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禹贡》载“大野即潴,东原厎平”,是为东平得名之始。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东平县,黄河、大运河、大汶河三河交汇,大汶口文化、名人文化、渔家文化、民俗文化等相互交融,还有《水浒传》故事主要发生地东平湖,被誉为“三山三水四分田”的鱼米之乡、美食之乡。
最早呈现“孔子见老子”的汉墓壁画、汉隶书法精品《张迁碑》、世界文化遗产戴村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佛山石窟造像……千百年来灿烂的文明,给东平留下了丰硕的珍贵文化遗产。
在东平,吴澄航、吴绪刚、吴振东三代文保人薪火相传,以笃志敬业的热忱,匠心传承的担当,矢志不渝地守护着宝贵的文化遗产。
脱下棉大衣护住张迁碑
东平县沙河站镇前河涯村吴氏一族,是当地“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书香世家。吴澄航出生于1918年,自幼酷爱书法,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家。
1958年,吴澄航担任东平县文化馆馆长。当时,文物工作归属于文化馆负责,他先后参加了泰安地区文物普查、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等大量基础性工作。同时,对馆藏古代珍贵书画深入研究考证,临摹《曹全碑》《礼器碑》《孔庙碑》《华山碑》《张迁碑》等碑帖。
《张迁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书法造诣高。此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对书法研究颇深的吴澄航,一生“学张迁,写张迁”,对张迁碑更是充满真挚的感情。20世纪60年代,为保护好这件文物,吴澄航组织几个老文化工作者,借着夜色的掩护,将张迁碑从文庙转运至县委礼堂,并连夜搭建了一个草棚隐藏起来,秘不示人。
1965年的一天晚上,东平县相关负责人悄悄来到吴澄航家,严肃地说:“澄航同志,我已经征求了上级意见,打算将《张迁碑》转运至泰安岱庙内保管。”闻此消息,吴澄航很是难过,他太爱《张迁碑》了,这是出土于东平的国宝,是东平自东汉代以来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证。
数天后,县委正式下达通知,决定将《张迁碑》转移至泰安岱庙保护。转运那天,在即将起吊的那一刻,阴冷凛冽的寒风中,吴澄航脱下棉大衣,铺在车厢内,并从家里拿来棉被,仔细地塞在石碑四周,生怕在运输中造成一点磕碰损坏。注视着搭载张迁碑的车子渐行渐远,吴澄航像送别远行的亲人一样,恋恋不舍。
多年后,当吴澄航对儿子吴绪刚聊起这段往事,遗憾中带着几许欣慰。遗憾的是,《张迁碑》从此离开了东平;欣慰的是,《张迁碑》有幸在动荡的年代中得以完整保存,为国人留下了一件文化瑰宝。
1978年6月,在父亲吴澄航的言传身教下,吴绪刚踏进了文物保护的大门。
“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工作后,吴绪刚骑着父亲留下的自行车,揣着“本、杯、笔”,跑了两年多,行程两万多华里,踏遍了东平的沟沟坎坎,将原来47处文物点发掘到300多处,一大批墓葬、遗址、石窟、庙宇等在普查中得到保护。
在文物普查中,吴绪刚如饥似渴地学习文物知识,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一直延续至退休。翻看这些日记,泛黄的纸张,斑驳的字迹,记录着东平县从1978年至2011年间文物普查、征集、修复、管理等内容,如同一部鲜活的“东平县文物保护史”。
挖掘机下抢救出国家一级文物
在东平县博物馆的石刻陈列室,陈列着一件汉代铭文石柱画像石。石柱一面上部刻有“居摄二年”纪年铭文,下部印刻一站立人物。该石柱于1997年7月出土于东平县东平街道办事处金牛农场,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是一件让吴绪刚感到骄傲与欣慰的国宝级文物。
汉代的东平被称为东平国,是汉朝的诸侯王封国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东平汉代历史的描述多见于历史典籍当中,见证这段历史的文物出土还相对较少。对汉代文物的普查、搜索与挖掘,成为那个年代吴绪刚所在文保单位的工作重心之一。
1997年7月,东平县建设金牛农场时,施工队突然发现了一座古墓。吴绪刚听说“石头上有画”,立即赶赴现场,经鉴定这是一处汉代墓葬。正当吴绪刚站在墓边指挥抢救保护时,不远处一台挖掘机正在破碎条石。吴绪刚下意识地瞥了一眼,专业的直觉告诉他,这是文物!吴绪刚跑至挖掘机旁,挥动双臂让挖掘机停止作业。挖掘机师傅不解地吼了一声:“你干什么?”随后还想继续施工。吴绪刚赶紧掏出一盒香烟,上车塞到挖掘机师傅手中,让挖掘机停止作业,并与同事从挖掘机铲斗下拖出了条石。
吴绪刚擦了擦条石上的黏土,模糊的铭文、画像若隐若现。他心里有底了,对施工方宣讲文物政策,组织车辆将条石运回仓库,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后经专家组鉴定,该条石为汉代“居摄二年”纪年铭文画像石。
“一盒香烟抢救出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吴绪刚保护文物的故事一时间在文物界传为美谈。
“东平在汉代的历史非常辉煌,不能让历史只出现在书本上,没有文物佐证,就是历史的缺憾。”吴绪刚说。
如今,这件西汉末年的画像石柱被安放在东平博物馆内,无言地诉说着中国墓碑的历史变迁。据了解,这是目前国内最早的纪年画像石之一。
