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加快推进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全球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和天府粮仓凉山片区建设,打造“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尤其是近4年来,凉山州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3个重点,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点带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宜居、共同富裕、幸福和美家园。
昭觉县:昔日“穷窝”变“金窝”
2019年春节后,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一家,与其他村民一同搬迁至不远处的新三河村。
新家不仅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还有客厅和两间卧室——一家7口人再也不必挤在那间又小又黑的土坯房里。而山坡上那座老房子作为“文物”,留在了老村子里。
“我家的土地流转给了村集体,我和妻子都在村里务工,再加上经营小卖部、养牛和种植农作物,2023年我家收入超过10万元。我女儿还考上了西南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吉好也求高兴地说。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曾到三河村视察,走进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户贫困家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6年过去,三河村已然旧貌换新颜,村民们搬进了新居,产业也在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昔日“穷窝”变成了“金窝”。
近年来,三河村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子,采用“支部+企业+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带领群众发展乌金猪、西门塔尔牛养殖等产业。在田间地头,生姜、川牛膝、冬桃等特色种植产业也不断壮大,村民实现多种渠道增收致富。
得益于凉山州“美丽乡村”行动的大力推进,昭觉县解放沟镇大石头村焕然一新。新铺的柏油路从国道延伸至村庄,柏油路一旁,黄墙蓝瓦的民房错落有致。
大石头村通过采取“政府补贴+农户自筹+农户投工投劳”模式,推动农户改建厨房、配套优化庭院,新改建厕所、改造提升住房条件,推动生活区、仓储区、养殖区“三区分离”。收拾齐整的客厅、温暖舒适的卧室、整洁明亮的厨房成为每家每户的“标配”。
解放沟镇党委书记陈劲松介绍,大石头村积极开展就业辅导,确保每家每户至少一人熟练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培训‘包教包会’。村民跟着师傅学,直到学会为止。”陈劲松说。
冕宁县:一座水库点燃乡村振兴梦
在冕宁县境内,一条长达300多公里的安宁河,滋润着两岸平坦的沃土,造就了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谷平原。
2008年,大桥水库灌区一期工程建成后,有效改善了安宁河谷地区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下游灌区农业复种指数提高了一倍。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等,调整为高产值的葡萄、草莓、蓝莓、石榴、烤烟、洋葱、错季节蔬菜等多元结构,每年农业增收超过10亿元。
冕宁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宗局局长朱丛虎说,大桥水库灌区一期工程不仅促进了安宁河下游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促进了民生改善、人心凝聚、民族团结。
凉山州大桥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保生从小在安宁河边长大,对大桥水库有着特殊的感情。“除了增收,大桥水库更是一座民族团结的水库,群众用水矛盾得到根本解决,促进了社会稳定,两岸各族群众和谐共处,一心搞产业搞发展。”胡保生说。
据了解,大桥水库灌区二期工程已于2020年开工,将于2025年竣工。竣工后,凉山州还将在安宁河支流孙水河上建设总投资达42亿元的米市水库,届时两大水库将实现“两库联动、优势互补”,助推安宁河流域打造“天府第二粮仓”,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复兴镇建设村,规模化、标准化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园区映入眼帘,一串串绿莹莹的葡萄缀满枝头;在若水镇万亩烤烟示范基地,烟田集中连片,烤房错落有致;在河边镇蛟龙村猕猴桃种植基地,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猕猴桃树长势喜人……一幅美丽中国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绿水青山间徐徐展开。
德昌县:互帮互助,共同富裕
近年来,四川加快将安宁河流域建设成为“天府第二粮仓”。位于安宁河流域的德昌县,迎来农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
德昌盛产香米,因历史上曾作为贡品,又名“德昌贡米”。种植水稻是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之一。
德昌县乐跃镇高丰村村民在采摘枇杷。黄志凌摄
今年58岁的马映春在麻栗镇种植水稻已有多年。她告诉记者,目前村里种植水稻的,既有附近村庄的汉族居民,也有从二半山区迁下来的彝族老乡,“大伙住在同一个村里,生产生活相互影响。在我们带动下,原先以放牧为主的彝族老乡也开始学种水稻。”马映春说。
德昌县麻栗镇党委书记马涛介绍,受制于技术条件,德昌香米曾经的亩产只有150公斤左右。2020年5月,袁隆平院士团队来到德昌攻关高产的超级杂交稻。在团队技术帮扶下,德昌香米产量也实现了大幅提升,在2023年亩产突破了1215公斤,目前这项技术正在推广应用。
应季水果也是德昌的特产,枇杷、草莓、桑葚、金桔、蓝莓、葡萄等水果销往全国各地。在德昌县乐跃镇高丰村,依托枇杷种植,村民告别了过去捉襟见肘的日子,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路。2023年,高丰村枇杷种植面积达2300亩,产值超过2000万元,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
2019年12月,德昌县实行行政区划改革,撤乡并镇后,附近山上的彝族村寨被划入乐跃镇高丰村。
“合并以后,彝族村民也开始种植枇杷。”高丰村党总支书记杨再平介绍,在四川省农科院教授谢红江团队的指导下,高丰村的枇杷品质优良,根本不愁销路。村民采取线下收购、线上零售的方式销售枇杷,均价稳定在每公斤20元以上。
村里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家家盖起小楼。杨再平说:“村里汉族和彝族邻居互帮互助,一起致富。我们一起过彝族年、火把节,过春节时也会串门互送新年礼物,大家相处起来就像姊妹弟兄。”
西昌大石板村:文化之美是核心竞争力
西昌市海南街道大石板村面朝邛海、背倚泸山,山川、湖泊环绕。旅拍摄影师吉玛次呷工作的店铺就开在这里。店里挂满了彝、藏、苗、傈僳等不同民族的服饰,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拍摄。
游客在西昌市海南街道大石板村旅拍。 吴艳摄
大石板村拥有数百年历史。始建于明代的大石板集市,青石板古道两旁分布着旅店、茶馆酒肆、商铺作坊、百年古庙。如今,繁闹的集市上马帮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身着民族服装、在镜头下体验民族文化的各地游客。
旅拍摄影店店主孙静告诉记者,曾经,大石板村多是陈旧破败的土坯房。2019年,西昌市启动实施大石板乡村振兴项目,在挖掘文旅资源的基础上,重塑古村风貌,大石板村得以原样态保留下来。
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大石板村就地取材建立山、水、林、田、路的传统村落体系,让沉睡的“老宅”焕发新生。自邛海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在环湖路内的百姓全部搬进村庄。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冬暖夏凉的舒适气候,自然人文景观得以修复,大石板村发展旅游的条件成熟。
村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在家门口增收。2023年初,孙静与合伙人蒲国开在西昌建昌古城的旅拍店铺租约到期。一番寻找,她发现自己生长的大石板村是最佳的新址所在地。
“现在的大石板村是年轻人‘打卡’邛海的必来之地,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的文化之美,是大石板村的核心竞争力。”孙静自豪地说。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