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模范风采录互嵌共融,南疆绽放团结花
来源:中国民族报 冯仁方 陆斯超 吴智萍 发布日期:2025-04-2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驻村工作队助力提升村民幸福指数,王三街见证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发展;创业者捐资助学、普通居民爱心接力,将温暖传到千家万户;浙阿同行、兵地共建,齐心协力深化互嵌共融……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新疆阿克苏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和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共有7个集体、3名个人荣获表彰。在南疆大地,团结之花处处绽放,书写了各民族心手相连、团结奋进的动人画卷。

  党建引领、共同参与,搭起“连心桥”

  “我们村发生很大变化,垃圾不见了,道路变宽了……”在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乌尊镇博斯坦村,村民依米提·克比尔对村容村貌的变化赞不绝口。

  变化中凝结着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驻博斯坦村工作队的心血。驻村8年来,工作队与博斯坦村“两委”齐心协力,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着力解决村民就业难题,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针对村民以经营林果业为主、收入结构单一的情况,工作队依托后盾单位大力支持和周边用工企业多的优势,鼓励村民外出务工,通过技能培训、送岗入户等,实现500余名村民稳岗就业。

  在工作队帮助下,村民阿扎旦木·克比尔和丈夫都进入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就业,两人每月工资合计1万多元。“在村里,像我这样从家庭主妇变为上班族的人不少,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阿扎旦木·克比尔说。

  “我们通过‘四议两公开’,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建议,把群众需求融入村级阵地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将部分闲置区域整合成集综合办公、议事、服务、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室,建成乡村大舞台;把爱国守法、乡风文明等纳入积分制管理,开展星级文明户等评选,鼓励村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乌什县依麻木镇玉斯屯克和田村,党建强基、文化润心、服务暖心,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

  “我家缺少劳力,每到农忙时节,村里就组织党员干部帮我干活,让我感觉暖心。”村民麦尔耶姆·艾则孜说。

  为更好服务村民,玉斯屯克和田村设立“人民调解室”,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让空巢老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建设石榴籽服务站,为村民提供培训就业等服务。村治科学有序,村民团结奋进,腰包更鼓、日子更甜。

  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在阿克苏历久弥新。位于阿克苏市中心区域的王三街,是一条百年商业老街,也是阿克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张“金名片”,见证了无数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

  2018年7月,王三街上85家商户自发成立了阿克苏王三街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成为全疆首家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此后,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如星星之火,迅速在阿克苏地区“开枝散叶”。如今,全地区相继成立各级民族团结促进会及联络站120个,吸纳会员7万余人。

  “王三街见证了我们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历史。”阿克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长文军说,阿克苏地区民促会成立4年多来,组建了186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700余场,捐款捐物900余万元。

  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商户、群众主动加入维护民族团结的队伍,会员、商户之间结对1.83万对,覆盖3.48万户,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合力。

  一个工作队,一个村委会,一个促进会,“小力量”凝聚起“大团结”。2024年9月,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驻博斯坦村工作队、玉斯屯克和田村村民委员会、阿克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都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爱心传递、温暖接力,画出“同心圆”

  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萨依餐饮店店主萨拉木·买买提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2024年12月31日晚,“杭阿同心奏新曲 盛世欢腾谱新篇”阿克苏·杭州迎新年文艺晚会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精彩上演,彰显浙疆深情。陆斯超摄

  萨拉木·买买提来自阿克苏地区,原是乌什县亚曼苏乡博孜村村民。离乡万里,他深知在大城市生活的不易,虽从事小本买卖,却慷慨捐赠,为远离家乡求学的大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支持。

  通过亚曼苏乡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萨拉木·买买提已资助学生卡地热亚·木萨、阿曼妮萨·阿不力米提共计12500元。去年10月,萨拉木又决定帮助2名家庭困难的家乡大学生完成学业。

