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援外:守护维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来源:中国民族报 曙祥 发布日期:2022-01-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新华社发

  1月8日,中国政府援助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修复项目启动仪式在蒲甘举行。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在启动仪式上说,他冰瑜佛塔是蒲甘最高的佛教建筑,也是缅甸最著名的佛塔之一。中国国家文物局与缅甸宗教和文化部经多次商谈,共同确定由中方对因地震而受损的他冰瑜佛塔进行修复,并由中国陕西省和云南省的技术团队具体承担。

  2016年8月24日,缅甸中部发生6.8级地震,造成包括他冰瑜佛塔在内的数百座佛塔、佛像受损。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缅双方签署《关于开展缅甸蒲甘古迹震后修复保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8年9月,中缅双方在蒲甘签署援助修复他冰瑜佛塔的协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系列文物保护援外工程稳步确立、开展、实施,有力保护了世界文化遗产,推动了文物合作与人文交流,展现了负责任、有担当的文化遗产大国形象,得到受援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文物保护援外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丝路精神、推进民心相通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缅甸他冰瑜佛塔修复项目与蒲甘文化遗产

  中国政府援助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修复项目,实施内容包括文物本体保护修复、壁画保护、考古、文物安全防范等工程。

  中缅山水相连,有着悠久的友好交往传统,两国古代的文化交流始于汉代。周恩来总理1961年访问缅甸时,专程到访蒲甘,并捐善款修缮凉亭供民众使用。“周恩来凉亭”成为缅中两国的友好象征。

  缅甸宗教和文化部副部长吞翁表示,缅中佛塔修复合作,使两国“胞波”友谊更加密切。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保护文化遗产至关重要,在此领域的合作必将促进两国友谊薪火相传。

  蒲甘古城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蒲甘位于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东岸缓坡平原上,地处缅甸中部,属于曼德勒省良乌县。蒲甘的佛教古建筑最新的统计数据是3122座,其中佛塔和佛窟1745座,寺院431座,戒坛和地下佛窟54座,佛教建筑残址892处。由于近年来考古工作的力度加大,新的遗址和碑铭不断被发掘出来。蒲甘古城的寺塔建筑风格各异,几乎没有样式完全相同的建筑,每座建筑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寺塔内还有许多精美的石刻、壁画及佛教造像,充分显示了缅甸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他冰瑜佛塔总高60多米,居蒲甘群塔之冠,在缅甸民众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地位。作为蒲甘最高的塔,登上他冰瑜塔顶,放眼远眺,可尽览蒲甘全貌。

  2016年8月发生的那次地震,使蒲甘地区近400座佛塔遭到不同程度损坏。整体为红砖砌筑而成的他冰瑜塔,主体结构在地震中受损严重,情况非常危急,若再受到外力作用或水流渗入,将可能导致佛塔拱券结构坍塌。

  震灾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派专家团队到蒲甘勘察评估,和缅方商定佛塔修复方案,并向缅方提供100万美元现汇援助,帮助缅方实施初步紧急维护工作。中缅双方经多次商谈,共同确定由中方对因地震受损的他冰瑜佛塔进行修复。2019年5月以来,中方派出多批次专家和技术团队携带相关专业设备赴蒲甘考察,与缅方商议他冰瑜佛塔修复方案,现已完成佛塔主体结构评估、佛塔紧急加固工程、总体修复方案深化设计等工作,赢得缅方的高度赞誉。

  中国政府援助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修复项目是近几年来中国重大的援外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据介绍,以此次修复启动为契机,中方团队将与缅方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要求,全面开展他冰瑜佛塔的整体修复工作,守护维护好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中国援外文物保护工程

  中国文物援外工作经过了一个从小到大、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吴哥古迹保护工作是其中的成功范例。吴哥古迹于199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参与了由柬埔寨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先后完成了周萨神庙和茶胶寺的保护修复工程。有了吴哥古迹保护项目的成功范例,中国陆续在世界各国展开了文物援外工作。截至2017年,文物援外项目已在周边国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项目链,历史古迹保护修复覆盖6个国家,8个项目。

柬埔寨周萨神庙北塔门修复前后。 新华社发

  从已竣工和立项的援外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内容看,保护修复对象基本分为两类:一是长期风化毁损甚至存在濒危风险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如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茶胶寺、王宫遗址及柏威夏寺,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蒙古国博格达汗宫、科伦巴尔古塔等等;二是受地震等自然灾害损毁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如缅甸蒲甘古城他冰瑜佛塔,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努瓦科特杜巴广场王宫等。这其中有不少为宗教性物质文化遗产。