近年来,为挖掘东平文化,吴绪刚从未间断对文化遗迹的研究,先后在《文物》《考古》等学术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对水浒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石刻艺术等形成了深邃独到的见解。四十多年来,吴绪刚新发现文物点332处,抢救、征集流散文物近千件,其中多件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三级以上文物。2008年,吴绪刚被国家文物局核批为“当代文博专家”。
以敬畏之心再现文物华光
子承父业,薪火相传。如今,吴绪刚的儿子吴振东,已坚守在东平县文物保护岗位上22年。
自幼与文物结缘的吴振东,耳濡目染下,爱护文物的种子早在心底萌发。当年的文物管理所人员少、设备差,为保护文物,几名职工住在库房周围。由于设备简陋,库房内的红外报警器经常发生误报,不管时间早晚、刮风下雨,只要警报一响,还是学生的吴振东就跟着父亲往库房跑,全然不顾个人安危。
参加工作时,父亲给他就立下了“从事文物工作,个人不得收藏文物”“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的原则。二十多年来,吴振东一直按照父亲的要求,默默坚守在文物保护工作的第一线。
2007年,全国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东平是文物大县,文物遗存丰富,为摸清文物家底,吴振东带领一组普查队员,进行拉网式普查,每一个村庄、每一座山头,都要详细走访、登记、拍照。他白天普查、开车,晚上整理资料、绘制每一个文物点的地理位置图和平面示意图。经过一年多的辛勤付出,建立了完整翔实的文物数据库。
面对破坏文物、危及文物安全的行为,吴振东也总是冲在最前面。
2011年10月,东平县一小区挖掘地基时,突然出现大量铜钱窖藏,一度被民工围观哄抢。接到举报后,吴振东立即赶到现场。
由于窖藏被破坏,吴振东组织人手将周边的土方全部过筛清理,查找散落的铜钱。为防止夜间被盗挖,他和一个同事晚上利用车灯和手电照明,不间断在现场巡防。第二天,天蒙蒙亮,便和同事继续投入清理工作,直到傍晚全部清理完成,将铜钱运回博物馆才放下心来,“一心想着抢救文物,两天没敢合眼。”
2021年6月,东平县破损多年的尧陵禅寺经过编制方案、上报审批、施工招标等工作,终于开工修缮。当地村里的一个包工头想承揽工程,但是因为没有古建资质不能投标。为达目的,包工头百般阻挠,甚至威胁吴振东等人。
面对威胁,吴振东无所畏惧。他告诉对方,文物修复不是简单的盖房子、垒院墙,一砖一瓦都有文化上的要求,绝不会因为是当地人就可以优先揽活,绝不能出现“损毁式”修复,绝不可出现愧对历史的瑕疵项目。经过几番斗智斗勇,对方自知理亏,主动退场。
2007年10月12日晚8时左右,一家房地产公司在东平县老物资局院内挖掘地基时挖到古墓。吴振东立即赶赴现场,发现墓群虽然曾被盗掘,但墓壁上有精美的壁画,他立即联系警方保护现场,联系省内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
在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壁画上有48个彩绘人物,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再现了汉代人的生活习俗。
经专家鉴定,这是山东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艺术水平最高的早期壁画,国内极为罕见,对于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民俗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被评为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特别是孔子拜见老子的绘画形象,被认为是最早的“孔子拜见老子图”。在一个多月的挖掘过程中,吴振东注意收集整理资料,担任副主编编纂的《东平后屯汉代壁画墓》一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考古成果一等奖”。
多年来,吴振东牢记父亲的言传身教,先后组织编制实施了洪顶山摩崖刻经、棘梁山石刻、尧陵禅寺、清真寺、前口头古民居等文保项目20多个,参与考古挖掘项目7个,抢救文物11次,撰写论文10余篇,多次被评为“泰安市文物保护先进个人”。
如今,经过东平县数代文保人的保护、发掘与传承,东平县现有文物古迹500余处,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名录的达8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京杭大运河东平段)、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4处、省级13处、市级25处。东平县博物馆是泰安全市县域唯一的国家级馆,馆藏文物10万余件,总量位居山东省县级第二位。
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在吴绪刚、吴振东看来绝对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情怀的寄托。“文化工作者一旦进入文博这个门,一辈子是‘文物人’。在这个光荣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把前人的工作往前推进,使文博工作不断发扬光大,这是传承和责任,也是我感到最骄傲和自豪的地方。”吴绪刚说。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