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慈善成为一种城市精神、一张世界名片——深圳弘法寺开展慈善公益事业纪实
来源:人民政协报 毛立军 李秀伟 发布日期:2021-12-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背倚深圳“绿色心肺”梧桐山,面朝涟漪万顷的仙湖,一座雄伟的寺庙吸引着虔诚的信众和远来的游客——这就是深圳市最大的佛教寺院弘法寺。

  弘法寺是伴随着深圳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寺庙。1985年7月1日,弘法寺破土动工,1990年8月31日,弘法寺对公众开放。1992年6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佛像开光暨本焕长老升座典礼。

  弘法寺现任方丈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印顺法师。印顺法师同时还担任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海南三亚南山寺方丈、尼泊尔中华寺方丈。

  多年来,印顺法师带领弘法寺以及三亚南山寺、尼泊尔中华寺,在本焕长老精神的指引下,秉承“以道风建设为中心,以慈善和文化为两翼,打造人文佛教平台”的宗旨和回馈众生的理念,积极参与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展示了佛教界不可忽视的慈善力量。

  让慈善成为城市的一种精神

  印顺法师经常说,弘法寺要把佛家积德行善的宗旨一以贯之,为社会造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社会大众的善款回归社会,使爱心不断持续和延伸下去。

  义工不应只服务寺院,还要服务社会

  弘法寺所在地是深圳市罗湖区。2012年9月16日,一股爱心的暖流在弘法寺传递。“深圳市弘法寺结对帮扶活动启动仪式”暨“深圳市罗湖区扶贫帮困弘法寺志愿者协会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印顺法师感谢罗湖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对弘法寺的支持,表示弘法寺将通过结对帮扶以及其他更多的方式感恩和回报。在此次罗湖的结对帮扶活动中,弘法寺提出结对帮扶100户困难家庭的意愿,并在短时间内确定了帮扶名单。

  启动仪式后,弘法寺300名义工分赴10个街道,对社区困难家庭以及罗湖区福利中心老人进行慰问……

  2013年10月14日,深圳市罗湖区第二届扶贫帮困慈善表彰大会在罗湖区委隆重举行。深圳弘法寺获得“结对帮扶爱心集体奖”。印顺法师获得“结对帮扶爱心个人”荣誉称号。

罗湖区慈善会成立十周年,弘法寺荣获“罗湖慈善楷模企业(团体)奖”。

  说起成立“弘法寺志愿者协会”的初衷,印顺法师说,每个寺院都有义工,有很多信众愿意到寺院做义工,从事诸如做饭、打扫卫生、引导香客等工作。2012年,弘法寺义工队伍逐渐壮大,寺院里专门设立了义工办公室,义工们还自愿成立了义工协会。但大家一致认为,义工不应单单服务寺院,还要服务社会,要融入罗湖大爱之中。于是,在弘法寺的支持下,义工们自愿发起成立了深圳市罗湖区扶贫帮困弘法寺志愿者协会,该协会在罗湖区民政局登记注册。除了推动弘法寺与100户困难家庭实现对接外,义工们通过志愿者协会这一新的平台,感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扶贫帮困行列,力求帮助更多的困难人群。

  “莲池”计划,体现城市的温度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关注困难群众的身后事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温情。在弘法寺以及弘法寺志愿者协会从事的公益慈善项目中,“莲池”计划是比较独特和备受好评的项目。

  为扩大惠民殡葬覆盖范围,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办丧问题,结合宗教团体对临终关怀的慈善意愿,2014年3月,深圳市弘法寺与市殡管所共同发起,设立“莲池”资助项目,专项用于资助办理后事有困难的群众和遗体捐献者,让逝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此次专项资助项目,也是深圳殡葬行业打开社会大门、积极引入社会正能量持久惠民生的举措。 作为深圳市弘法寺慈善功德基金会的一个资助计划,“莲池”资助项目也是全国慈善行业在人文关怀领域的一项创新。

  “莲池”是佛教用语,即莲花池,佛家以此比喻“禅心”。据弘法寺慈善功德基金会秘书长介绍,当时弘法寺了解到,有部分低收入家庭支付殡葬费用存在一定困难,比如火化的费用、入殓前的清洗化妆费用,以及寿衣、在殡仪馆存放骨灰盒等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而对于其他社会团体或者单位而言,认为这是一个死亡禁忌,大家都不愿意去触碰。而当市殡管所联系到弘法寺时,大家都表示,这是我们应当做的事。如今,“莲池”项目已运行8年之久,未来还会将项目复制到海南省,惠及更多的困难家庭。

