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志|1989-2019:岜沙影像史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于游 发布日期:2022-12-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中华影像志|篇首语

  现代人类要了解古人,可以博览史书古籍,流连文物遗迹,观赏洞窟壁画……通过这些媒介遥想古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因为记忆的痕迹让历史精彩立体。未来的人类如何回望今天,如何了解现在的我们呢?

  今天,影像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大规模进入信息传递、知识传承的活动,并介入历史记录与保存的链条。那些长期、深入、完整地记录某些地域或文化变迁的影像志资料,成为博物馆建立历史文化档案库的“影像文物”。为此,我们从博物馆收藏的影像志文献中,选择长期记录某一区域、某一领域的民族影像志摄影作品和民族志纪录片,讲述关于中华民族的当代故事。在这里,苍茫宏大的“中国故事”被具像为一幅幅充满个性化印迹的细节与场景;恢弘无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被还原为一个村寨、一种生活方式、一项文化遗产的形象……这些光影记忆,将共同拼合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画卷。

 

    ▲岜沙人认为自己的五个寨子是在一匹奔腾的骏马,老寨就是马背,其它四个寨子就是马蹄。这匹骏马带领着岜沙儿女奔跑在历史的长河中。当公路修到岜沙这匹骏马的马背上,它便彻底地改变了岜沙人的生活,影响着岜沙的未来。

 

一个摄影师的30年

  1989年,旷惠民刚成为摄影师,就去了贵州省从江县岜沙村采风。这一年秋天,他第一次把岜沙苗寨放进了他的镜框中。没有想到的是,此后30年,岜沙再没有离开过他的镜头,他60多次深入岜沙,一如既往地记录着这个“枪手部落”的变迁。

  用30年时间记录一个地方,是一项需要超常毅力才能完成的任务。然而对于一个摄影师而言,能在这里持续不断地记录下去,肯定还有一些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个村寨显现给他的巨大的记录价值,以及珍贵的创作灵感。

  事实证明,岜沙是一个值得让他付出生命时光的地方。这个贫困苗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著名人文旅游景区的蜕变过程让人震撼,它成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民族地区实现跨越性历史发展的典型案例。而投射在旷惠民镜头中的岜沙30年,便成为一部高度浓缩的影像文本,承载着中华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珍贵影像档案。

 

关于岜沙

  1989年秋天,旷惠民第一次来到贵州山区。清晨,长途班车行驶在黔东南从江县的崎岖山路上,车外一个个吊脚楼依山而建。挂满糯禾的梯田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着金光。他依靠在车窗旁,对这片陌生土地充满了遐想。车过岜沙村时,他被那里茂密的原始森林以及质朴的人们深深吸引。林间的山路上,走来了一些肩担金色糯穗的赶路人,他们身穿左衽右开圆铜扣黑色土布衣,宽大的黑色直筒裤,头上四周剃光,挽着发髻,一副古人的装束打扮。突然间,旷惠民似乎看见了大山的历史,它应该有很多故事……

    ▲(上图)1994年,岜沙苗寨的滚拉水(中)带着自家兄弟在村中石子路上玩耍,那时的年轻人很少去从江县读初中。

    (下图)12年后,已经成年的滚拉水(中)开始在广州、珠海等地打工。岜沙发展旅游业后,他回家工作生活,滚家三个兄弟在县里读中学,他们是岜沙有文化的新生代。(拍摄于2006年9月)

 

  岜沙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西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18.2平方公里,由宰庄、大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组成,分布在老321国道两旁。岜沙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苗族传统文化习俗,古老的苗族服饰和传统的节庆活动,以及神秘的“成人礼”“树葬文化”等,被外界称为“枪手部落”和苗族文化“活化石”。

    ▲(上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岜沙,几家兄弟同住在一栋低矮破旧的木房里,那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拍摄于1991年2月,岜沙老寨)

    (下图)2015年后,富裕起来的岜沙人开始大面积拆除原先低矮陈旧的木房,修建起新的三层楼房,岜沙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拍摄于2019年2月,岜沙宰戈新寨)

 

岜沙巨变

  1992年秋天,旷惠民第二次到访时,已经认识了不少岜沙人,其中有一位叫滚想元的年轻人私下对他说:想和他一起出去打工闯世界。旷惠民问:村上有人外出打工吗?他说:“只有2个人在给人家看工地。”旷惠民诚恳地告诉他:在外面也很难找到合适工作。这个岜沙年轻人用失望的目光看着摄影师,慢慢地离去。此时,旷惠民已经感觉到了:这个古老苗寨的年轻人,正在发生思想的变化。

    ▲(上图)1992年,16岁的滚道响梳起了古老的“鬏鬏”发型,完成他的“成人仪式”(苗语称“达给”)。

    (下图)滚道响后来出去打工了。但是,由于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从江县政府在岜沙积极推进“旅游扶贫”事业发展,助推村民解困脱贫,岜沙的旅游业迅猛地发展起来了。滚道响于是不再留在外地打工了。他回到家乡,在家门口开了一个小桌球室,他每月有一半时间会去县城建筑工地运送材料。

 

  岜沙的30年,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里的变迁其实就是中华民族实现历史跨越式变迁的一个缩影。旷惠民记录了一个特殊时代里一个苗族村寨发生的思想、观念、经济、文化巨变。

▲(上图)1994年,上小学一年级的吴两格(右一)家住岜沙老寨拥挤、四处漏风的木房里。

  (下图)2018年,吴两格驾驶三轮摩托车从山上伐木回来,准备修建自己的新楼房。吴两格成年后曾在广东和湖南务工,岜沙发展旅游产业后,他回到家乡生活工作。他把学来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带回山寨,让自己的家庭迅速缩短了与城市间的差距。

