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族自治县县城建设日新月异。韦仕宏/摄
70载栉风沐雨,70载艰苦奋斗,70载沧桑巨变。
1952年11月,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地处广西北部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成立,这是全国成立最早、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
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柳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融水苗族自治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全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融水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谱写了苗乡大地繁荣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融水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卫生县城”“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广西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享有“百节之乡”“中国芦笙斗马文化之乡”的美誉。
1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紫黑香糯喜获丰收。黄孝邦/摄
融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县境古为百越地,秦属桂林郡。
自治县成立之初,融水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百废待兴,基础差、底子薄,经济发展缓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融水各族人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按自治区和柳州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团结一致谋发展,齐心协力搞建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大苗山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21年,融水地区生产总值达142.7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2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800元。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称号。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融水典型的山区县特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16%,境内有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杉木王国”“毛竹之乡”之称。近年来,融水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建设,仅2021年面积达80.26万亩,完成产值16.13亿元,打造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示范园、示范点274个,全县共有有机农产品2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个。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近十年来,融水全力推进工业振兴,促进工业产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大力发展木材加工、清洁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574.8亿元。目前,入驻融水的木材加工企业达400多家,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40家,年产生态板材超80万立方米,产值达55亿元。香杉板材加工行业连续两年年产值超50亿元,成为融水影响其他行业最广、覆盖从业人口最多的主导产业。
为了更好地筑巢引凤,融水2021年完成了工业供地502亩,标准厂房建设面积5.8万平方米,推进融江食品螺蛳粉生产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冠宇活性炭等项目加快建设,万佳木业、红杉树木业、飞鹰硅业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九元山一期、摩天岭、梓山坪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全县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8万千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5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574.8亿元。
融水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是桂北山水生态乡村民俗旅游、柳州市乡村旅游集群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融水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业产业资源,全力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全域旅游格局凸显,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广西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新增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789.34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476.7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3.91%和40.23%。
2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城乡变化翻天覆地
高速公路通达大苗山,拥有住户20户以上村寨实现全部开通水泥硬化公路。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桂北大地,千山万壑,林峰苍莽。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地处偏僻封闭的大苗山区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曾是广西生存环境恶劣、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地区之一,一度被视为“穷乡僻壤”,是“老少边山穷”的代名词。
苦熬不如苦干,自治县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融水各族人民凭借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战天斗地,改造自然,使大苗山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融水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以融江为轴线,南伸北充,重点向东,再造一个新县城”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2012年,融水全面启动水东新区建设,实施城市向东发展,昔日荒郊野岭的“水东村”,如今一条条宽阔的城区大道交错纵横,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水东新区华丽变身成为融水的新城区。截至2021年,融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38.66%。不仅县城发展迅速,融水各乡镇也是多点“开花”,大浪、洞头、永乐也先后撤乡改镇,城镇化发展势头锐不可挡。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党的十八大以来,融水高质量推动公路建设,投入约182.84亿元,建设97.25公里的高速路、352公里二级路、77公里三级公路、1177.86公里的乡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该县公路统计里程2173公里,路网密度从“十三五”末的35.2千米/百平方千米提升至46.58千米/百平方千米。2018年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当前,融水已有三江至柳州(融水段)、融水至河池2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融从高速加速推进,龙胜至峒中高速融水段前期工作已进入设计阶段。全县20个乡镇全部通水泥路、沥青路,198个行政村水泥路硬化率达100%,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通硬化路,全县逐步形成路网布局合理、外通内联、通村达寨的公路交通格局。在融水,一条条焕发着勃勃生机的“生命线”,正贯通着大苗山区,激活着当地经济命脉,大苗山“天堑变通途”。
行走在大苗山区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上,路旁一栋栋洋楼矗立于山水之间,村民昔日“六柱三梁破茅房,几根木头搭张床,三块石头垒个灶,拉条野藤晒衣裳”“屋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窘境早已一去不复返。人畜饮水工程分布在千山万壑,一股股甘甜洁净的自来水,已流入万千百姓家,一盏盏电灯,照亮山寨群众新生活,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了起来,大苗山区从贫瘠走向了富裕,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3 改善民生增进福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四荣乡荣地村的村民搬迁进新居。龚祥友/摄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融水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近年来,融水以教育、医疗为重点的公共事业不断发展进步,教育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评估验收。积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医联体和医共体覆盖率达100%,群众看病更有保障。同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覆盖面,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全力以赴稳就业保民生,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过去十年,融水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牢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殷切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融水上下同心、尽锐出战,坚持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全面打赢“四大战役”“五场硬仗”,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2020年底,全县15.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实现清零,融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设、旅游扶贫模式、科技特派员组织管理工作荣获国家通报表彰。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融水将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续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提升乡村“形实魂”——
提升人居环境,塑造美丽乡村之“形”。统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对乡村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做实特色产业,充盈乡村产业之“实”。坚持以示范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优质稻、中药材、食用菌、螺蛳、油茶等特色农产品,打造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优势,以香杉产业为基础,延伸香杉产业链,推动生态工业提档扩面;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平台,围绕县城、元宝山、环元宝山精品旅游带“一城一山一带”,大力开发一批旅游新产品和精品路线,全面提升乡村旅游质效。
强化乡风文明,铸牢乡村振兴之“魂”。融水加强乡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培育文明乡风;持续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乡村治理模式,促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程度提升。
4 民族团结坚如磐石 汇聚团结奋斗伟力
融水各族人民喜迎70周年县庆。龙 涛/摄
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融水苗族自治县内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6.19%,其中苗族人口22.89万。自治县成立以来,融水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大苗山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坚如磐石。
在推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过程中,融水不断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加强“党建+民族团结进步”载体建设,汇聚“跟党走、促团结、助发展”的民心力量。累计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5个,杆洞乡乌英苗寨推动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树立了省际接边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典型。
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融水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重要目标,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共创共赢,累计打造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屯11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8个、自治区命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7个。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让各民族群众在致富路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并积极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苗族系列坡会”“芦笙斗马节”成为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各族人民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团结和谐、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时代的风云翻飞舒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的融水,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感恩奋进、砥砺前行,阔步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更加幸福美丽的新融水。
(编辑:马永)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