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如何善用之?怎样将大思政课从“书本本”上到“心窝窝”,让优秀理论入脑、入心、入行?
作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美丽家园,近年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市从理想信念、课程建设、实践延伸、有效协同等方面集中发力,不断拓展思政课的高度、深度、广度、温度,让学生在生动鲜活的实践中求真知,在润物细无声的大课中悟真谛。
让孩子们成为红色故事的讲述者
“我很自豪我生长在香格里拉——一个红色种子生根发芽的地方。”身穿红蓝相间校服,佩戴扩音器,“格桑花小小讲解员”杨婧涵从容走进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展厅,字正腔圆的讲解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赞叹。
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格桑花小小讲解员”杨婧涵在讲解。
红军长征过中甸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无数雪山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踏着红军的足迹奋勇前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感人的英雄赞歌。杨婧涵一边带领游客体验博物馆内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实景,一边讲解着红军三大主力克服千难万险,胜利完成长征的伟大壮举。
今年上三年级的杨婧涵是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与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独克宗小学合作培养的几十名“格桑花小小讲解员”之一。博物馆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辅导这些小讲解员,“格桑花小小讲解员”队伍也在专业指导示范下日趋成熟。
加入格桑花宣讲团一年来,为游客讲解成了杨婧涵的“选修课”,“既能锻炼自我、开阔眼界,也能为家乡‘代言’,我很开心。”杨婧涵说。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与各级各类学校共建合作,通过组织参观、研学、培养“格桑花小小讲解员”等举措,打造青少年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使青少年从小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该馆自开馆以来,前来参观学习的青少年超过100万人次,在一次次讲解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种子从这里播撒出去,伟大长征精神代代延续。
红军长征博物馆是迪庆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红色育人课堂的缩影——
近年来,迪庆州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革命基地等场所,建立红领巾校外实践基地,扎实开展各类主题队日活动,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组织全州少先队员开展“红色印记”全国网络主题直播、青少年绘画作品征集及“石榴籽一家亲”等实践活动,引导各族青少年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维护者、宣传者、践行者。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校园
夏雨送来阵阵舒爽,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学的操场被雨水冲刷一新。
随着课间铃声响起,师生纷纷涌向操场,伴随欢快的乐曲,跳起了藏族锅庄舞;合唱团的学生唱起了学校音乐老师自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童谣”,在寓教于乐中,感悟文化之美、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学童声合唱团正表演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近年来,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学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推动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一池春水”生机勃勃。
守护精神家园,留住历史根脉——
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学非遗手工教室里,四年级学生彭坷正和同学们一起画着京剧脸谱,感受国粹京剧艺术魅力;语文教师七林拉初拿着精美的布料、彩线、纽扣等,指导学生剪裁、缝制汉服,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和袁手持画笔,鸟兽虫鱼、树木花草、人物形象等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他一年来学校几十次,只为传承东巴画……
普及、传承、创新和发展,是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学非遗课堂的关键词。
学校将尼西土陶制作、唐卡绘画、京剧脸谱绘画、白族扎染、彝族服饰制作等引入非遗课堂教学和课后延时服务,成立社团,把非遗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邀请了一批非遗传承人、艺术家和专家学者作为辅导老师,不仅传授技艺,更传递精神,增进各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推动活化利用,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2023年,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学建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厅,以“中华一角: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西南茶马古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等为主题,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让学生在身边人身边事中体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展厅还会摆放我们制作的创意十足的手工艺作品,老师时常教导我们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六年级一班学生扎西拉措说。
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机统一、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我们以接地气、贴实际的教学方式开展工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加有形有感有效。”香格里拉市民族小学副校长孙永秀说。
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培育时代新人
信仰坚定、对党忠诚,情系群众、一心为民,坚毅执着、顽强拼搏——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的事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
5月30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报告厅内,一堂大思政课正在进行。听众们时而鼓掌致敬,时而恭默守静,时而潸然泪下。
“是张老师,是女高的一张入学通知书改变了我的命运,为我的梦想插上了翅膀,成就了我的幸福人生。”陈法羽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从云南警官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她深情讲述了自己在华坪女高的求学经历、与张桂梅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在云南警官学院的历练。
赵元君是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级美教班学生,毕业后一直坚守在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农村山区教育战线。“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我们从事的乡村教育却是不平凡的事业——乡村教育就像一粒种子,在落地扎根、开枝散叶的过程中,孕育出生机盎然的鲜花,乡村教育需要我们的坚守……”
2023年以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学习弘扬杰出校友张桂梅先进事迹为主题,举办多场“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用好丽江市张桂梅师德教育馆、丽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等育人阵地,挖掘校史、校友和课程等思政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我们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染学生,让我们的思政课更接地气。”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薛红亮表示。
榜样的力量、楷模的精神,如微风细雨般影响着一代代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生。
“从大一开始,我们就会利用周末到附近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到了寒暑假,我们还会返回家乡支教。”该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大二学生赵文然说,希望能够传承张桂梅的精神,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坚定忠党爱国的精神信仰,坚守尽责育才的敬业情怀,坚持情系人民的奉献精神……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各族师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挺膺担当、不断前行。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