▲(上图)2005年,在芦笙节东方坡祭拜太阳的时刻,年幼的滚你元身穿节日盛装站在芦笙队伍后面。

  (下图)滚你元高中毕业后从事保安工作(右二站立)。这个年轻人展现出与老一辈苗寨人完全不同的形象。傍晚,他和朋友们高兴地聚在田里喝啤酒,吃烧烤,享受着青春时光。

▲(上图)1993年,11岁的滚两格和妹妹滚内格在冬日农闲时节坐在家里火塘边学习吹芦笙。

  (下图)旅游业的发展为岜沙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这反映在每一个人的命运中。滚两格后来在县旅游局和文化局组建的岜沙民俗表演队中,担任小队长。(拍摄于2008年10月)

  ▲(上图)2007年春节假期,岜沙孩子们扛着自制小火枪跟随大人在村头参加旅游接待活动。岜沙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区,当地古老的苗族传统习俗表演成为一项带动脱贫增收的产业。

  (下图)每逢10月国庆黄金周,都会有大批游客来到岜沙。古老村寨车水马龙,迎接着一批又一批中外游客,焕发出新的活力。芦笙广场聚集大量游客观看民俗表演。2017年,岜沙苗寨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72亿元。

  ▲(上图)2007年春节后,在岜沙的寨门口妇女们目送下山到外地打工的亲人。

  (下图)2013年,旅游业的发展为岜沙年轻人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也让岜沙的女孩子留在村中,她们经常可以到其他村寨参加节日聚会活动。

  ▲(上图)1992年,岜沙人很少与外界来往,每当有陌生人出现在岜沙村口,妇女们会站在山上的茅草棚前远远观望。

  (下图)成为国家4A级景区以后,每逢芦苼节来临,岜沙各寨的男人们便会举行吹奏芦笙的比赛活动。这时女人们便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旁边的山坡上围观。这也是女孩子挑选如意郎君的好机会。

  与外界交流的增加使岜沙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们接受外来文化,向往都市快节奏时尚生活。岜沙人特有的住房、农耕、服饰、饮食、婚嫁、血缘、族规发生了巨大蜕变。苗汉文化加速融合,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山寨发生了巨变。

  ▲(上图)1992年吴杰(右一)与小伙伴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们回家还要到田间劳动,在山上放牛。

  (下图)2018年热爱音乐的吴杰(右一)投资二十万元在岜沙创办了 “岜爷”演艺酒吧,这是岜沙人开设的第一个时尚娱乐场所。

  ▲(上图)2008年上小学一年级贾往拉【左一】在放学以后会去山上牛棚玩耍。

  (下图)2019年在从江县城读高中贾往拉(右一)参加了岜沙青年人自发组织的春节联欢晚会。

  ▲(上图)在跨省交通公路枢纽321国道上往车辆稀少,宽敞的石子公路是孩子们玩耍的最佳场地。(拍摄于1994年2月)

  (下图)2018年,就读于从江县城高中的年青人在重修的公路上学习驾驶摩托车。

  ▲(上图)1994年,还未上小学5岁的吴叶格在通往岜沙小学的路口玩耍。

  (下图)2005年,吴叶格从海南打工回来,她是岜沙村第一位脱掉苗族传统服装穿上普通服装的女孩。

  ▲(上图)1992年,30岁身材高大魁梧的吴格丢,他的女儿吴叶格那时很害羞,一看见陌生人就会躲起来。

  (下图)2018年,吴叶格已经成为母亲了,她带着10岁的女儿龚奥悦回到岜沙来,看望父母。

  历史上,苗族在两千多年间不断迁徙,以高山为生息之地,形成了一个个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栖息地。今天,苗寨的封闭之境彻底打开。岜沙在社会发展变迁的强力推动下,完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跨越,“枪手部落”的形象得以重塑。

  ▲(上图)1989年吴老里赤足步行7公里山路到从江县集贸市场出售木柴。那时岜沙人主要靠上山砍柴到县城里售卖,再换回食盐、糖果、米酒等生活必需品。

  (下图)2009年,吴老里与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去湖南、江西等地的山区从事电网改造的工作。2013年他回到岜沙,重新在梯田里播种古老的糯禾。家乡的新面貌给他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岁月流逝,时光改变了一切。随着旅游业的开展,每年寨里都会有很多家庭建起新居,接待很多游客。

  历史上,岜沙人的祖先曾经过漫长的迁徙,来到这里生活。今天的岜沙人,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强力推动下,正在经历更加迅猛的精神文化迁徙。

  ▲今日岜沙

  (文中图片均由旷惠民摄影。本组作品荣获2020“第三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金收藏奖”奖;由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

 

  摄影师简介:

  旷惠民先生1989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2005年7月,荣获“中国十佳青年摄影师”称号。2006年1月,作品《矿工生活》专题被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国家级专业媒体选用;作品《金系列作品:金湘潭前世今生》《木作品系列:吉木成佛》《水系列作品:沅水河殇》《火作品系列:巨变的矿山工厂》《土系列作品:岜沙变迁》《还乡——毛泽东故乡人》《风雨龙舟》《千古糯禾》等二十余部专题在数十家专业杂志发表。

 


  监制|杨新华

  审核|顾群

  统筹|刘佳 胡俊

  作者|于游

  编辑|郑茜

  制作|寇佳羽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