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功能区在哪里, 司法服务和保障就在哪里
来源:新华网 于瑞荣 钟雅琼 发布日期:2021-01-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环境日普法宣传活动现场。省高级法院供图

  隆冬时节,玉树草原已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迎着凛冽的寒风,三江源生态法庭庭长扎西带领干警,又一次来到牧民群众的家里,宣讲起今年元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

  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南部,地处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天然草场和林地面积超过总面积80%;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素有“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之称,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为了满足玉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需求,2017年,玉树市人民法院成立了三江源生态法庭。成立至今,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案释法,扩大环资审判影响力

  “被告人两那扎西才丁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元……”

  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三江源生态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涉环境资源类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玉树市法院副院长、该案审判长宋春花当庭宣布判决结果。

  2019年4月初,玉树州囊谦县牧民两那扎西才丁潜入当地某冬季牧场附近的浪加山,扣动小口径步枪扳机,1头马麝、2只雪鸡随即命丧黄泉。

  几天后,囊谦县森林公安在两那扎西才丁家中搜出小口径步枪、子弹、麝香等赃物。4月29日,两那扎西才丁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同年6月17日被逮捕。

  “这是一起典型的涉环境资源类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属于三江源生态法庭的收案范畴。”三江源生态法庭庭长、该案审判员扎西告诉记者。

  “生态法庭的工作有其特殊性,根据最高院要求,环境资源类案件要实现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这要求环资法官具备更全面的知识储备,”省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祁得春说,“除了对法官素质要求更高,环资案件司法鉴定的难度也更大”。

  根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方法》相关规定,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按照所列野生动物基准价值的十倍核算;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按照所列野生动物基准价值的五倍核算。

  该案中,经鉴定马麝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雪鸡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此,玉树市检察院向法院提出要求被告人两那扎西才丁赔偿人民币40000元的诉讼请求。

  “环资案件的赔偿金额由涉案物品的基础价值和受损环境价值共同构成。三江源生态法庭所受理案件,涉案赃物以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为主,不属于市场流通商品,无法按市场零售价评估其价值,这也是鉴定的难点所在。”宋春花说,目前,青海省内尚无具有相关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三江源生态法庭挂牌至今,所有鉴定均委托宁夏一家司法鉴定中心进行。据了解,下一步,省高院计划与省内相关单位加强合作,早日解决司法鉴定难题,如果能在省内完成司法鉴定环节,既可以降低诉讼成本,也可以缩短诉讼时间。

  三江源生态法庭挂牌至今,所受理案件以野生动物保护为主。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治多管理处三级调研员赵明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科院科考队进入可可西里,发现其中有大量野生动物。此后,大量科研团队进入可可西里,不幸的是,非法盗猎者的枪口也瞄准了可可西里。

  “当时一张藏羚羊皮仅售几十元,三张藏羚羊皮制成一条可穿过戒指的沙图什围巾,其市场售价三万至三十万美金不等。高额利润带来了不法分子对藏羚羊的肆意虐杀。”赵明说,“但最近十年,猎枪声几乎在可可西里消失了。这说明生态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法院的司法审判功不可没。”赵明说。

  “三江源生态法庭成立,加大了野生动物保护的力度,对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李洪福说。

  牌子挂上去了,责任也挂上去了

  2017年2月28日,青海省首家专业法庭——三江源生态法庭在玉树市人民法院挂牌成立,受理玉树州域内涉及环境资源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在当年人代会报告中专门提到“青海玉树法院设立三江源法庭,运用司法手段保护中华水塔”。

  扎西回忆挂牌时的场景,至今难掩激动之情:“挂牌那天特别激动、特别自豪,但牌子挂上去,意味着责任也挂上去了,兴奋与压力并存”。

  对于三江源生态法庭成立之初的日子,扎西记忆深刻。

  “领导找我谈话,让我当庭长,起初我很没有自信,三审合一对法官的要求太高了,当时整个人被本领恐慌包围着。”扎西坦言。

  三江源生态法庭筹备阶段,扎西是玉树市法院行政庭的庭长。五年的行政庭历练,使他成为了行政审判行家里手。此前,他在玉树市法院立案庭和派出法庭工作过十几年,接触过大量民事案件。

  “民事案件审判和行政案件审判我都有经验,刑事案件审判是我的短板,但偏偏法庭成立以来,90%的案子都是刑事案件。”说话间扎西笑了。

  扎西感激院里委派他去福建、湖北、云南等环境资源审判经验丰富的省份学习,帮助他拓展审判思路,开拓眼界。

  宋春花分管玉树市法院的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她告诉记者,法庭成立之初,院里人员紧张,只配了庭长和一名书记员,“扎西学习能力很强,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很强,很快补齐了刑事审判的短板,适应了新岗位。”宋春花说。

  如今,三江源生态法庭拥有3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和2名书记员,玉树市法院院长和民事、刑事审判庭庭长组成了专门的审判团队,业务能力日益精进。

  普法下帐,探索生态修复新模式

  “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离不开牧民群众的行动,在提升牧民环保意识方面,三江源生态法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采访中,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杨波这样对记者说。

  扎西庭长作为玉树本地藏族人,对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深有感触:“草地和湿地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他们的环保意识一直很强,但是三江源生态法庭成立之后,我们依然坚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帮助牧民了解更多司法保护生态环境的案例和知识”。

  扎西说,由于当地牧民文化水平和法律知识欠缺,在不知道自己违法的情况下,贩卖野生动物制品的案件有先例。

  “牧民去山上放牧,看到死掉的棕熊,就把熊掌割下来卖了。有的牧民为了给家人治病,买麝香当药材。以前他们认为上述行为都合法,我们通过以案释法,让牧民知晓这些做法都是违法的。”扎西告诉记者。

  宋春花说,坚守在海拔四千多米的世界屋脊,三江源生态法庭的法官们充分发扬了“马背法庭”精神,多次开展巡回审判和普法宣传,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绿水青山之间。

  除了下帐篷普法,三江源生态法庭在探索生态修复方式、普及生态修复理念方面也下了大力气。

  扎西介绍,以往案件审判方式,以刑事处罚和经济赔偿为主,但由于涉案当事人普遍经济条件差,经济赔偿决定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为了减轻案件执行压力,减少执行不能案件,三江源生态法庭加强与玉树市检察院等有关单位沟通,积极探索多元生态修复之路,推行补种复绿、劳务代偿、替代性修复等方式和做法,弥补对环境的损害。

  “今年初我跟市检察院有关部门沟通,想尝试用当护林员、巡管员的方式,取代经济赔偿,被告人根据量刑轻重,被要求在隆宝自然保护区和东仲林场当管护员,涉案标的额越大,当巡管员的时间越长。检察院也很认可这种思路,法检两家顺利达成了一致意见。下一步,我们要把这种做法贯穿到审判和执行环节,实现谁破坏谁修复。”扎西说。

  三江源生态法庭自成立以来,先后在隆宝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东仲林场设立“环境资源保护服务站”,接受环境资源案件线索举报、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为多元生态修复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江源保护要求高、任务重,司法部门要与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形成综合治理合力。三江源生态法庭实现了这一目标。”祁得春说。

  三江源生态法庭成立至今,充分利用“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实践基地”优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生态优势,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实现了其初衷,为生态环境保护、“中华水塔”保护,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