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逸周书:先秦各族具有相互联系的向心力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3-03-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逸周书》原名《周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逸周书”的称呼最早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旧说为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为“周书”的逸篇,因而得名。隋唐以后,据说《逸周书》全篇出自晋代汲郡古墓,又被称为《汲冢周书》,宋代李焘、王应麟已指出汲冢原无《周书》,不当误称,清代已复称《逸周书》,并对该书进行了校正、补注、集训、平议、补正等工作。后人多认为此书各篇的写作时间早晚不一,应当最终在战国时期编成,还可能在汉代经过改易或增附。史学家李焘说“战国处土私相级续,托周为名,孔子亦未见。”《逸周书》全书10卷,70篇,晋五经博士孔晁为其作注。各篇体例、性质不尽相同,主要记载从周文王到景王年间之事,保留了许多重要史事,古代礼制,以及上古时期的历史传说,部分内容曾被《左传》和《国语》引用。

图片

  《逸周书》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是与《尚书》相类的重要先秦古籍。其中《职方解》依据扬州、荆州、豫州、青州、兖州、雍州、幽州、冀州、并州的次序,述九州人口、山川、物产,同时强调以王畿为中心的九服地域划分,是研究古代区域经济的重要材料,可与《尚书·禹贡》互相参证。此外,《王会解》篇记载商汤时东有“符娄、仇州、伊虑、越沤、沤深、九夷、十蛮”,南有“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西有“昆仑、狗国、鬼亲、枳已、黑耳、贯胸、雕题、离丘、漆齿”,北有“空同、大夏、莎车、姑他、且略、貌胡、戎翟、匈奴、楼烦、月氏、孅犁、其龙、东胡”,因而授命伊尹制定的四方献令,“诸侯来献,或无马牛之所生,而献远方之物,事实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必易得而不贵”,详细展现了商汤命令伊尹制定四方令的过程以及东南西北方位各方国名称及贡献物品的种类,暗示了各民族的分布情况、古代氏族部落传说,及生计方式,可与《礼记·王制》《周礼·夏官》《山海经》部分内容相互参证,是研究中国先秦时期少数部族的重要史料,有利于重新审视中华民族的早期起源和现代民族关系的原始雏形,掌握历史解释的主动权。

图片

  《逸周书》的记载说明了从共同地域方面而言,各族具有相互联系的向心力。中央王朝作为最高统治者,有周一朝历代君王秉承着泽被后世、恩及万民的“王道”,以天下、国家为最高理想,如《逸周书·度训解》载“天生民而制其度,度小大以整,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即施行牧民之道,将中华各族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深刻联系在一起,将神州四方融入中国的历史疆域范畴,深入阐释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早期历程。

图片

  中央民族大学藏本《逸周书十卷》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抱经堂校刻本,10行20字,小字双行等,白口,单黑,左右双边,版框高17.8cm,宽13.3cm,内有朱笔批校。

 

  参考文献:

  [1] 知网百科《逸周书》.

  [2] 黄金东.《逸周书》载正南方国范围考——兼论商代岭南与中原的关系[J].贺州学院学报,2022,38(01)

  [3] 王连龙. 《逸周书》源流及其所见经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

  [4] 安京.《山海经》与《逸周书·王会篇》比较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04)

 

 


  原标题:《古籍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逸周书>》

  来源 |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监制|杨新华

  统筹|刘佳 康坤全

  编辑 制作|寇佳羽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