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
说到石窟,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但鲜为人知的天梯山石窟,却被冠以石窟鼻祖的美誉,这究竟为何?我们决定前去一探缘由。
出发之前,查阅了天梯山石窟简介。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别名凉州大佛窟,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的凉州区中路乡灯山村,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的历史。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驱车从武威市区出发,沿城南方向行约50公里,即到达灯山村黄羊河水库。
这里是一片开阔的盆地,四周峰峦层层叠聚,源自祁连雪山的黄羊河,自南而北贯穿整个盆地。
水库的北岸,土褐色的山峦高低起伏,如云梯般层层伸展至天际。据说,这也是天梯山得名的缘由。
山崖上开凿着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石窟,便是天梯山石窟。
进入景区,首先经过的是天梯山石窟陈列馆,里面陈列了石窟各种文物壁画临摹品若干。据介绍,天梯山石窟除大佛外,其他遗物都被收藏在敦煌博物馆。
一边走,一边看。当地朋友介绍,在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凉州渐渐成为佛教的中心地带,东来西往的高僧多驻锡于此。
当时的北凉王笃信佛教,他广征能工巧匠,开凿了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而凉州石窟的开凿,使西域的高僧接踵而来。其中有个高僧叫昙无谶曾在这里译经说法,使凉州一时佛名远扬,成为当时的主要佛教中心。
北魏建立后,昙无谶的徒弟凉州高僧昙曜随着凉州的宗族吏民迁到大同后,直接主持开凿了云冈石窟,使凉州的佛教石窟艺术对我国的石窟开凿开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以后洛阳的龙门石窟。此外,天梯山石窟北凉壁画浓厚的印度佛教艺术风格,说明这里的石刻、壁画属于印度僧人的原创而非由西域传入,因而可以称这里的石窟艺术是周边及更远地方的石窟艺术的鼻祖。
天梯山石窟自北凉后,北魏、隋、唐、西夏均开凿过,据说明清时规模颇为壮观宏大。但由于该地属于红砂岩质结构,质地脆弱,上千年来,风剥雨蚀,洞窟多有损坏,现存石窟仅18窟,保持各种佛像40多尊,壁画近百平方米。
从景区陈列馆出来,我们沿黄羊河水库边前行,来到一个被铁门锁住的山洞前。走进山洞,山洞不长,是后来开挖的,通道两边石龛里摆放的是十八罗汉。走出十八罗汉通道,拐过一个山脚,一条弧形的长长水坝出现在我们面前,水坝一边是清澈的库水,一边就是天梯山最大石窟大佛窟。此时,我站在天梯山栈道,面对茫茫库水和远处雪山,不禁想起一句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石窟佛像
游人可顺着台阶下到大佛脚下。大佛窟高30米,窟里供奉的释迦牟尼坐像。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佛像面部丰满圆润,眉若新月,嘴角微翘,含笑不露,眼睑下垂,微微凝视着前方,双耳长且略向下垂,神情安详、亲切,庄重、温雅、睿智,令人敬而不惧。
佛像依山而坐,面水而立,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
佛像左右两侧立有罗汉、菩萨像6尊,石胎泥塑。由于年代已久,又曾被水淹过,佛像和佛龛上原有的色彩基本已经剥落褪色,只有膝盖以上部分还有少量颜色和壁画留存。
站在大佛脚下,仰望大佛,心内不禁感叹古人的精湛技艺。心灵在一种强烈的震撼中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了千年前那些佛教徒们用虔诚的心,用巧夺天工的手,还有必不可少的一把锤子、一根錾子,成年累月地在裸露的岩石上,将心目中佛的形象一刀一刀雕刻在石崖上。
如此说,从对我国石窟流派影响上看,天梯山石窟被尊为石窟鼻祖,也的确是实至名归。
天梯山石窟陈列馆(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踯躅于天梯山石窟山水间的小道,放眼眺望辽阔的黄羊河水库,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黄色的高山虽然没有草木,但更加衬托出水面的平静。远看群山倒映在湖中,群山叠叠而上、高高的玛雅雪山耸立在白云之间,也许这就是取名天梯山的奥秘所在吧。
暮色降临,依依不舍地走出天梯山石窟,不禁回头再望一眼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观和鬼斧神工的人文雕刻。满山的岩石都有着灵气,有着生机,它们在夕阳的红晕中更显得相映生辉,绚丽旖旎。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