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富莲近照。 作者供图
“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与学生分享最多的一句话。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牛牛坝村,过去基础教育相对落后。上世纪60年代初,我上小学和中学时,都是重庆、乐山等地来支教的老师为我们上课。他们在凉山民族师范学校集训一年后,被分配到当地各个山寨。他们白手起家,选校址、建校舍,入户动员,组织生源,呕心沥血,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们是民族教育的拓荒者。正是党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这些无私奉献的支教老师,成就了我的成长成才之路。
1981年9月,我享受了党的民族教育政策,考入西南民族学院预科,第二年顺利升入语文系彝语言文学本科。1986年,我来到凉山民族师范学校任教,从前辈手中接过育人的“火炬”,努力照亮更多孩子前进的道路。
为了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1990年我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民间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又回到凉山,在凉山教育学院任教。
2002年因母校发展需要,我调到西南民族大学任教,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我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必须传承好“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校训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我都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中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并选择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的课程全程听课,从中汲取养分,拓展知识面。
科学研究不好高骛远,从最基础的校级一般项目入手,逐层逐级申报并获成功。正是有了前期扎实的研究基础,2014年,我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云贵川百部《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研究”,并于2022年以“优秀”等级结项。2023年,我再次获批国家社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清代彝文抄本建水《百乐书》研究”。
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成长的印记,让我更加坚定——要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党的教育政策,让我有机会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感恩母校的培养,使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从教的38年中,我始终把师德放在首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踏实进取的人。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