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中国传统屋顶的形与制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叶雨辰 发布日期:2022-11-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北京故宫。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小黄侗寨。 叶雨辰供图

  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物除台基、柱梁之外的第三大主要构成要素,泛指覆盖于建筑物的墙、柱等支撑体系之上的部分。中国传统屋顶因其形制丰富、种类多样、装饰精美,兼具实用和艺术价值,也被称为建筑的“第五立面”。

  屋顶的起源与早期嬗变

  在人类早期巢居、穴居的居住方式中,屋顶就已出现。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发现的木构架干栏式长屋建筑,采用榫卯技术来加工梁、枋、板、柱等构件,用以支撑屋顶。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西汉建筑明器“铜仓屋”,再现了原始干栏的屋顶形态:两坡屋顶的坡度大,出檐深;屋脊长,屋檐短,屋面上宽下窄,呈倒梯形;屋面材料为树皮、木片或茅草。时至今日,在我国西南地区,仍可见到这种古老的屋顶样式。

  据考古发掘,在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部落广泛采用一种在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又被称作“袋状竖穴”,它也是攒尖顶的前身。在西安半坡遗址,曾发现有东西长约20米、南北深达12.5米,颇有建造难度的大跨度屋顶。

  《易经·系辞》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即指人们用木头构建栋梁与屋顶的宫室结构形式。虽然此期建筑实物已湮没无存,但其形象与特征可在彼时器物铭刻的文字中管窥一二:篆书的宝盖头“宀”,即形同两面坡的人字形屋顶,如宅、宫等都是表示带有坡屋顶的建筑形象;单面坡的建筑物,屋顶则用“广”或“厂”来表示,如库、廊等。可见无论是宫室建筑还是庭院宅屋,坡屋顶始终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原始的、普遍的建筑语汇。

  坡屋顶和瓦的使用,构成我国传统建筑重要的排水系统。在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早期遗址,曾发现瓦片遗存。一系列西周时期遗址出土的瓦、瓦当、瓦钉等,表明当时屋顶的排水能力大为加强。春秋以后,诸侯宫室建于夯土高台之上,往往采用所谓“屋包山”的做法,成片的房屋覆盖山坡,从山腰到山脚下的坡屋顶层层跌落。 

  在汉代文献中,有“反宇向阳”的记载。辽宁旅顺南山里东汉墓出土的陶屋明器所反映的民居建筑形象,其屋盖被认为提供了凹曲屋面雏形的标本。凹曲屋面造型飘逸舒展,犹如大鹏展翅,有着一种灵动之美。该做法从南北朝晚期或隋代以后才开始盛行,成为后来中国古典建筑屋顶的标准式样。

  从隋朝至唐朝,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在大一统格局下的交融与整合。随着南北朝时期大木技术的成熟,凹曲屋面的样式增强了大体量木构建筑的稳定性与承载力,创造了上陡下缓、回转的反宇屋面;琉璃瓦的发明与普及,改善了屋顶的排水问题,由此,凹曲屋面历隋唐逐步完善、成熟,宋代已成规范定式,元明清时期更是炉火纯青。

  屋顶的形制与地域性特征

  我国地域广袤,各地建筑的屋顶形制特色鲜明。从地域分布特点来看,南方建筑的屋面比北方屋面的凹曲程度更明显,屋角翘起更多,这与南北方地域特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有关。尤其是古之岭南,有沿海水田渔盐之利,舟船作为沿海百越民族的生活寄托而塑于屋脊,屋面的凹曲也与船形有关,由此产生的形制夸张的凹曲屋面也成为东南沿海建筑文化的象征。

  在北方地区,故宫、颐和园等许多皇家宫殿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平顶样式都比较规矩严谨。皇家建筑、大型寺庙均使用琉璃瓦件,在阳光照射下光彩夺目。而北方民居则多为平顶建筑,朴实敦厚。

  相较之下,南方建筑屋顶形制更为丰富。苏南建筑的屋脊两端呈曲线向上扬起,尾端分叉如燕子的尾巴。苏式殿庭与厅堂正脊由滚筒、瓦条、亮花筒和字碑组成,民居厅堂正脊多透雕,玲珑剔透。苏州吴县香山古建筑工艺擅长精雕细刻,尤以砖雕泥塑驰名于世。

  岭南地区因多雨湿热,屋顶常用两层筒瓦平铺,通风防潮,可降低室内温度。明清时期的石湾琉璃瓦脊、灰塑,体现了岭南地区屋顶装饰艺术的特点。

  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多为歇山式,组合方式多样,形成层叠丰富的轮廓线,不仅檐角有很高的起翘,呈连续的曲线,连正脊也做成很大的曲线。寺庙、祠堂屋脊多塑有人物、动物、花卉等生动逼真的彩瓷图案。

  在民族地区,屋顶形制也各具特色。侗族风雨桥建有长廊式、可遮蔽风雨的桥屋。侗族鼓楼汲取了汉族建筑的精髓,又突破了塔楼的常规形制,下部呈方形,瓦檐呈多角形,飞檐重阁。各层檐角下画有龙、凤、鱼等动物图案,楼顶为八角攒尖,宝葫芦顶上雕有鸬鹚或千年鹤,祈愿寨子吉祥平安。

  傣家建筑除富于特色的干栏式民居外,佛寺佛塔颇具风韵。西双版纳佛寺屋脊上装饰动物小兽、植物卷草,中央点缀以尖刹,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正脊、垂脊和戗脊仿佛形成空中的彩带。

  总的来说,凹曲屋面是我国传统屋顶的典范样式,其形成乃是建筑发展过程中多种文化交汇融合、多种因素影响下的结果。这些具有不同风格、不同气质的建筑屋顶,虽然形制上更多来源于建筑结构与地域因素,但逐步完善的造型,再加上审美上对柔曲的认可,使得凹曲屋面最终在融合的建筑文化氛围中蔚为大观。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聚类分析与图谱建构”(项目号20VMZ008)研究成果。】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