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 你绝对想不到:中国最早的长城竟然在河南!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陈续涛 发布日期:2023-01-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提起长城,我们立马就会想到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或居庸关长城,甚至会想到怀柔的慕田峪野长城,其实,这些今日我们看到的长城,都是明代修建的,故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明长城”。追溯历史,与明长城走向基本一致而修建的长城早在秦朝就已经有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备匈奴而在秦燕赵三国原有长城的基础上修建长城,被称为“秦长城”。有意思的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竟然不是修建在边境的秦燕赵三国长城,竟然是在中原腹地,这是怎么回事呢?

  

  ▲明长城金山岭云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原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不在,诸国林立,纷争不断,各国为了防备他国侵扰,在边境地区争相修建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堕名城、疏川防的政策,拆毁内地长城,所以今日不得尽观,但遗迹尚存,根据考古断代,中国最早的长城竟然在河南,是楚国修建的。

 

  1、雄关漫漫扼山封喉——楚长城历史简述

  楚长城,又称“方城”,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西部、北部、东部边缘及信阳大别山一带,是东周时期楚国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2008年以来,考古学家第一次运用考古学方法对楚长城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清理,勾勒出了楚长城北线至东线380多公里的分布线路,基本厘清了其地理分布和防御特点,证实楚长城是中国长城体系中唯一位于秦岭-淮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的长城,其时代为春秋中期,是现存最古老的长城,有“长城之父”的美誉。

  

  ▲楚长城走向。(图片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灭邓之后,在南阳盆地北部修筑方城,即楚长城。公元前656年,齐楚召陵会盟,中原诸侯国得以见识到楚长城坚固的军事防御工程,说明此时楚长城已经初具规模。公元前531年,楚国展开灭国大战,大败陈、蔡、不羹等国,威慑华夏,并在楚长城外围修筑大量列城,给楚长城防御体系增加了保护伞,防御更加完善。

  谁知道风水轮流转,长城也没能挡住诸国联军偷袭。楚长城修好两百年后,不肖之君楚怀王贪图小利,被张仪三寸不烂之舌说的背齐投秦,致使诸国愤怒。公元前312年,楚国发动丹阳、蓝田之战,结果大败而归,痛失汉中地区。公元前301年,秦齐魏韩四国联军攻打楚国,史称“垂沙之战”,楚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宛(今南阳县)、叶(今叶县)、重丘(今泌阳县付庄)、象禾(今泌阳县象河)等南阳盆地军事要地先后拱手让人,楚长城防御体系崩溃。公元前278年,虎狼之师秦国又攻破都城郢(今湖北荆州),楚国被迫迁都安徽寿春(今安徽寿春),楚长城防御体系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

  

  ▲楚长城南阳盆地道路系统图。(刘寅钊 陈续涛 绘图)

  

  2、千载之后风韵犹存——现存楚长城简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尽管拆毁了许多关城,但由于楚长城多就地取材依托山形地势而建,故而一些遗迹得以保留。经考古发掘清理,现存的楚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叶县、舞钢市,南阳市南召县、方城县、桐柏县及驻马店市驿城区、泌阳县,共涵盖3个地级市、8县(市、区)、42个乡镇(街道),经国家文物局认定共计79处,包括长城墙体、山险、长城附属设施烽火台、古城址、古关隘等类型。

  由于楚长城的修建扼住南阳盆地进入中原的咽喉,为楚国北上问鼎中原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原诸侯国南下征战的前沿阵地。所以楚长城就成了楚国必须要修建的防护屏障,也是楚国战略物资要道和交通枢纽。楚长城修筑体现出“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特点,即“有土之处,夯土筑墙,无土之处,累石为固”,依据南阳盆地的山势地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能够用土的地方就用夯土,没有土的地方,直接石头堆砌而成,今日遗迹中依旧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

  

  ▲楚长城河南叶县9段,该段长城遗址明显看到是沿山脊线走向。(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楚长城河南叶县辛店3段遗址。(陈续涛 郭青峰 供图)

  

