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飞天”元素
来源:光明网 黄西蒙 发布日期:2022-04-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敦煌飞天壁画的传奇魅力,从它重见天日开始,就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在敦煌莫高窟中珍藏的这些珍宝,既是丝绸之路文化的精髓,也蕴藏着古人对“飞天”状态的神往。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飞天”元素

敦煌飞天壁画

  “飞天”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文化概念,敦煌飞天的形象,其实是古代中原文化、丝路文化与印度文化特征的结合,体现出浓郁的多元文明色彩。古代道家思想中“羽化登仙”与佛教中“天人”的形象再次融合。这些“飞天”元素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都存在,而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也有差异。

  最早的北凉时期的“飞天”形象,并没有后来的轻盈感,壁画的线条看起来比较粗粝,北魏时期的“飞天”则增加了裙摆的飘逸感,已经出现了衣服的褶皱细节。隋唐时期,“飞天”艺术达到巅峰状态度,更有七身或九身的“飞天”群像,仙气飘飘、灵动美妙的形象大量出现。尤其是唐代文化雍容华贵而大气开放,“飞天”形象也色彩斑斓,极具灵韵。从五代到宋代,再到元代,“飞天”艺术风格趋于保守与内敛,这与宋人“内倾型”审美风格有关。

  有趣的是,敦煌飞天里的形象,并没有外国神话中飞行者常见的翅膀,它们能在视觉上给人以飞的感觉,在于“飞天”借助朵朵祥云、飘逸的裙装、复杂的褶皱等背景元素,这种“飞行方式”的能量,更像是来自人物本身的“气韵”,而不是借助外力:反观内在,通过提升内心的能量,来实现对外界环境的超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思维方式。

  在现实中,还真的有人尝试过“载人飞天”,这在中国古代是非常罕见的现象。有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万户飞天”的故事,但此事并无古籍记载,学术界对其历史真实性仍然存疑。当然,即便史书上不曾记录万户的故事,也不意味着它一定是后人虚构的传说,不论其真实性与否,这个故事都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民族记忆,并将激励更多后人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彩。

  目前在古籍中可以找到的关于“载人飞天”的记录,只有两次,一次发生在王莽时期,另一次是在北齐高洋时期。据《汉书》记载,王莽在征伐匈奴时,曾经招募各种奇人,一些隐藏在民间的“异能者”也纷纷浮出水面,其中就有一个号称会飞的人。史书上说:“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莽辄试之,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堕。”虽然创意很好,但即便在人身上绑上鸟的羽毛,也不可能让人真的飞起来。虽然这个人的飞行试验失败了,但他是中国的史书上记载的第一个尝试飞行的人,也算是无畏的先行者了。

  另一个“载人飞天”的事件,发生在北齐高洋时期。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齐的皇帝高洋十分残暴,曾经处死了很多人,还用酷刑折磨他们,但北魏有个叫黄元头的人,一度幸免于难。当时,高洋迫使他从高台乘风筝跳下,却不料黄元头真的做到了顺风飞行,“搭乘”风筝飞向空中,然后慢慢降落在安全的地方。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的文字:“元黄头,北魏皇族,为高洋所杀。齐显祖将如晋阳,乃尽诛诸元,或祖父为王,或身尝贵显,皆斩于东市,其婴儿投于空中,承之以。前后死者凡七百二十一人,悉弃尸漳水,剖鱼者往往得人爪甲,邺下为之久不食鱼。使元黄头与诸囚自金凤台各乘纸鸱以飞,黄头独能至紫陌乃堕,仍付御史中丞毕义云饿杀之。”

  不过,黄元头最后还是被杀掉了,但他的名字留在了史书上,并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增加了不少神秘元素。比如后世的历史演义小说《北史演义》对这段故事有了更细节的叙述:“又登金凤台,使元黄头,与诸囚各乘纸鸱以飞,能飞者免死。独黄头飞至紫陌乃坠,仍付御史狱,饿杀之。”

  在古代,“飞天”基本上只是艺术创作,在现实中,人类想飞向天空、探索宇宙,就必须借助科学的力量。但是,正是这些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才激励着一代代人去探索未知的远方,就像远古先民面对一望无际的海洋,产生远航的冲动,我们在今天对于茫茫无际的宇宙,同样拥有无畏的勇气。

(光明网)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