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600年的明代佛经 遗珍完整七卷本首次展出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21-06-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明代佛学瑰宝明洪武福建光孝禅寺磁青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于6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荣宝斋预展,6月19日北京荣宝2021年春拍上拍。日前,围绕该经卷,国内宗教研究、明史研究、古籍文献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京举办同题学术研讨会。

  明代早期用磁青泥金写经,相较于传统黑墨,用泥金书写更加费时费力,且过程繁琐,但可历时百年千年不褪色。该佛经写本为明朝洪武年间,“福建佛教发源祖地”“三省戒坛”建瓯光孝禅寺组织寺僧以金泥于磁青纸上写就,共7卷,每卷长达10米。该经书为经折装,一版5折,一折6行,一行19字。前有描金彩绘释迦牟尼说法图,后绘韦陀护法图,数段历史题记可与现存碑刻相互印证。

  据介绍,因社会动荡与统治者政策变化,该部经书历经多次补写、重修。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部经书的发愿题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补充研究明代社会思想史、经济生活史及地方史等具有很高的文献研究价值。

  建瓯光孝禅寺是福建最古老的寺庙,始建于六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其所在地建瓯是福建历代政府驻地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佛学研究》编辑部主任能仁法师指出,从命名上即可看出,建瓯光孝禅寺是在历史上特别重要的寺院。现存的著名光孝禅寺还有两座:广州光孝禅寺、杭州净慈报恩光孝禅寺。而根据经卷题记可知,这七卷佛经对于建瓯光孝禅寺来说可谓镇寺之宝。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翁连溪表示,这七卷《妙法莲华经》的经衣织锦为“如意云纹织锦”,为明代早中期常用;经书所用的磁青纸张材料、染色程度、泥金的色彩,以及题识与寺庙现存碑文、《建瓯县志·卷七》《建宁府志》等地方志所记吻合,都能够判断这部经书确为洪武年间写经。现存明代所写《妙法莲华经》多有残缺遗失,基本以单册或残本存世。本部经书有洪武、宣德、嘉靖、万历共四朝发愿题记,详细记述了经书与寺庙的变迁沿革,历经明代13位皇帝(明代共16帝)。“民间写经如此全面完整,实为第一次见。”翁连溪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毛佩琦表示,这部《妙法莲华经》从卷一到卷七都有宋代佛教的偈语,以及“徽宗御读”“仁宗御读”的赞记,可能是对宋代《妙法莲华经》写本或刻本的传承,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崇宋”思想的承袭。明代佛教思想趋向与思想史紧密相关,这部经书也是明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原副所长张新鹰认为,此部《妙法莲华经》,书法古妙,图像精美,题识完整,沿革清晰,洵属难得之瑰宝。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原主任王志远认为,该部经书的书法价值可待发掘。“我国古代禅宗大师的写经书法作品多于日本保留,国内鲜有保存。这部经书具有很高的书法水平,比如万历年题记部分。能够征集到这套完整的泥金写经实为难得与珍贵,可以作为研究书法史的重要范本。”

  黄金贵重,泥金写经亦称“金书”,多为宫廷及富贵人家所用,借以表达对信仰的虔诚与恭敬。泥金写经大都是用磁青纸,其色如明代青花瓷故名。磁青纸是最为昂贵的写经纸之一,用于写经既工整又不易虫蛀。据悉,现存于韩国、日本的同种形式的泥金银写经均被定为国宝,中国《佛教古籍定级标准》也给予其特别关注。

  (本报综合)

《中国民族报》(2021年6月22日 0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