  “我深知这份资助来之不易,会倍加珍惜。我也要延续您的路,资助需要帮助的人。”“您给我的是物质帮助,更是精神鼓励。”……受助学生纷纷给他寄去了感谢信。

  萨拉木·买买提还定期向家乡边防战士、民警、医护人员、生活困难的家庭和老人们定期捐赠;他分享自己在城市创业、生活的故事,鼓励家乡的年轻人赴上海工作、创业。为帮助老乡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萨拉木·买买提为他们提供住所和岗位,还带领大家学习文化知识。目前,萨拉木·买买提的店铺已吸纳了20余名老乡就业。

  “逐梦上海多年,我遇到了很多热心人,也得到了很多帮助。初到上海时我曾遇到租房难题,多亏身边朋友相助。我的父亲罹患脑瘤,上海专家赴疆诊治……回报社会是我的责任。”萨拉木·买买提说。生活稳定后,他发动店员、周边居民、志愿者等20余名群众,组建益“嘉”亲志愿者团队,参与文明城区创建等,并积极向江桥镇医疗机构、封浜敬老院等机构捐赠物资。

  平凡坚守、无悔奉献之风,吹遍阿克苏地区的大街小巷。

  “您到哪?我免费送您。”像往常一样,阿克苏市红桥街道居民牙生江·艾力克把“私家车”当“公交车”,免费接送出行群众。

  10多年来,牙生江·艾力克行驶85万余公里,遍布全国239个城市,免费搭载各族群众20万余人次。得知乌什县的阿米娜要到阿克苏市看病,他来回行驶200多公里免费接送;拜城县的田桂英要带80多岁母亲办户口手续,他免费接送和照顾老人……不管认不认识、距离远近,谁有困难,他都热心帮忙。

  “您的事迹让我很感动。”“希望您能一直坚持做好事。”……他车上的签名簿里,记满了乘客们的感谢和祝福。

  一辆车载出万里团结路。“我还要把民族团结‘爱心车’开到全国各地,把民族团结故事讲下去。”牙生江·艾力克说。2024年9月,他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厚植情怀、共筑共建,连好“同心路”

  从一棵树到4万棵树,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自2020年起,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和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交通之声联合推出“我有一棵树 长在阿克苏”大型援疆行动,先后吸引浙江30万人参与,认种苹果树超4万棵,帮助销售阿克苏苹果超3000吨,成为浙江参与人数最多、效果最明显的援疆品牌活动之一。

  浙江省援疆医疗团队开展义诊活动。王拓摄

  “‘我有一棵树 长在阿克苏’让对口支援、东西协作更具象。浙江人民种下爱的小苗,长成民族团结之树、情感交融之树。” 浙江广电集团广播交通之声总监林非说。

  小小苹果树,让万里的距离变成了比邻般的亲近。

  继“我有一棵树 长在阿克苏”品牌活动后,“点亮万个微心愿”“冰糖心之约”等援疆品牌活动也相继推出,其中,2020年启动的“点亮万个微心愿”浙江援疆爱心行动已累计募集爱心资金1228.9万余元,圆了阿克苏小朋友5.3万余个“微心愿”。

  跨越山海,浙商力量也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赋能。2011年,浙江优秀企业洁丽雅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受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协调引进,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投建生产基地,成为南疆首个涵盖纺纱、织造、印染、缝制、包装到成品的现代化家纺企业,总投资超27亿元,并连续多年成为当地工业企业第一纳税大户。

  洁丽雅还与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阿克苏地区技工学校、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设“洁丽雅少数民族纺织班”和“少数民族骨干员工双语技能培训班”。出资设立“洁丽雅少数民族青年就业促进基金”,奖励优秀学生,资助困难学员。开展各民族员工结对活动,在工作生活上提供帮扶,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生产经营等全过程。

  2024年9月,浙江广电集团广播交通之声、洁丽雅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为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阿克苏地区与兵团第一师联合举办宣讲报告会,大力营造崇尚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精神,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应更好引导学生,共同自觉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传承者和践行者。”阿克苏市第十二中学教师严红亮说。

  2024年以来,阿克苏地区、兵团第一师和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合力推进“我爱浙疆”十大行动计划,有力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截至目前,累计打造空间互嵌示范点1658个,推动城乡、兵地、浙阿等地40万余名学生结对和16万余名学生开展“书信手拉手”活动,推出民族团结进步精品旅游线路12条,有效促进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