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岩寺塔群位于山西省永济市韩阳镇下寺村东南中条山上。据清乾隆年间(1736-1795)《蒲州府志》载,寺初名灵居,创建于北周建德年间(572-577),当朝皇帝崇尚佛教,心系名寺,送佛舍利子给30州,诏令当年10月15日同时起塔,该寺的舍利塔即为其中之一,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隋仁寿元年(601)改名栖岩寺,隋唐时在河东诸寺中最负盛名,于山巅、山腰、山麓分别修建了规模浩大、气势宏伟、分布面积达110余万平方米的上、中、下三寺,僧众最多达到1000余人。
隋文帝曾以外国所赠玛瑙盏施寺为供,唐高宗(628-683)、唐玄宗(685-762)也曾避暑于寺中。栖岩寺一时名噪天下,成为盛极一时的佛教圣地,吸引众多名流前来游历,留下大量珍贵历史遗迹。唐代名士多有题咏,大历十才子的卢纶和李益都曾题诗栖岩寺。清代著名诗人吴雯(1644-1704),原籍奉天辽阳,后占籍山西蒲州(今永济)曾隐居于此,每天除参禅进香外则吟诗著文,安度晚年。据67岁的原永济市物价局局长、祖籍下寺村的常征讲,晚清军机大臣阎敬铭(1817-1892),原籍陕西大荔,晚年曾在此兴办私塾,讲授国学。
史料记载,原栖岩寺上、中、下三寺中,上寺为主寺,建有大雄宝殿、昆庐殿、禅房、道场、望川亭、昙延洞、舍利砖塔等建筑,可惜皆毁。现仅存石门洞、栈道、望川亭、佛殿等遗址。
栖岩寺塔群现存唐代大禅师塔1座,五代后唐石塔1座,宋代舍利塔1座,元代六角二层砖塔2座及明、清禅师塔与塔基。栖岩寺作为佛教史上的一处佛家圣地,现有佛塔26座、31座塔基,各塔均为砖制形制墓塔,全部采用干摆砌筑法,即俗称的磨砖对缝工艺,长身平砌,层层错缝,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是建筑科学、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建筑史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有着极高的科学文化价值。它对研究隋唐至明清1400多年来佛教文化在古河东乃至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传播和佛塔形制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具体、翔实、可信的实物资料,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建筑风格、科技水平和人文历史。
栖岩寺塔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涉佛文体,雏形于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因有众多文人参与渐成规模,具有极高的思想性、文学性和欣赏价值。栖岩寺塔群保存隋唐时期至明清时期的碑刻较多,主要有《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大唐栖岩寺故大禅师塔铭》《元圣旨碑》等20余通。
《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碑体与碑首相连,通高3.34米,宽0.99米-1.15米,厚0.35米-0.39米。碑额螭首篆书《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16个大字,碑文35行,满行70字,楷书。现存于永济博物馆,为馆藏国家一级文物,197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
《大唐栖岩寺故大禅师塔铭》亦名《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高70厘米,宽89厘米,厚11厘米-14厘米,青石质,塔铭行书,约600字,全文主要分上下两部分,刊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铭文由“龙兴寺主沙门复珪撰”,纪念来自原虞乡县七级镇的智通禅师。塔铭文笔工整,对仗严谨,引用了醍醐灌顶、行有余力、绠汲群蒙、衣珠密系等大量众所周知、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文采斐然、意蕴深刻,一经面世便引人瞩目。
唐朝碑刻文体大多法度严谨、结构紧密,而《大唐栖岩寺故大禅师塔铭》却盎然有姿、苍劲虬髯,拙媚相生、秀壮并存。仿若于近乎原始的金钩银划中囊括蕴涵了天地乾坤的灵气,显示出雍容和雅、圆劲流丽、简淡秀润、灵动潇洒的盛唐气度。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珍藏各种古拓,唯独对《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发自内心的喜爱,他在塔铭拓本跋评中写道:“天真烂漫,寓古淡于遒媚,足以上逼山阴、下启米老。结体妙有三分不妥处,而疏隽之趣,正在其中,方之他刻,惟有温泉铭合与同参耳。”文中“山阴”指曾居会稽山阴的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米老”指北宋大书法家、画家米芾,启功对塔铭书法评价很高,塔铭也因启功而名播四方。
2019年10月,栖岩寺塔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