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幸运,遇上了包头的展演,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有种身临一望无际大草原的感觉。”来自北京市光大银行的工作人员感叹道。8月8日,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内蒙古体验区包头市展演活动在北京蒙藏学校旧址正式开启。欢快、悠扬的马头琴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驻足观看。
展演活动以“石榴结籽心连心 共铸民族团结情”为主题,共设置“包头有礼”、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石榴结籽心连心 共铸民族团结情”、中华医药(蒙医药)体验、中华民族歌舞表演区5个展区。
上午十点,在中华民族歌舞表演区,包头市艺术剧院的演员门德正在用马头琴演奏《万马奔腾》,乐曲热烈奔放,就像有上万匹马在嘶鸣,上万匹马奔腾而过。后面的大屏幕上播放着蓝天白云绿草地,让游客有种身临大草原的感觉。马头琴演奏过后,是包头市艺术剧院的演员们表演的舞蹈《敕勒歌》,红色的舞蹈服,漂亮的抖肩动作,大气舒展,为前来参观的各族游客展现出了蒙古族的热情与豪迈。
看着热情洋溢的舞蹈,游客李琳带着老伴何彦秋跟着舞蹈演员翩翩起舞,何彦秋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都已经退休,他们都非常喜欢内蒙古,喜欢蒙古族那种欢快的、有感染力的音乐,也想体验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正巧碰上了包头的展演,感觉特别好,让我们在北京就‘感受’到了大草原的辽阔,也看到了很多包头的特有产品,比如坦克,还了解了包钢的发展史,还有一些非遗项目,都非常有特点,这让我们非常想到包头去实地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包头。”何彦秋激动地说道。
在“包头有礼”展示区,展示着从全市800多件名优特产品中精选而出的具有包头代表性的“精品”,草原滋味唇齿留香的达茂旗牛羊奶食特产,自然醇味无添加无污染的“41度固阳献”农特产品,原创的民族特色工艺品、原创文化IP……这些展品融合传统与时尚,展示出属于包头重工业城市的“文艺范”和“时尚感”。
一位带着孩子前来观展的游客说道:“通过这个展,拓宽了孩子的视野,让他感受到不一样的民族文化特色。”
“来,跟着我做,先把纸这样对折,再折到三分之一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郑蝴蝶正在教前来观展的游客做剪纸作品,不一会,一个喜字就剪好了。展厅的中间挂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头剪纸作品《同心向党筑梦北疆》,以各民族水乳交融,和乐相生的图景向两侧延展,边角镶嵌以我国在航天军工领域的巨大成就,全面而生动地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筑伟大中国梦的恢宏图景。在郑蝴蝶的身侧,则挂着她的作品《九鱼团花》,该作品获得中国第四届民间文艺山花奖金奖,九鱼团花是汉族传统剪纸样式,作品构图匀称协调,九鱼造型流畅灵动,鲜活的力量跃出纸面,寓意长长久久,也祝愿各民族像石榴籽般永远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共圆伟大中国梦。该展厅还陈列着六合枕、烙画、羊皮画、手工糖、蒙古象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游客们可以通过展厅感受到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共同滋养而生的民间文艺佳品。
6米的“大美包头”长卷在“石榴结籽心连心 共铸民族团结情”展区里格外醒目,包头的地标性建筑、历史古迹和著名景区跃然画上,一宫三鹿、稀土大厦、包钢集团、一号高炉、美岱召、秦长城、希拉穆仁草原等等展现出包头青山绿水的壮美景象。该展厅分为“大美包头”“硬核包头+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和“红色包头”三部分。VR沉浸式体验,让游客走进“齐心协力建包钢”展览馆,感受全国各地支援包钢建设的峥嵘岁月,感悟深厚历史文化价值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意义。“红色包头”展区的红色遗迹和红色故事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的成长,也展现出包头市各族群众团结和睦、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品尝着中医养生茶,来自湖南的游客李先生正在认真地听工作人员介绍中药和蒙药的用途和功效,李先生说:“这个中医养生茶口味清淡,没有浓重的药味,我还挺喜欢喝的,我准备带这个宣传册回去仔细了解一下,感觉很神奇。”
蒙医药作为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是蒙古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蒙医药为主题的中华医药(蒙医药)体验馆里通过针灸疗法、小儿推拿疗法和包头中药有限责任公司的药品,展示了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包头市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秀芳表示,包头市此次设立“包头有礼”、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石榴结籽心连心 共铸民族团结情”、中华医药(蒙医药)体验、中华民族歌舞表演区等5个展区,采取‘实物+场景+沉浸式体验’的立体式展现形式,为参观的各族群众带来互动式、沉浸式的全新体验,通过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和时代风采的展现,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通过展演活动,让全国各地的各族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包头、走进包头、爱上包头。
(编辑:马永)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