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原意是指对着牛弹琴,但牛却听而不闻。在佛教中,指的是禅师讲道说法如果不对根机,就没有任何作用。现在多用于比喻对愚蠢或不明事理的人讲高深的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指讲话不看对象,便会白费唇舌。
“对牛弹琴”出自东汉末年牟融编撰的《牟子理惑论》。《牟子理惑论》通称《牟子》,又叫《理惑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佛教论著。论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说的是,战国时期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公明仪,擅长作曲和演奏,弹奏七弦琴尤为一绝。一日,公明仪携琴至郊外,清风徐来,杨柳依依,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起,开始拨动琴弦,兴致勃勃地为这头牛弹奏起高雅的《清角》,曲调铿锵激越。而老黄牛却无动于衷,依旧自顾自地吃着草。公明仪非常无奈,转而抚动琴弦,模仿发出嗡嗡的蚊蝇声和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时候,那头老黄牛立刻停止吃草,摇着尾巴,来回踏着小步,竖起耳朵听。这个故事表明,并不是琴曲《清角》不美妙,也不是老黄牛刚开始时听不到琴声,只是牛对公明仪自以为高雅的音乐根本没有任何感觉和共鸣。后来的蚊蝇声、小牛犊的叫声反而引起牛的注意,因为这些声音符合牛的感官体验。人和牛的感官差别太大,如果以人的喜恶强求牛的喜恶,只能是白费功夫。
佛教特别注重对信众的不同根机而作出相应、适当的教化。正如《大庄严论经》中说:“应机说法,悦适众心。”意思是在进行教化时,只有与对方的根机相适应才能够让对方接受,否则不但不能起到正面作用,还会引起反感。如宋《大慧普觉禅师普说》中指出:“说法不应机,总是非时语。”如果说法只是自顾自地输出,而不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那说的都是一些不合时宜的语言。总之,“法不应机,枉费心机”。据说佛陀当年讲经说法便很重视“因病与药”,中国历代大禅师也非常注重“观机逗教”,这也是佛教慈悲与智慧不二的表现。
《论语·雍也篇》指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理学家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由此可见,“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种教育理念,指的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否则无异于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这一成语,一方面是讥讽牛听不懂高雅的《清角》琴曲,只能接受“蚊虻之声”“孤犊之鸣”,所谓“曲高和寡”。如明末清初西周生在《醒世姻缘传》中说道:“说起天地二字,只当是耳边风;说到关帝、城隍、直山圣母,都是当对牛弹琴的一般。”另一方面,这一成语告诫人们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材施教;说话也要看对象,否则对方听不懂,等于白费口舌。如清代张南庄的《何典》写道:“白蒙鬼不能做此官,行此礼,只知清风高调,对牛弹琴。”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对该成语作了阐释:“‘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
(编辑:吴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