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来大连,做追风的少年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杨琨 苑杰 发布日期:2023-10-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三公里专治各种不爽,五公里专治各种内伤,十公里跑完内心全是坦荡。

  

  朋友们,上午好!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今天你运动了吗?10月15日,第33届大连马拉松赛即将开跑,你知道在风景如画的大连沿海跑步是什么感受吗?来听听欧阳夏丹老师怎么说~

  ▲视频来源:抖音@欧阳夏丹

  在大连跑步这么惬意!你心动了吗?

  ▲大连马拉松赛宣传片。(视频来源: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借着大连马拉松赛的热潮,今儿个咱们就一起聊一聊跑步运动。

  据说跑步是最锻炼意志和最有益健康的运动之一。为什么我们要坚持跑步?

  村上春树说: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网友说,孤独和坚忍不拔是跑步的灵魂,孤独的运动要靠天性的契合、内心的热爱和严格的纪律才可以坚持,我们跑的不是步,是寂寞,是通透,是微汗的舒适,是大汗的淋漓,是一路坚持与放弃的斗争。

  跑与不跑就在一念之间,3公里、5公里、10公里、半马、全马,跑步是自我的修行,跑就对了,一直向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连马拉松赛现场。(图片来源: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一个人,一副耳机,清风作伴,明月相随。网友“金玉满堂”说,跑步可以治愈心灵的一切。你看,跑起来多好!三公里专治各种不爽,五公里专治各种内伤,十公里跑完内心全是坦荡。

图片

  ▲跑步可以治愈心灵的一切。(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你知道吗?今年的10月15日,除了大连马拉松赛,这天国内还有30多场马拉松赛事同时开赛。

  你品,你细细品:

图片

  如此密集的跑步比赛,令不少跑友感叹:天啊,这也太火爆了。

  国际马拉松的历史咱就不说了,今天咱们来一起聊一聊中国历史上的长跑。

  其实中国很早就有长跑的传统,据甲骨文与周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已经进行长跑运动。古代官职有一个叫做“太子洗马”的职位,从名称上看很像猴哥的“弼马温”,但其实是辅佐太子的文官官职。但这个称谓总让人迷糊,为什么叫“洗马”?

  其实,“太子洗马”原本的名称叫“太子先马”,殷墟甲骨文中有“先马其海雨”“马其先”的记载。他们的职责是在君主外出时,跑在马车之前,执行侦查和护卫,马车行进的同时,这些步兵也要一起奔跑。其实,“马其先”“先马”是对善于跑步者的一种称谓。

图片

  ▲古代行军塑像。(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周代之后,马其先的传统被保留了下来,中国历史上有过一场用铭文记载的田径跑步比赛,奖品十分优厚。

  周代《令鼎》铭文记载“王归自言其田,王驭,兼中仆令暨奋先马走。王曰:‘令暨奋乃克至,余其舍女臣卅家’”。

  周王在城外举行田礼结束后,返城途中突然心血来潮,对先马走“令”与“奋”说,谁先跑回宫里就算赢,奖励是30户家奴,只要赢了,马上过上好日子。最终,“令”赢得了这场比赛,应该还跑赢了周王的车驾,于是铸鼎纪念此事,所以被称之为《令鼎》。

  《令鼎》发生在西周初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比马拉松公元前490年的传说早了大约500年,是世界上较早的有关跑步比赛的记载。

  元朝时期,出现了一个正规的、定时举办的长跑比赛,叫“贵由赤”(蒙古语),本义就是赛跑的意思。贵由赤参赛者以皇宫禁卫军为主,主办赛事的机构为元朝廷,并有专设机构或官吏组织实施,皇帝亲自颁奖。为加强都城的警卫,元朝在上都和大都均组建防守军队,并设置了许多传递信息的驿站,“贵由赤”长跑赛就是考察和训练这支禁卫军的活动。

  这种比赛始于忽必烈之后。

  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学》记载“在大都,则自河西务起程;若上都,则自泥河儿起程。越三时(3个时辰,6个小时),走一百八十里”。

  比赛设有两条路线,一条往上都跑,一条往大都跑,全程在180里左右,6个小时内跑完。比赛每年举行一次,获胜的前三名可以得到白银、绸锻等奖赏。

图片

  ▲四川省博物馆汉像砖拓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至于元代的一里到底是多少米,明代的郎瑛曾说“元尺传闻至大,志无考焉”。宋代的一里大约530米,明代1里大约570米,元代一里相差应当不会太大,不过也有说法称,元代一里大约400米左右。

  这样看来,贵由赤的180里,大概是两个马拉松的距离,而全马世界纪录是2小时01分,关门时间大约6小时,与元代贵由赤的要求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脚下生风的冲动了?还犹豫什么,择日不如撞日,赶紧跑起来吧,你就是那个追风的少年!

  (头图为大连民大学子助威大连马拉松赛。图片来源:大连民族大学)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王彦龙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蓝希峰

  采写 | 杨琨 苑杰

  制作 | 胡琪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