  除了在物质上给予相关的支持外,在临终关怀方面,弘法寺的志愿者们还会为临终的病人诵经助念;应家属的请求,在寺庙为逝者祈福超度,这些都是免费的。

  “莲池”计划的实施受到深圳慈善界的尊重,也引起了其他社会团体的关注,目前已有多家社会团体参与到这个项目中。

  把“Vcare关爱空间”打造成样板

  弘法寺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另一个亮点是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印顺法师提交了将深圳建成“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提案。该提案本身虽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但在全国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并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提案建议被采纳。2021年10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儿童友好将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

深圳弘法寺携手深圳市慈善功德基金会一起前往深圳市儿童医院福顺·Vcare关爱空间开展新春慰问活动

  说起这件提案的由来,与弘法寺发起的一个慈善项目有关。2014年,弘法寺资助一名斯里兰卡患病儿童到深圳儿童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印顺法师多次去儿童医院看望患儿和医生,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提出,如果医院里能有一处给小朋友提供娱乐、让家长解压的空间就好了。因为这样的一个契机,弘法寺联合深圳其他几家基金会,共同推动并参与由深圳市儿童医院与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共同发起的“Vcare关爱空间”项目。

  该项目是指在医院每一层住院病区建立1个Vcare关爱空间,为病童、病童家庭和医护人员提供服务和陪伴,目前医院共建立了9个Vcare关爱空间,其中,福顺·Vcare空间由深圳市弘法寺慈善功德基金会支持运行。到目前,深圳市儿童医院Vcare关爱空间已安全运营7年多,为25万个家庭提供近12万场各类主题活动。

  每隔一段时间,弘法寺慈善功德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就会一起来到福顺·Vcare关爱空间看望住院的孩子们。 “今年春节前夕,我们过去陪小孩玩。有个小男孩一开始坐在我身边但不跟我说话。我们带着孩子们比赛折灯笼,看谁折得最快最好。做的过程中,小男孩问我,叔叔,你行吗?我说,肯定行,我会带你得冠军。他特别开心,他动手能力特别强,最后我们真得了冠军。后来游戏结束了,他一直拉着我的衣服,我到其他病房,他就一直跟着我,我突然觉得,我这次来得很值得,我们给小朋友树立了信任,给他们带去了快乐。”基金会秘书长说。

  也是因为这个项目,引发印顺法师对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思考并形成提案。提案经报道后,不少儿童医院、儿童福利院的负责人来到弘法寺,对弘法寺和印顺法师表示感谢。

  对此,印顺法师表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宗教界将持续发力,继续优化儿童成长空间,提高儿童之家服务效能和水平。他还建议,把Vcare空间打造成深圳样板,推广深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除了开展关爱少儿、“莲池”计划等活动外,弘法寺还积极开展防疫抗疫、抗震救灾、建桥修路、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扶持养老等活动,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广大市民及信众更加真实地了解、体验、支持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感受到关心公益慈善、参与公益慈善的生动局面。

  让慈善成为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2015年7月10日,手术成功后的斯里兰卡先天性畸形患儿Dulen归国前,一家人特地来到弘法寺,向印顺法师赠送锦旗表示感谢。在温馨的惜别会上,Dulen小朋友认真地说,他不回斯里兰卡了,他喜欢在深圳生活。真挚的童言童语成为中斯两国深厚友谊的缩影。

  3岁的Dulen患有先天性两个生殖器官、两套结肠和两个未通肛门的罕见病症。2014年9月15日印顺法师应邀访问斯里兰卡时,了解到Dulen的情况,当即表示愿意资助Dulen到深圳做手术。于是,在斯里兰卡总统府,由深圳弘法寺慈善功德基金会、斯里兰卡拉贾帕克萨夫人慈善基金会、深圳市儿童医院三方共同签订《资助先天性畸形患儿Dulan》少儿慈善项目。

Dulen一家赠送印顺法师锦旗,印顺法师慈爱地抱起Dulen,现场欢喜温暖。

  2014年11月30日,Dulen在父母的陪护下入住深圳市儿童医院。在医疗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次手术,Dulen身体结构已经与正常人无异,手术非常成功。

