他们无微不至地将我抚养长大,这份恩情我永记心间。”他说。
被汉族家庭收养的赵海琴,养父母是巴林右旗运输公司的职工。“父母把我当时穿的带有编号的小衣服,保留得完好无损,我非常感动。”
这件被洗了无数次,连黑色字迹都看不见的粉色衣服,成为赵海琴来到巴林草原最温暖的记忆之一。
日子在指尖游走。16岁那年,李国良在巴林右旗粮米加工厂工作时,与赵海琴相识。“他那会是车间主任,对我格外照顾。”说起两人的经历,赵海琴露出发自心底的微笑。
交往中,当得知彼此都是“国家的孩子”时,难以言喻的亲切感让李国良、赵海琴越走越近。1979年,两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他们相濡以沫,养育了一对女儿,从青年步入老年。
“是草原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使我们相识相爱,组成了幸福的家庭。”赵海琴说。
时光无言,历史记忆鲜活如昨。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是内蒙古大草原向党中央许下的承诺。”巴林右旗民委主任胡日查说,有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国家的孩子”从此不再是孤儿,民族团结融入血脉传承的岁月里。
近年来,巴林右旗深入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创新运用“1+9+N”模式,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中心馆为核心,以格斯尔传习所、民俗博物馆等9个特色鲜明的体验馆为支撑,在各地普遍设立“N”个教育实践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三千孤儿入内蒙”,是草原各族儿女共同唱响的赞歌,更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一段佳话。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远在千里之外的兴安盟科右前旗,将“三千孤儿入内蒙”与乌兰毛都大草原上的故事相结合,于去年“七一”前夕创作出红色情景剧《乌兰河畔的红树林》。
这部剧讲述了南方少年席海涛融入草原、扎根草原的故事。剧中,宝音、诺日玛夫妇付出一生心血,坚持把席海涛培养成为大学生。学有所成后,席海涛回到草原,用实际行动捐资助学、创办企业,帮助家乡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参演的12名演员均来自乌兰毛都苏木。饰演席海涛的演员阿力木斯说,很多年轻人对“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历史并不熟悉,他希望通过情景剧让更多人了解那段感人故事。
跌宕起伏的剧情、饱满的人物形象、演员们极具感染力的表演,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心手相牵、守望相助的情谊。
“草原人民接纳了远方的孩子们,这缘分也让各地和内蒙古草原结合在一起。我们一定会把这段缘分传递下去,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在《乌兰河畔的红树林》中扮演草原母亲诺日玛的演员秦星星说。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