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曲阜的孔子”,还是“孔子的曲阜”?丨古城新读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张昀竹 刘雅 发布日期:2023-04-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文末的感慨。

  曲阜,孔子故里,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这里是古代东夷族部落居住中心,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主要地区,亦是周代东方的礼乐之邦。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如今的曲阜,诗书礼仪文化历经千年传承已浸润到各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成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加速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促进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那么,孔子故里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认同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就此,记者近日采访了孔子研究院研究员齐金江。

  ▲山东曲阜·孔林门。(孔勇 摄)

  记者:“曲阜”之名是从何而来?从“曲阜的孔子”到“孔子的曲阜”,这中间又有着怎样的转换路径?

  齐金江:曲阜是个古老的地名。“此地古号曲阜,是唯鲁都。”自鲁国定都于曲阜,这个称谓在先秦到两汉的典籍中也多次出现。

  依据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总结的地名命名规律,可以看出曲阜乃“山陵”和“物象”结合的称谓。自隋代开始设“曲阜”县级建制至今,与“曲阜”联系最密切的,还是作为“鲁都”的曲阜:孔子在鲁国成为了“圣人”,鲁国的景物也“过化存神”“人杰地灵”。

  在《孔子家语·五仪解》中,孔子认为人的境界分为由低到高的五等: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一般认为,孔子的“圣”乃“即凡而圣”。进而就把“曲阜”和“孔子”联系在一起,完成了由“曲阜的孔子”到“孔子的曲阜”的转换。

  曲阜是“圣人孔子的曲阜”,是“即凡而圣”的孔子作为“凡人”生于斯、长于斯、卒于斯最后“成圣于斯”的“东方圣城”。这个圣域,不是出世的、高不可攀的,而是我们身边的、有体温的、可欲可求的、入世的;这个圣域是“多人版本”的,不是孔子一个人的“独角戏”;这个圣域是学理性的,可以讨论、争论、辩论的。对此,《论语》《孔子家语》等儒家经典多有记载。

  ▲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周德仲 摄)

  记者:中国历史上把孔子所处的时期称为“春秋”,大概与孔子作《春秋》有关。因此,也有学者把曲阜视为“大一统”思想的发源地。那么,《春秋》到底蕴含了怎样的“大一统”思想?

  齐金江: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

  关于孔子作《春秋》,曲阜流传的故事很多。孔庙圣迹殿里的《圣迹图》有106幅图,记载了与孔子直接相关的圣迹100余处。其中,“跪拜赤虹图”讲的就是孔子作《春秋》的故事: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孔子作《春秋》,九月而书成。以其春作而秋成,故名曰《春秋》。在“春秋台”上,孔子以《六经》供奉上天,北斗降下赤虹,落于案前,化为黄玉。

  在《春秋》中,孔子最早提出并完善了“大一统”的观念和范畴,所以,有人把此地称为“大一统”思想发源地。依照诠释学传统的观点,孔子《春秋》“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可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阶段,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春秋时期管仲辅佐桓公“一匡天下”,在与子路的对话中对“桓公九合诸侯”统一天下作出了肯定,以其合乎“以仁为本”历史观给予理性分析和褒扬。因为这一观念在当时不宜公开宣扬,便作为“微言大义”隐含于《春秋》的一段经文里。

  第二阶段,作为孔子后学的早期《春秋》公羊学家最早宣示并公开提出“大一统”概念。

  第三阶段,东汉何休和唐代徐彦作为“《春秋》学”的传人完善了这一概念,使之成为完整的思想体系。

  “大一统”观念积久存深,其思想根植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沃土,见诸早期文献者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等。春秋晚期孔子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系统梳理,更成为孔子“《春秋》学”的微言大义。可以肯定的是,“大一统”思想源自先王传说、成于孔子儒家,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探索才臻于成熟而为体系。

  孔子及其后学对“大一统”认识的德性升华和仁本阐发,更是矗立起他所处的春秋晚期的时代灯塔,创立了聚合人心的孔子儒学。孔子去世后,“七十子”后学对“大一统”观念和范畴的进一步诠释,照亮了战国秦汉乃至更长时期实践“大一统”的历史进程。

 

  记者:有人说曲阜有两个“三孔”,一是孔庙、孔府和孔林,二是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和尼山圣境。从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您对此怎么看?

  齐金江:曲阜“老三孔”是孔庙、孔府和孔林的简称,一直被视为凸显孔子儒学精髓的“圣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这一点,首先集中体现于曲阜孔庙的建筑、祭祀人物和碑刻。

  就曲阜孔庙建筑而言,梁思成先生曾感慨道:“以一处建筑物,在二千年长久的期间,由私人三间的居室,成为国家修建、帝王瞻拜的三百余间大庙宇。姑不论现存的孔庙建筑与最初的孔子庙有何关系,单就二千年来的历史讲,已是充满了无穷的趣味。”孔庙建筑的连续性,是对孔子思想尊崇持续性的表现。

  就曲阜孔庙祭祀人物而言,孔庙主祀孔子的封号增变、配祀先贤先儒的递选更新,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国大事。大成殿内主祀孔子和四配、十二哲以及东西两庑的先贤先儒,堪称中国儒学史上的圣贤堂。

  就曲阜孔庙碑刻而言,现存1000余通大大小小的碑碣散布各处,集中保存的如“汉魏碑刻陈列馆”“碑院”“十三碑亭”,揭示了汉唐以来尊崇孔子儒学的重要节点,被誉为“石头上的儒家文献”。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十三碑亭”中的碑刻内容,透露出历史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对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为巩固统治、安定天下,这些政权纷纷主动学习儒学典籍,尊崇孔子儒学,融入中原文化。

  ▲山东曲阜·孔府门。(孔勇 摄)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满足社会各界对孔子文化研究、传播、体验的需求,曲阜市相继建立起了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和尼山圣境。

  2022年9月,“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举行,60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展开对话交流。

  这一老一新的“三孔”,珠联璧合、承前启后,并借助演艺、创意、科技之风,不断推动了儒家文化传播、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山东曲阜·尼山圣境。(许连南 摄)

  ▲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程新军 摄)

  (本文刊发在《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2期。)


  原标题:《孔子故里 文脉悠悠——关于山东曲阜古城的对话》

  监制|杨新华

  审核|牛志男

  统筹|刘佳 康坤全

  采访|张昀竹 刘雅

  编辑|刘娴

  制作|寇佳羽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