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集章式旅游”火了,不少人“日行上万步,集章数百枚”。特别是套色印章,由不同印色的印章先后叠加印盖,从而组成一副完整画面,以其精巧的构思与精湛的技艺,受到人们的追捧。
印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较为普遍使用。而套色印刷的书籍在宋元时期就已出现。所以说,“今天我们玩的,真真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都江堰景区限定套色印章。(图片来源:青城山都江堰官方网易号)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被誉为“文明之母”。印刷术为何如此重要?它产生于什么时候?经历了哪些技术改良?怎样影响文明进程?让我们一同回溯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
印刷术发明前,古人如何记录文字?
早在商朝,我国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字体系。文字产生后,知识才能被记录下来,并得以传承与传播。
为了更好地记录文字,古人想尽了办法。
最初,文字刻铸于龟甲兽骨、钟鼎金石,或书写在竹简、木牍、羊皮、丝帛,费时费力且不便于保存。
▲国家博物馆馆藏甲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出土于成都老官山汉墓的“天回医简”。(中新网发 张浪 摄)
东汉年间,蔡伦总结前人造纸的经验,制成了便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这种纸制造容易、价格便宜,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传统造纸。(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纸质书籍的出现,打破了知识由贵族垄断的局面。然而,想要获得知识依然不容易。
在这个时候,书籍主要依靠手抄,费时费事,还有抄错抄漏的可能。另一种更准确且更省力的方法,是拓印。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类似于小时候我们把硬币放在白纸下,用铅笔涂画留下的印迹。拓印是把纸张放在刻有文字、绘画的器物上,轻轻敲打,在纸上形成凹凸的纹路,用拓包蘸墨,轻拍凸痕或凹迹,凹下的字(画)不着墨呈白色,这样字(画)便完美地浮现于墨色之上。
但是,这两种方式依然不便于书籍的大规模复制。
中国古代印刷术怎样实现“复制粘贴”?
根据现有的资料,无法确定印刷术的具体发明时间。但从文献资料和印刷实物来看,印刷术起源于隋唐之际。
▲刻制雕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兴起,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对书籍的需求越来越大,雕版印刷术应运而生。
工人选取细纹理、硬度较大的木材制成平整的木板,将需要印制的图画、文字画(写)在透明轻薄的纸上,将纸反面贴在木板上,用刀雕刻出反向、凸起的纹路,这样就制成了一张雕版。在雕版上均匀刷墨,铺上纸张,均匀加压后揭起纸张,就得到一张正向的、清晰的印刷品。
▲印制雕版财神年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雕版可重复使用,书籍的大规模复制得以实现,价格更加亲民,人们更容易接触书籍、学习知识。知识的传播半径扩大,甚至可以跨越阶级、地域、语言的限制,教育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开放。可以说,印刷术推动了知识的普及,从而极大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唐代的雕版印刷品有佛经佛像,以及日常所用的年历、字帖等。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唐代《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工艺精美。
▲敦煌雕版《金刚经》局部 大英博物馆藏。
五代时期,开封、杭州、成都等地成为印书活动的中心,大量农书、医书、历书、字帖由此流传到全国各地。
辽宋夏金时期,雕版印刷业进入鼎盛时期。印刷业遍及全国各地,还出现了纸币、广告等印刷品。北宋在益州设“交子务”,发行纸币“交子”。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铜版,是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实物。
▲北宋交子旧版拓存 辽宁博物馆藏。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西夏设有纸工院和刻字司,专门造纸和刻印书籍。山西应县木塔出土的彩色木雕版印刷品《炽盛光九曜图》,显示了辽代雕版印刷的高度成就。金代创新使用丝织物印刷钱币。
▲宁夏博物馆馆藏西夏文木雕印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宋元时期,雕版印刷术发展成熟,发展出双色、多色套印技术。现存最早的朱墨双色套印书籍是元代的《金刚经注》。明代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饾版印刷的工艺,按照图案的不同颜色分别刻版,颜色从浅到深依次套印,最后形成完整的彩色画面。
▲中国印刷博物馆藏清康熙年间内府朱墨双色套印本《词谱》。
明代是古代印刷发展的高峰时期。官方设立印刷工场——司礼监经厂,有制版、印刷、装订等工匠千余人。民间印刷业遍布全国,大量刻印平话、小说等通俗读物。
清代,不仅印刷大量的满文、蒙古文书籍,还将印刷技术应用于年画、契约等领域。
▲开封博物馆内展示的朱仙镇木板年画木印版及年画印制场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雕版印刷的发明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但是一页书需要雕刻一块版,一副雕版只能印刻一部书,书版一旦雕错、不便改正,还容易受潮受蛀、不便保存。
经过不断改良,一种更为灵活的印刷技术在宋代出现。
改良,改良,再改良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活字印刷文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北宋庆历年间,毕昇从儿子捏泥巴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将每个字单独刻成一个印章,一个个印章按需排版后印制。
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详细记载了毕昇胶泥活字印刷的一整套工序。
用胶泥制作成大小规格统一的单字印章,通过火烧让它变得坚硬,然后把活字排列到铁模子里排版,刷墨、压纸、印制。印完后,将活字取下存放。
▲北宋(1103年前后)印制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图片来源:温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胶泥活字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但也不完美。胶泥活字烧制麻烦、不易保存,印刷中还可能出现上色不均的问题。
后世的能工巧匠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改良,造出了木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等,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木活字。
▲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1297年到1298年间,担任宣州旌德县县尹的王祯,设计并请工匠刻制了一套木活字,试印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一书,不出一月,就印成百部。为了方便排字工人捡字,他还发明了最早的排字机械——转轮排字盘,将木活字按韵和型号排列在木制大转盘中,工人转动转盘取字排版,省工省时。
王桢更为人熟知的成就,在于他编写的集农、林、牧、副、渔技术之大成的《农书》。他将自己发明的木活字技术及其实践写成《造活字印书法》,作为《农书》附录。
▲转轮排字盘。(图片来源:《农书》)
清代,乾隆下令编撰的《四库全书》,以木活字印刷,先后制成大小活字25万余枚。这些木活字,被用于乾隆、嘉靖时期的大规模官方印书活动,共印书138种,合为一部丛书《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书》。
主持丛书刊刻、刷印工作的金简编写《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详细记载了这次印书的情况。此书先后被译成德、英、日等文字,广为流传。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从雕版印刷的发明,到活字印刷的普及,印刷技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印刷技术向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传播,并通过丝绸之路传往西亚、北非和欧洲。
1310年,波斯(今伊朗)史学家拉希德丁《世界史》,介绍了中国的雕版印刷术。
1443年,安南(今越南)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雕版印刷技术。
15世纪中期,在中国活字印刷技术的启发、影响下,德国人约翰・古登堡用铅锡合金制作拉丁文活字,使用机械印制《圣经》。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哲学家培根在《新工具》中说,“印刷、火药和磁石,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纸张被证明是表达人类思想的最令人满意的书写材料,而如果再加上印刷术,一个人的思想就能飞越时空的鸿沟传播给大众。”
美国史学家爱森斯坦在《作为一种变革动力的印刷机:欧洲近代早期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中,分析了印刷术对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产生的重要作用。
▲典籍版本是印刷技术的直接产物,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图为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标志性建筑文瀚阁。(中新网发 赵文宇 摄)
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出版史,一千四百年印刷史。从手抄、拓印到印刷,从雕版到活字,从泥活字、木活字到中文激光照排领域的技术革命,印刷技术不断革新,展示出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和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监制 | 王翔宇
审核 | 蓝希峰
制作 | 胡琪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