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介绍,该项目包含了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个小项目。本次申报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其中还包括径山茶宴、赶茶场等相关习俗,堪称我国历次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
径山茶宴。径山寺供图
径山茶宴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万寿禅寺接待上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是独特的以茶敬客的传统茶宴礼仪习俗,是中国古代茶宴礼俗的存续。径山茶宴起源于唐朝中期,《余杭县志》中有唐朝径山寺开山祖师法钦“佛供茶”条目。径山茶宴盛行于宋元时期,后流传至日本,成为日本茶道之源,对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宋元时期的中日禅僧往来求法播道,掀起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继隋唐“遣唐使”之后的第二个高潮。在这当中,径山寺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以无准师范为代表的径山寺高僧大德,不仅在中日佛教(主要是禅宗临济宗)交流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中日文化交流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南宋和元初,随着中日两国禅僧的密切交往和弘法传道,径山茶宴与禅院清规一起被传入日本,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成为“日本茶道”。日本东福寺、大德寺、妙心寺、建仁寺等径山派临济宗寺院,迄今仍在每年举行“四头茶礼”开山祭法会,纪念祖师,弘传佛法,堪称径山茶宴的“活化石”。
径山茶宴在径山本已失传甚久。新世纪以来,径山寺和浙江茶界的有识之士一直着力恢复这一古老的饮茶礼仪。径山禅寺经过搜集及梳理资料,并走访径山法脉传承的日本寺院,观摩学习保存至今的宋代茶礼,邀请专家反复论证,逐渐确立了径山茶礼恢复的流程,培养出数位法师作为专职“茶头僧”。恢复的径山茶宴,基本流程为:张茶榜、击茶鼓、佛前上香、点茶供佛、行茶、茶话开示、敲下堂钟等,较为完整地再现了宋代清规中的茶礼形式。宾主或师徒之间用“参话头”的形式问答交谈,机锋偈语,慧光灵现。以茶参禅问道,是径山茶宴的精髓和核心。2011年,径山茶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径山当地还建立了径山茶宴体验中心。径山寺现任住持释戒兴为径山茶宴浙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径山茶宴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茶论道,禅茶一味,体现了中国禅茶文化的精神品格,丰富并提升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径山茶宴对于近代‘茶话会’的形成,对杭州地区民间饮茶礼仪习俗的存续都有重要影响,民俗学价值突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鲍志成说。
唐代,尤其是禅宗兴起之后,茶在佛教寺院中广为普及,茶事成为寺院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的寺院更是自己种植茶树。僧人认为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历代僧人饮茶、种茶并研制茗茶,为我国茶叶生产、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许多寺院仍保持着种茶、制茶的传统。
福建莆田南少林寺所在的林山村海拔500多米,雾浓露重,气候清凉,是莆田主要的产茶区之一,而南少林寺极盛时有茶园1000多亩。上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南少林寺发现“诸罗汉浴煎茶散”等北宋石槽刻字,可推断南少林寺种茶的历史最迟可追溯至北宋。经考证,“诸罗汉浴煎茶散”是用当地的茶叶和中草药煎熬而成,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锻炼筋骨,增长功力。从北宋的南少林禅茶,到贡茶“林山云雾茶”和“诸罗汉浴煎茶散”,再到现今精心制作的禅茶,从古至今,南少林的茶和禅须臾不分,茶禅一味。法师们在参禅与练拳休息时品茶,茶道中的许多仪轨和修心方法,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禅定修炼。南少林寺千年禅茶焕发勃勃生机,现有老枞梅占、黄旦、黄观音、黄玫瑰、水仙等名优茶种茶园,方丈带领僧俗二众种茶、采茶,精心制作禅茶。
茶最早基本上是贵族和上层人士饮用的,饮茶文化的发展和普及跟佛教、道教相关。文献记载,南北朝时期,道士和僧人遵循过午不食的清修方式,为了提神醒脑而喝茶。到了唐朝的时候,佛教传播很广,普通人开始喝茶,形成了大众饮茶文化,宋代则达到高峰。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可以看到很多茶馆,北宋时去茶馆喝茶已经变成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了。
作为参与本次项目申报的一员,王福州表示,选取“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作为本次申遗的项目是考虑到茶有传统技艺的成分,而且分布地域广,遗产类型丰富,且具有东西方交流的历史意义。作为能够和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等著名商道并称的茶马古道,是沟通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历史见证。茶马古道所辐射区域有汉、藏、傣、彝、纳西等20多个民族聚居区,荟萃着禅宗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南传佛教文化、东巴文化等多种形态。
作为茶树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的茶叶、茶文化随着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传遍全世界。唐朝时鉴真东渡,把茶叶带到日本,进而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茶文化在唐朝还传到朝鲜半岛、南亚、东南亚等地区,16世纪传至欧洲、美洲、中东、俄罗斯等地区。在中国茶文化的直接影响下,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摩洛哥也都形成了各自的茶文化。这其中,又以日本茶道、韩国茶道受中华茶文化的影响最大。
政和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丰曾经参与2016年G20杭州峰会国礼白牡丹的制作,他认为:本次申遗成功足以证明中国茶及制茶技艺的价值,是中华文化自信自觉的重要例证。申遗成功有利于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中国民族报》(2022年12月20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