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口支援办公室:将支援协作工程建在老百姓心坎上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风采录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4-11-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口支援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10人,牵头承担山东省面向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重庆、甘肃等地的支援协作任务。该办公室充分发挥协调保障作用,持之以恒推进民生、产业、人才、“三交”等工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促进支援协作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贡献了“山东力量”,今年9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山东寿光技术专家孟德利(左)为白朗县阿亚村科技专干进行果蔬种植指导。 山东省发改委对口支援办公室供图

  11月4日,以“双向奔赴 与‘新’同行”为主题的2024鲁兵“一带一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推动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由“财力支援”向“财智并重”、“单向支援”向“双向支援”、“输血”向“造血”转变,搭建多方合作平台,助力鲁兵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在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口支援办公室(以下简称“山东对口支援办”)的推动下,山东省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携手并进,共同绘就“山海不为远,鲁兵一家亲”的多彩画卷。

  作为牵头承担山东面向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重庆、甘肃等地的支援协作任务的重要部门,山东对口支援办通过实施产业振兴工程,帮助受援地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属高原寒温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发展冷水鱼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山东省投入资金2300万元,帮助门源县建设了冷水鱼苗繁育基地。为解决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山东对口支援办会同援青干部多次到云南、上海等地考察,帮助门源县引进运营管理团队,促成门源县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创新实施大西洋鲑在门源淡水孵化、在威海海水养殖的“陆海接续养殖”新模式,形成“孵化—养殖—销售”的完整内循环产业链。

  昔日,西藏日喀则百姓的餐桌上,一度以白菜、萝卜、土豆“老三样”为主。对口支援日喀则市30年来,一批又一批山东援藏干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成功建成西藏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好的有机蔬菜基地,创建了西藏首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如今,仅白朗县,蔬菜种植面积就达1.7万亩,年产量高达1亿多公斤,产值超过3.1亿元;全县种植蔬菜人数达2.1万余人,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在新疆,聚焦喀什地区乡村振兴,山东省先后选派89名乡镇干部支援21个乡镇,推广乡村振兴的山东经验,创新实行两人一组、吃住在乡镇的“微组团”模式,实施乡村振兴项目300余个,建设“丝路小镇”10个,帮助招商引资12.8亿元;带动67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走出一条符合受援乡镇实际、彰显山东乡镇援疆特色的新路子。

  支援协作的过程,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山东对口支援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大力实施“融合共进”工程,在推动各民族互学互助、互学互促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以经济互嵌促进共荣发展。持续提升“大仓东移”工程,2023年以来助力新疆实现农副产品销售达5万余吨,销售额突破22亿元,大力解决农副产品“出疆难”“出疆贵”问题。在重庆和甘肃着力实施消费帮扶增收行动,持续开展“渝货入鲁”“甘味入鲁”等系列消费帮扶活动,采购、帮助销售农特产品50.51亿元。

  以文旅交流促进感情融通。助力受援地建成150余个文旅项目,打造了4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族团结示范社区等。山东省创作的剧目《沂蒙山》《兵出渤海湾》成功在新疆、青海演出,联合西藏创作的剧目《迥巴新韵》、联合新疆创作的剧目《班超》成功巡演,参与拍摄《山之南·海之北》等10余部支援协作题材电影。2019年以来,助力开展“大美新疆·醉美喀什”“十万人游重庆”活动,实现游客互送80余万人(次)。

  以文化浸润促进思想认同。实施“鲁疆石榴籽”工程,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等联谊活动26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30余万人(次)。助力日喀则市建成65家孔子学堂,在喀什地区援建43所国学书院、开设国学课堂,打造4条国学文化一条街,建成文化润藏、润疆服务网络。在山东打造首家西藏文化体验馆,与山东省电视台联合开办周刊栏目《东西有约》,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022年秋季学期,山东省援建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民生项目——日喀则市齐鲁高级中学正式启用,一年后该中学被认定为“西藏自治区示范高中”。山东对口支援办协调调动援藏资金、干部人才等资源,在日喀则市持续开展教育“全链条”帮扶,推进集团化办学,集中优势资源开展“组团式”帮扶,聚力打造了齐鲁幼儿园、齐鲁小学、齐鲁高中为代表的“齐鲁教育品牌”。

  2024年以来,山东省在重庆和甘肃持续开展劳务协作提质行动,举办培训班284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18万人(次),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5.58万人。

  产业支撑、人才支援、教育援助、消费帮扶……聚焦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山东对口支援办坚持“民生为本,效益优先”,在受援地实施了“双引擎”“光明行”等大量民生保障工程,不断夯实群众福祉之“基”,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建在老百姓心坎上的工程”。

 (本文由记者孙文振整理)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