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寿宝塔。蓝瑜萍摄
在福建福州长乐南山顶端,圣寿宝塔屹立千年。当年,浩浩荡荡的郑和船队以此塔为航标,通行太平港。驻泊期间,郑和多次登塔,极目远眺。
上世纪30年代,距圣寿宝塔不远处,一块石碑的出土,轰动海内外。这块由郑和刊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记录下空前绝后的航海壮举,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遗物。
昔看郑和下西洋,今见海丝现辉煌。600多年前,郑和船队在长乐太平港伺风开洋、扬帆远航,如今在对历史的回望中,海上丝绸之路再续华丽篇章。
宝塔与石碑:
见证郑和下西洋盛况
沿陡峭石阶而上,抵达南山山顶,只见一座雄浑高华的石塔建在近一丈高的平台上,塔身八角七层,为仿楼阁式建筑,内设石梯,各层塔壁刻有工艺精湛的飞天、伎乐和佛教故事等浮雕。
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圣寿宝塔,又名三峰寺塔。从宋代至明代,宝塔不断得到僧人募缘、乡人舍财、官府捐资重修。郑和下西洋时,见其颓圮,也多次进行了修葺。
圣寿宝塔原本并非孤零零的一处,在南山之上,曾有一片恢弘的建筑群。明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均以长乐太平港作为出国前最后一个驻泊港,等待季风来临。郑和船队累驻长乐,短则两个月,长则十个月。在漫长的等待中,船队没有闲着,而是招募水手、修造船舶、祭祀海神,伺风开洋。
在第七次下西洋离国前,郑和组织整修三峰寺塔、天妃宫,并在天妃宫左侧修建一座三清宝殿。南山上,塔、寺、宫、殿俱全,依照郑和的话来说,便是“画栋连云,如翚如翼”。郑和修建的这组南山建筑,在历史更迭中,仅留下一座三峰寺塔。
1985年,在原郑和奏建的天妃宫遗址之上,建成了郑和史迹陈列馆。馆内,郑和塑像神态威严,凝视前方。追随这样的目光,似乎能望见当年太平港上舳舻千里的盛景。
在馆藏中,最具价值的要数位于中央的《天妃灵应之记》碑。石碑不仅详细记载了郑和奉命率领船队不畏艰险的远航历程,包括七下西洋的时间、地点、经过等,还褒扬了天妃(妈祖)的神力。
“这块碑,我们俗称‘郑和碑’,是郑和最后一次奉命出使西洋时亲自撰文的。”郑和史迹陈列馆馆长陈迟介绍,碑文共有1177个字,至今基本完整可读。“这是目前国内仅存的详细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石碑,不但是先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还可以修补文献记载的失误和不足。”
1961年,圣寿宝塔及《天妃灵应之记》碑被列入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圣寿宝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福州遗址地。
保护与修复:
更好地触摸海丝文化脉搏
“我们的校园像一艘航船,像一艘航船,塔坪山下是停泊的港湾……”一首童声唱响的校歌《扬帆起航》在吴航中心小学回荡。吴航中心小学依南山(即塔坪山)而建,位于当年郑和下西洋指挥点腹地。
“学校所在地,到处都有当年郑和船队留下的足迹,这是厚实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不断探索‘郑和学校文化’的构建途径,希望激活历史中的文化记忆,为孩子们带来宝贵的精神财富。”吴航中心小学校长林雪霖介绍,学校通过师生共学、开展郑和文化课堂、培养郑和文化小小讲解员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弘扬“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精益求精、敬业献身”的郑和精神。
埋下一粒文化种子,筑起一座圣寿宝塔。从长乐起航,郑和向海洋进发,开展海外贸易,促进文化交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长乐人。
郑和路、郑和碑、郑和桥、郑和广场……在长乐,“郑和”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和保护海丝文化遗存中的名片。
圣寿宝塔是长乐的千年地标。1981年,国家拨款修缮圣寿宝塔,在各层走廊底部用钢筋混凝土圈固,开裂处用水泥灌浆,修补缺损构件,复原各层围栏,重新安装避雷针、电灯,仿宋代风格砌筑塔坪,1984年竣工。
近年来,长乐区不断加强对圣寿宝塔的巡查工作,筑牢安全防线。2017年,长乐区委托福建博物院文保中心针对圣寿宝塔制作了全面的文保规划,目前规划基本完成,已提交国家文物局审批。待审批通过后,将根据规划进行修复提升。
圣寿宝塔所在地,现已辟为长乐郑和公园。公园占地105亩,树木苍翠、草木葱茏,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散步、锻炼健身的绝佳场所。
“福州海丝文化遗址,散落在长乐的并不少。下一步,我们要深入发掘海丝文化内涵,将海丝文化与长乐历史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起来,不断提升海丝文化的附加值,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长乐区有关负责人说。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