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对公众开放。展陈空间通过4K高清显示屏原比例还原壁画真迹、360°立体环绕落地球幕再现古代工匠的智慧巧思,全方位生动展现壁画原貌,让近600年的古壁画“活”起来。在艺术馆,壁画局部通过技术手段被拉近、放大,观众可从独特的视角感受古人的匠心技法,看到每处细节的画法各有千秋。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壁画局部。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摄
法海寺壁画代表了明代壁画的最高水平,是北京地区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壁画。但是由于法海寺壁画在避光状态下进行保护,参观的游人因为大殿内完全避光,难以观赏壁画全貌,这就为法海寺壁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如今,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的建成,让壁画动起来、活起来,有助于更多人了解、欣赏法海寺壁画艺术。
法海寺壁画随法海寺一起,完成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民国年间,法海寺破败,几乎无人知晓。1937年,英国人安吉拉·莱瑟姆来到法海寺,借助镜子折射的室外光线,将法海寺壁画拍摄下来,连同游记发表在《伦敦画报》上,引发轰动。上世纪80年代,政府组织对法海寺建筑进行大规模修缮。1985年,修缮后的法海寺正式对外开放,并于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21世纪,政府又对法海寺壁画进行一次长期修复,并于2016年12月重新对外开放。
法海寺的大雄宝殿内,十铺精美壁画保存至今。壁画绘有77个人物,男女老幼、神佛菩萨,姿态各异、神情不一,历经近600年依然色彩艳丽。如今,这些壁画经过数字化复原,得以在艺术馆展厅内进行更好的展示。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中壁画人物被拉近、放大。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摄
展室内,一幕幕4K高清显示屏详细展示壁画的具体内容,显示的人物、画面尺寸均按1:1比例还原真迹,还能动态高清展示局部细节,并配套了详细的语音讲解。这些精美壁画由明代宫廷“工部营缮所”的画士官宛福清等15人创作完成,他们采用古代传统“叠晕烘染”和“沥粉贴金”技艺,让壁画既金碧辉煌,又有立体浮雕效果,制造出裸眼3D的效果。
“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展示壁画局部精彩细节,并逐项介绍壁画内容,整体观赏下来时长可达4个小时。”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馆长刘晓波介绍,“我们还引入了国内外近百件文物、石窟资料,与法海寺壁画进行对比,让观众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法海寺壁画的形象来源与影响。”
法海寺壁画的精华之一是标志性的“水月观音”像,壁画主展厅入口处,一个长、宽近4米的巨屏展示了这幅图像。高清屏幕将壁画的细节放大到极致,清晰地展示每一笔技法。观众可以看到,“水月观音”身披白纱衣,披纱上缀有一朵朵六菱花,每个花瓣均由48根金线组成,细如蛛丝、薄如蝉翼,闪闪发光,令人叫绝。
与此屏形成三角形布局的还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屏幕,将观音菩萨像与文殊菩萨像、普贤菩萨像放在一起对比,分析其画法、构图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展示的壁画《佛众赴会图》。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供图
“水月观音”旁,墙面上的14米屏是壁画厅的主要展示屏幕,展示《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和大雄宝殿东西两壁的《佛众赴会图》。讲解视频对二十诸天的每一尊人物单独介绍,让观众对《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图》有整体的了解。
“讲解视频还对东西两侧壁画的起伏韵律、呼应细节进行展示,如最西边的牛头怪和最东边的鱼精戴的是同一款红头巾。这样的分析可以让观众认识到壁画虽然画在东西两侧,但其实是一个有机整体,这是画师的特意安排。”刘晓波说。
《佛众赴会图》的讲解视频介绍了飞天形象进入中国后在各朝各代的形象,从北魏开始,经唐、宋、元,直到法海寺的明代飞天形象,让观众对飞天形象的演变有直观了解。讲解还分析山水、植物的画法,以及画师的师承脉络。
展厅的东西两墙还分别设置了8个侧屏,展示法海寺壁画的8个主题,包括人物形象的流变以及人物服饰、绘画技法、法器持物等。其中3个侧屏展示大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鬼子母、大自在天、摩利支天等9尊天神的形象流变,介绍它们从印度的原始形象到进入中国后的形象,再到后来如何慢慢演变形成法海寺壁画中的明代形象。其中使用了大量国内外博物馆文物及石窟壁画素材进行对比,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美国、英国、日本的博物馆文物资料,以及新疆、甘肃敦煌、重庆大足、山西、河北、北京等各地石窟壁画素材,带领观众增长见识,探索更多未知。
展厅内还设有一座360°全环绕的球幕影院,播放《梦·法海》影片,讲述法海寺壁画画师宛福清创作壁画的故事。影片中所有的人物、动物形象均取材于法海寺壁画,通过3D建模展示出来,带领观众穿越回到明朝建寺之初,领略当年文人画师的创作风采。观众可以在直径8米的球幕影院中看到立体的三大士及二十诸天的神像,也可以看到金毛吼、鹦鹉等神兽的身影。
(本报综合)
《中国民族报》(2023年2月21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