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自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
如今,“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已逾一年,西部地区正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布局,以服务东部地区日益增长的算力资源需求:
5月26日,以“数实相融 算启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拉开帷幕;7月2日,以“绿算赋能 青城论数——打造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为主题的中国绿色算力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开幕式;7月4日,以“数字桥梁跨越喜马拉雅”为主题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拉萨高峰论坛在雪域高原顺利召开……
好风凭借力,西部地区正搭乘算力“快车”,驶向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片“蓝海”。
中国绿色算力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网发
“东数”为何“西算”
“东数西算”,“数”指的是数据,“算”代表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一如水利之于农业时代,电力之于工业时代,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和算力已经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力,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重构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底座”的支撑和赋能作用日渐凸显。
算力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据《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其中,当一个国家的计算力指数达到40分以上时,指数每提升1点,对于GDP增长的拉动将提高到1.5倍;当计算力指数达到60分以上时,对GDP的拉动将进一步提升至2.9倍。可见,算力正成为我国在新发展格局下衡量经济状况的“晴雨表”。
近些年来,在数据中心爆发式发展状况下,我国算力布局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供需失衡、发展失序等问题:东部地区对算力的需求逐步扩大和多样化,电力、土地和运营成本却不断攀升,新建数据中心少,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的难度和局限性逐步加大。而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空间广阔、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多冷凉,无论是电力成本还是土地、人力成本都远低于东部。这些先天优势,将西部地区领到了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风口。
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相似,“东数西算”是一个国家级算力资源跨域调配战略工程,针对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分布总体呈现出“东部不足、西部过剩”的不平衡局面,引导中西部利用自身优势建设算力基础设施,“数据向西,算力向东”,服务东部沿海等算力紧缺区域,解决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供需不均衡的现状,对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各个环节的合理规划、产生规模、协同效应是“东数西算”工程目标实现的先决条件之一。“东数西算”工程既涉及数据分类、分级引导,还要融合当地资源禀赋包括风、水等绿色可再生能源,以及建设数据中心吸引产业集聚等。
“通常,一个超大型数据中心一年的耗电量达到亿千瓦时级别,在‘双碳’目标下,数据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增长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数据中心的能源供给亟须转向绿色低碳,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就是一个理想的方式。“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将数据中心在西部地区集约、绿色、高效发展,有助于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他说。
“云上”崛起“数谷”
“师父说,你流的每一滴汗,都是照亮未来人生的光。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在抖音平台上,“一禅小和尚”凭借可爱智慧的形象、温暖治愈的台词,拥有近4600万粉丝。和“一禅小和尚”一样活跃的还有“默默酱”“萌芽熊”等一众知名IP。
如果说,这些虚拟形象背后的技术支持公司是“幕后英雄”的话,那么宁夏西部云基地则是“幕后的幕后”。“一些科技公司在3D虚拟人形象生成、动作表情生成和实时互动等领域都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实现这些都需要算力支持。”宁夏西云算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庄宁说,借助政策和本地资源优势,公司依托宁夏西部云基地算力服务平台,可为各领域提供图形计算、实景建模、AI模型训练等算力服务,为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等业务提供基础赋能。
西云算力的蓬勃发展,可谓是宁夏乃至西部地区算力产业发展的缩影——成百上千个算力企业深居祖国内陆腹地,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提供算力服务,给智慧医疗、线上教育、电影渲染、地图导航、外卖推荐等各行各业提供支持。算力让生活变得更便捷、更智能,并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宁夏算力枢纽建设正酣,内蒙古数字经济也迸发新活力。走进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在“东方超算云——内蒙古超级大脑”机房内,红蓝相间的电光频频闪烁,云集信息以每秒1500万亿次运算速率从这里直达用户端。
作为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之一,目前和林格尔新区与国内18个主要城市实现高速数据直连,并建成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为“东数西算”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以呼和浩特到北京为例,目前两地间网络互访时延仅为10毫秒左右。
今年,内蒙古将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布局,有序推进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进一步提高京津冀高实时性算力保障,加快建设国家北方算力中心。
当我们将目光转向西南,昔日“地无三尺平”的贫困山区,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的“中国数谷”,算力已成为贵州的崭新名片。
作为贵州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载体,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是以算力设施、算力产业为支撑的产城融合重点项目,按照起步区、发展区、拓展区分步开发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构建起服务贵州、辐射粤港澳及成渝地区的算力设施底座,为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提供算力服务保障体系,立足省内、辐射西南、服务全国,成为国家顶级互联网骨干节点,与全国32座城市实现网络直达,成为全世界超大型数据中心聚集最多的地区之一。
构建全国算力“一张网”
作为解决东部算力供给难、促进西部算力利用的重量级工程,“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一年多来,数据要素充分激活,算力存力需求激增:
浙江与宁夏达成战略合作,引导浙江省内企业把“冷数据”及相关计算业务向宁夏转移,在数据交易等领域实现资源互补;
河南郑州与甘肃庆阳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构建“郑州—庆阳”算力通道及一体化调度平台,共同推进两地算力网建设;
广东深圳与贵州签订联合推进“东数西算”实施算力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共同推进优化网络互联互通、算力资源供需合作、算力资源协同一体化等六大方面;
……
随着这项超级工程的有序推进,“东数西算”将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促进以算力赋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提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新要求。面对更广域、更多方参与、更高品质要求的数据流通和应用场景,不仅要解决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联难题,还要在如何统筹算力、运力和存力,优化资源调度等方面下大力气,关注构建跨区域算力调度及交易机制,使供给和需求联动起来,让“东数”真正实现“西算”。
在算力调度实践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数据“通勤速度”。“‘东数西算’遇到的一项重要挑战,就是如何保障业务体验。”华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受限于调度能力,当前只有对时延要求不高的数据才能部署在西部枢纽。”
此外,远距离数据传输、异地数据存储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小觑。“数据流通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存在矛盾。”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寇纲说,数据的价值在于流通,数据如果不流通起来,就很难产生其应有价值,但如果保护不力,造成个人隐私与商业机密泄露,不仅会影响相关权益,也可能引发社会和经济风险。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为降低“东数西算”各项环节中存在的风险,“亟须建立一体化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从账号管理、数据防泄漏、数据动态感知、数据库审计等多个层面来构筑多层次无死角的综合防御体系。”齐向东说。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80EFLOPS(每秒18000京次浮点运算),位居全球第二位,存力规模超过1000EB,国家枢纽节点间的网络单向时延降低到20毫秒以内,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的梯次供给体系已初步形成,“算、存、运”一体化应用体系正在逐步构建。
“我国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我们还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说,“我们要发挥好这些优势,大力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全国一体化的算力网络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
(编辑:韩安之)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