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芭莘那代表
在连续担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后,2023年3月我迎来了履职的新起点——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于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责任和使命。
我出生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面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尽情地歌唱。我的外公是普米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儿时,每当夜幕降临,外公给我唱普米族古歌、讲民间谚语故事,将民族文化基因以最传统的、最自然的方式一点一点渗透到我的血液和灵魂,引领我一步步走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舞台。2009年,外公突然离世让我下定决心,要把传承和保护包括普米族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传统文化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这些口头传统是这些民族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保护和抢救口头传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存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3月,我作为第一提案人,邀请28个人口较少民族委员联名提案,建议从国家层面开展口头传统典藏工作,并在首次开通的“委员通道”分享提案,为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保护呼吁。同年8月,我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联合发起“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在国家图书馆立项并实施。
从“典藏计划”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拿出积蓄自购工作车辆和拍摄设备,与团队一趟趟往返于北京与云南,总行程达3万多公里,不仅深入传承人居住的村寨做了细致的田野调查工作,还记录了大量的口头传统影音资料。
“典藏计划”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除了通过两会平台不断发声呼吁,我还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寻求相关资源。2022年6月,在全国政协远程协商会上,我作了相关专题汇报,得到政协领导的支持,有关部委第一时间抓落实。2023年,我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向全国两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建议”。通过各方不懈的努力,2023年中央财政经费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正式立项并启动。
2024年1月25日,由国家图书馆、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启动仪式暨云南省试点工作成果展演展示活动”在国图艺术中心举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共同启动项目,国家图书馆与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的13个相关省(自治区)的省级图书馆现场签署合作协议。会议标志着“典藏计划”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启资源建设,围绕人口较少民族开展口述史、民间文学、民歌、民间知识等口头传统的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并对这些口头传统进行影音记录和典藏。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接下来,我除了全身心投入典藏工作中,还将更多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转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全国两会,我提交了“加大力度推进民族地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建议。新的一年,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将继续履行好代表责任和使命,积极发挥自己所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己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绵薄之力。
(茸芭莘那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怒江州民族文化工作团一级演员)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