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生产生活经验和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具有多方面价值。我国民俗(节庆)类非遗丰富多样,在国务院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民俗类有183个(492个子项),各地认定的各级民俗(节庆)类非遗数量更多。
2023年1月,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黄氏宗祠,狮团为游客表演醒狮。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当前,各地民俗节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有效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打造了一批文旅品牌,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例如,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文化和旅游活动深度融合成为亮点,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迅猛。2024年广西“三月三”假期,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文旅市场火爆,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实现双增长。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春节、中秋等民俗节庆活动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符号。2023年,在美国白宫举办了首次中国农历新年招待会,採云醒狮团的舞狮表演大放异彩。同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今年春节期间,国家级非遗“英歌舞”(广东普宁)亮相英国伦敦,引得数十万行人驻足观看。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精彩的民俗节庆活动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民俗节庆活动不断释放新活力,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要深入挖掘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内涵,完善民俗(节庆)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与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民俗节庆活动更好传承发展。
深入挖掘内涵。春节、中秋、端午等民俗节庆,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节日,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那达慕、泼水节、火把节等各地富有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体现,丰富了文旅产业的样态。要深入挖掘民俗节庆的价值内涵,加强理论研究,阐释民俗节庆的传承发展对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文化传承、文化认同的意义。
鼓励非遗进校园。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俗(节庆)类非遗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推动民俗(节庆)类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高校非遗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民俗(节庆)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和认定程序,发现、支持熟悉并掌握技艺的传承人或群体。健全保障制度,切实改善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水平。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评估和动态管理,完善退出机制。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鼓励集体传承、大众实践。推进非遗职业教育,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探索非遗传承师等职业资格的设立和考取、评价规范,提升非遗传承人创作水平,引导青年人才投身非遗事业。
深化文旅融合。因地制宜,合理引导,切实加强宣传推广、活动设计和安全保障,组织开展聚而不费、文明有序、平安喜乐的民俗节庆活动,有效促进各地文化经贸交流,助力高质量发展。注重民俗(节庆)类非遗的维护活化与品牌建设,丰富内涵与外延,增强常年适宜性与持续吸引力。相关研究立项、活动开展、文创开发,要坚持守正创新,既体现传统特色,又融入现代元素、适合现代需求,真正扎根本土、走向世界。
(作者系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编辑:王琪)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