  这是弘法寺在海外慈善方面的一个动人故事。十余年来,弘法寺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及慈善交流,让慈善走出国门,促进了与周边国家间的合作和友谊。

  尼泊尔中华寺位于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尼泊尔蓝毗尼,是展示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知名窗口寺院,更是中尼两国友好的象征。自2011年3月印顺法师升座中华寺方丈以来,在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下,他带领中华寺僧众共同努力,致力于加强中尼两国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并通过具有自身特色的慈善活动,如抗震救灾、文物修复、慈善救助等,扩大了中国佛教、中国慈善在海外的影响力。

  近几年,尼泊尔中华寺坚持以扶贫、医疗、教育为重点举行慈善活动,包括“每月千斤中华米”活动(每月向100户贫困家庭救助10斤大米),流动牙医车(免费治疗因尼泊尔喜甜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各种牙齿问题),“爱心光明行”(免费治疗白内障患者),捐建希望小学,“百名学子助学路”(扶助100位贫困学生上学)等,有效推动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在海外的交流和发展,让我国周边国家和人民更多地感受到中国大爱。

  2014年3月,是印顺法师升座尼泊尔中华寺方丈三周年。由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深圳弘法寺、尼泊尔中华寺、深圳潮青会与尼泊尔阿尼哥协会联合举行“爱心光明行”慈善活动,为尼泊尔边陲小镇巴拉比斯地区的数百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此后,在尼泊尔的光明行活动一直持续进行。2014年9月,印顺法师应邀率团访问斯里兰卡。在科伦坡兰卡医院,中方为900例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随后印顺法师提出再追加1000个免费名额。

“感谢中国恩人帮我找回光明”——印顺法师赴柬埔寨看望手术后的白内障患者,助力“爱心光明行”。

  “爱心光明行”慈善活动启动以来,已帮助尼泊尔、斯里兰卡、柬埔寨等周边国家数千例患者重获光明,并被列入年度常态慈善项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在中国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候,尼泊尔全国上下均给予中方宝贵支持和祝福祈愿,这份情谊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而当疫情向尼方蔓延时,中方也尽最大努力提供帮助。

  2020年5月3日,深圳弘法寺筹集的第一批抗疫物资——25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1万只N95口罩,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统筹协调下,在西藏外办的帮助下,克服尼泊尔所有航班和港口停运等种种困难,从西藏樟木口岸通过陆路运到首都加德满都。这批物资中2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和1万只N95口罩捐赠给尼泊尔政府统一调配,5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在大使馆的帮助下送到尼泊尔中华寺。在卫塞节前夕,受印顺法师委托,中华寺监院中勇法师迅速组织寺院常住法师将口罩送至蓝毗尼园区的20多家寺院。

  与此同时,当地一家医院希望中华寺能够给予一定数量的口罩支援,以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需要。中华寺遂将预留给寺院使用的1000只口罩捐给医院。

  2021年,尼泊尔面临着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挑战,境内呼吸机、氧气,以及口罩等医疗耗材紧缺。为帮助尼泊尔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发扬佛教慈悲济世、救苦救难的优良传统,深圳弘法寺、三亚南山寺、尼泊尔中华寺一起践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行愿精神,向尼泊尔捐赠制氧机、口罩、防护服等当地急需的防疫物资,合计价值人民币300万元。

  在从事对外慈善事业的同时,弘法寺还在东南亚地区开展消费扶贫。2020年2月26日,正是初春好时光,以“送大米,扶贫济困”为主题的爱心大米捐赠接力活动在深圳弘法寺经堂举行。此次活动由深圳市佛教协会、深圳弘法寺、深圳市智慧东方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旨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号召,计划采购柬埔寨国家品牌茉莉花香米3万吨用于捐赠中国贫困山区。

  “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印顺法师说,我们举办的爱心大米捐赠活动,就是将柬埔寨的优质大米运到中国来,帮助有需要的同胞,奉献一份爱心,一起助力扶贫。

  深圳弘法寺将公益事业与社会、国际相接轨,在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和国际交流方面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树立了深圳弘法寺志愿者的公益形象,传播了中国佛教公益慈善文化的正能量。正如印顺法师所言,“慈善不光是我们给别人的一点财和物,我们的慈善更要成为这个社会的一种文化,成为生命的一种习惯,成为城市的一种精神,成为民族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人民政协报》(2021年11月30日   第12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