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的史迹、形象及其演化
来源:光明日报 沈长云 发布日期:2022-05-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尊崇。司马迁作《史记》,以黄帝为我们民族的第一人,为之而作《五帝本纪》,并在篇末表示对黄帝的赞扬,说:“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人们不禁要问,黄帝到底有哪些史迹,致使他受到人们如此广泛的称颂?他的形象与其真实的历史身份又是如何?

  有关黄帝的史迹,《史记》说得最多。它从黄帝的姓氏名号说起,一直说到他的文治武功,特别是他的对内对外的征伐:他先是率领诸侯对神农氏的后裔炎帝进行征伐,在阪泉这个地方与之进行过三次战役,才终于“得其志”,取得了胜利。接着,他又对来自东方势力集团的蚩尤进行讨伐,双方在涿鹿展开大战,结果是蚩尤遭到了擒杀。由于这两次战争的胜利,“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之后,他又对北部边疆地区的荤粥(即獯鬻、猃狁)族展开挞伐,将他们逐出国境,并因此“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也就是在釜山举行诸侯对自己朝拜的大会,定都在涿鹿山下的盆地。他于是在这里设置“左右大监”,让他们去监管天下万邦,同时举荐风后、力牧这些贤才来治理人民,俨然是第一位建立起对天下统治的帝王的形象。

  不过,《史记》描述的这些黄帝的史迹,有些并不可靠。太史公应该是根据古代的一些传闻,加上自己对于古代帝王的想象,来塑造黄帝形象的。例如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所谓“公孙”,即公之孙,黄帝那时尚未有公侯伯子男的爵命制度,何来公孙这种称呼?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也是过去人们对所谓受命之君进行神化的一套惯用之辞。看来,有关黄帝的真实身份及相关史迹,还要到更早也更可信的史籍中去寻找。

  我国先秦时期不少史籍都有关于黄帝的记载。其中《逸周书》中的《尝麦解》篇及《山海经》也记载了黄帝与蚩尤的战事,但与《史记》不尽相同。而更重要的与黄帝有关的史籍,则当数《国语》与《左传》。这两本书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战国早期,稍早于《逸周书》与《山海经》,其所记黄帝故事也比前书更加丰富,且更可信,除了记载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见《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外,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黄帝的史迹。

  《国语》记载的有关黄帝的史事,其最重要者,莫过于《国语·晋语》提到的黄帝、炎帝发祥的故事。其称黄帝与炎帝都生长在陕西西部一带,是少典与有蟜氏所生的后代,而后,“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便是黄帝与炎帝姓氏的由来。徐旭生作《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曾据以考证炎帝的发祥地在今陕西境内渭水上游一带,复又结合诸书有关黄帝陵墓在今陕西子长县境的记载,判断黄帝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北部”。其次是《国语》所载黄帝之子二十五人之事,这应该是黄帝氏族与其他氏族通婚而繁衍下来的诸多姓族的记录。至于《国语·鲁语》记载展禽称颂“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之语,则从另一种角度表达了黄帝为当时社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从诸书所记黄帝的史迹中,大家应当能够总结出黄帝的形象与真实身份了。在比较早期的文献《国语》和《左传》中,黄帝的形象实只是一位氏族部落的首领。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开始是和平共处,后来不知何故,又在阪泉“用师以相挤”(《国语·晋语》),也就是起了冲突。

  到了《逸周书》与《山海经》二书,黄帝的形象显然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整个北方部落联盟的大首领,致使他能够率领各部跑到河北涿鹿去和东方的蚩尤部落打一场大战。其时黄帝已拥有相当的权威,连炎帝也有求于黄帝。《逸周书》说,这场战争就是因为炎帝先遭到蚩尤的驱逐,双方争于涿鹿之阿,炎帝“大慑,乃说于黄帝”,黄帝出手,才将蚩尤打败的。

  再到《史记》书中,黄帝更俨然成了一位武功十全的帝王。司马迁不懂得古帝与今帝的区别,故将黄帝描绘成了秦皇汉武一样的大帝形象,虽是以今度古,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沈长云,系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7日 11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