  周萨神庙位于大吴哥城东胜利门外约400米处,建于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上半叶,由当时的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所建。各单体建筑的墙面和台座上均布满了雕刻,特别是圣殿主塔部分的34处“阿普萨拉”女神雕像更是栩栩如生,展现了高棉艺术的高超水平。从1998年开始,经过近10年的维修保护工作,周萨神庙的险情得以排除,塌落的构件大多都已归安复位,残损的构件作了修补加固,寺庙的环境得到了治理。修复后的周萨神庙,无论是建筑形式、结构造型,还是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基本都保持了原有建筑的特点。中国吴哥保护工作队的工作受到了柬埔寨有关部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赞扬,也得到了在吴哥地区参与保护工作的各国专家的好评。

  茶胶寺位于柬埔寨西北部暹粒市的北部,南距暹粒市约10公里,属于著名的吴哥古迹的一部分,坐落于吴哥通王城胜利门外。茶胶寺现存遗址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面积1.31万平方米,始建于阇耶跋摩五世时期,作为国寺供奉印度教的湿婆神,是吴哥庙山建筑的里程碑。中国承担的本次维修项目,由国家文物局和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负责组织实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设计和施工任务。2018年,由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7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项目验收。

  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西北与泰国接壤的边境地区,距吴哥古迹群直线距离约140公里,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相关国家努力下,2014年12月召开了柏威夏寺国际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确定中国和印度为柏威夏保护项目联合主席国。2014年开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了柏威夏寺系列前期研究工作,为后期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直接依据与技术参考。

  2020年,中国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通过内部竣工验收,标志着中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的第一个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圆满完成。花剌子模州希瓦古城是丝绸之路上通往伊朗沙漠的最后一个驿站,见证了东西方交流与融合盛景,其内城伊钦·卡拉城199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伊斯兰古城的典范。阿米尔·图拉经学院位于希瓦古城伊钦·卡拉内城北部,是17世纪至19世纪希瓦汗国时期伊斯兰宗教建筑的典范,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乌兹别克斯坦民族历史的见证。2014年4月,中乌双方共同决定在希瓦古城开展保护修复合作。项目内容包括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本体保护工程及环境整治工程,范围覆盖整个北门区域,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后,经学院与清真寺险情排除,恢复了昔日风貌;北门主干道和居民生活区域广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北门重新开通,为希瓦古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博格达汗宫博物馆是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一座重要的古建筑博物馆,始建于1893年,1924年改为博物馆,馆内珍藏着许多珍贵历史文物。博格达汗宫博物馆自建成以来,一直没有进行过大修,各单体建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残损和倾斜。中国派出技术精湛的古建筑修缮人员,对该博物馆的门前区包括大门、牌楼和照壁实施维修保护,工程期约为两年,2008年完工。

  蒙古国科伦巴尔古塔原址为10世纪至11世纪的大型佛教建筑群,考古学家在现场发现了4座寺庙遗址、10座古塔遗迹,经千余年风雨,仅存一座古塔,高度约22米。科伦巴尔古塔对研究契丹时期的历史和宗教有重要意义。科伦巴尔古塔保护工程从2014开始,工程历时两年。科伦巴尔古塔为辽代八角七层砖木结构塔,古塔维修前残损较为严重,塔体结构损坏。项目组在施工前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数据采集、局部手工测绘、古塔残损调查记录、建筑材料取样及施工条件调查等前期勘察工作。保护工程带有抢险加固性质,以排除险情为首要目的,通过加固、修补等措施解除了古塔存在的安全风险。虽然工程规模较小,但其在项目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中外合作交流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此后中蒙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继续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建筑群正在维修中。 新华社发

  九层神庙位于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包含四层方形罗汉庭院及其四角的塔楼寺庙,是寺庙佛塔建筑形式的居住宫殿,为典型的尼泊尔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九层神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9年公布的“加德满都谷地”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是加德满都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九层神庙在2015年的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局部倒塌,整体变形严重。2017年8月,中国政府援助震后九层神庙保护修复工程开工。为了保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工程团队按照最小干预的原则,以现状整修加固为主,尽最大可能保护和使用原有构件并修复其塌毁部分,最大限度保护和保存九层神庙原有的历史信息。

  援外文物保护国际合作丰富了中国与邻国关系的层次,加强了人文交流,也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作者单位: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中国民族报》(2022年1月18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