  2013年7月,楚长城遗址被公布为河南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1月,楚长城叶县段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2021年11月,楚长城叶县段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由此可见,楚长城的考古发掘对研究我国古代长城历史及防御体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3、考古新发现,以史为据——实料见证楚长城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考古文物工作日益重视,楚长城考古也被提上了日程。楚长城的考古调查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中,河南省方城县文物工作者对楚长城大关口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考古成效显著,大体可以考证楚长城方城段的原貌,其他地区的楚长城遗存也多有发现。2000年9月,位于方城县的楚长城大关口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方城县四里店米家庄的山丘上发现一处楚长城烽火台,经发掘其为夯筑而成的圆角方形半地穴式房址,发现有门道、柱洞、灶台等遗迹,出土板瓦、筒瓦、陶鬲、高领罐、铁铤铜镞等遗物,考古断代为战国中期。考古工作者还在该烽火台周边的古道附近发现多处同时代烽燧,为研究楚长城烽火台的构造及其传递系统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楚长城河南泌阳县象河关遗址标识碑。(陈续涛 摄)

  

  200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在舞钢市境内的长城墙体上首次发现夯筑痕迹,并在墙体底部发现大量的炭化木棍层。木棍层整体呈南北走向,厚约10厘米,粗者直径达5—6厘米,细者直径仅1—2厘米,底部还发现火烤痕迹。楚长城墙体底部铺垫炭化木棍层,具有防潮和除湿的作用,在中国长城体系中仅此一例,这与南阳盆地温暖湿润的地理气候紧密相关。出土的陶器、铜镞、铁镂铧等遗物,表明该段楚长城墙体的修筑年代不晚于战国中期,部分出土遗物表现出楚文化风格和郑韩文化因素特色,同文献中记载的楚长城修筑时代基本一致。

  

  ▲楚长城河南叶县段人工墙体发现的炭化木棍。(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01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叶县保安镇马头山上顶发现一处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兵营遗址,出土了完整的铁锸、陶豆、铜镞等器物,时代皆为战国中期。近年来,在楚长城叶县段还新发现一枚铅制印玺,经专家鉴定为典型楚玺文字“关玺”二字,其中铅的含量为92.25%,说明了楚长城在楚国水陆交通贸易上的历史地位。

  

  ▲楚长城河南叶县段发现的“关玺”,实物现藏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1年发现。(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同时,楚长城的沿线分布有大量冶铁遗址群,尤其以河南舞钢冶铁遗址群和泌阳下河湾冶铁遗址最为集中,是楚国控制冶金业的战略要道,这些足可证明楚长城的军事咽喉地位。

  同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还在泌阳县象河乡发现了一处文献上称为“象禾”的内关要塞。经考古调查,象禾关是由自然山体、河流、人工墙体、烽火台、关城组成的三重防御体系,其中第一重为关山、五峰山、界牌河、瀙水河围合成的自然防御屏障;第二重为北部关墙及壕沟、关城四周布置烽火台的烽燧传递屏障;第三重为象禾关关城及古道组成的自身防御屏障。关墙由内、外护坡和主墙体三部分组成,底部基础长约1.1千米,残宽32.5米,残高约2米,经过人工夯筑。紧贴关墙北侧有壕沟遗存,宽约23米。出土的遗物有陶罐、陶豆、陶盆、板瓦、筒瓦等,时代均为战国时期。象禾关的发现,印证了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错金青铜节中“象禾”地名的真实存在,对研究楚国的交通、商业、地理、符节制度、楚国王权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安徽寿县(即楚国从郢迁都寿春)出土的“鄂君启”错金青铜节,铭文中有“象禾”二字,可以推测与楚长城象禾关有关。(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河南楚长城遗址的科学考古发掘,其意义在于,这是中国首次运用考古学方法全面系统的认识楚长城人工墙体、烽火台、兵营遗址、古关隘、古城址等遗存,是研究我国早期长城起源及发展等问题的重要实物资料。楚长城人工墙体底部铺砌炭化木棍层的现象,显示出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特点,充分运用山险河险来布置烽火台,并修筑古关隘、兵营遗址和古城址来加强防御,表现出其浓厚的军事功能色彩。象禾关及关玺等文物的发现,说明楚长城在楚国的南北商贸交往中处于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

  楚长城遗址还有诸多未解之谜,尤其是楚长城在南阳盆地的西线分布路线以及信阳大别山一带的走向,仍有多种线路推测,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掘来证实。但根据史料和考古的新发现,已经可以证明楚长城的修建无疑带动了其他列国修建长城防御外敌,楚长城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最早的长城。

  

  作者简介:

  

  陈续涛,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后参与河南楚长城保护规划、郑州大运河、红旗渠等大型线性遗产保护等项目。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刘佳 胡俊 康坤全

  采写 | 吕飞跃

  编辑 | 郭晖

  制作 | 胡琪

 

 

(编辑:刘学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