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学院:浇灌“团结花” 共绘“同心圆”
来源:中国民族报 周卫 记者 罗一萌 发布日期:2025-05-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当时我吓坏了,瘫坐在车流中,是这两名学生帮我处理伤口、安慰我,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3月28日,湖北孝感市民张女士将两面锦旗送至湖北工程学院学生刘芳雨和方治军手中。

  几天前,张女士骑车不慎摔倒在地,电动车横亘路中。刘芳雨和方治军恰好路过,他们迅速上前扶起电动车,及时报警,并在现场一直陪伴和安慰张女士,直到交警和家属赶到。

  两名学生的善行,不仅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见义勇为精神,也是湖北工程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孝德教育、红色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抓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的育人成果的体现。

  孝德教育凝心,红色文化引路

  湖北工程学院坐落于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学校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优势,成立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将孝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合,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湖北工程学院学生在社区给孩子讲授民族团结进步课。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校把孝文化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定期举办孝文化大讲堂、孝文化研讨会、“孝行月”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各族学生到董永公园、孟宗孝文化博物馆、黄香文化园等,开展孝文化实践教学;编创大型音乐剧《孝·感天地》,于歌声绕梁中弘“孝”道,于舞姿翩翩中扬“孝”德,于光影变化中将“孝心”“孝行”娓娓道来,把孝文化深深植根于各族学生心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3月27日,湖北工程学院30余名在校退役大学生士兵携手孝南区文昌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共赴孝感市烈士陵园,开展“新老对话传薪火”特别行动。在退伍军人张意运带领下,青年学子重温入党誓词、追忆先烈事迹、共话精神传承,开启“老班长”与“新战友”跨越时空的信仰对话。

  墓碑擦拭、园区清理、碑文描红……4月3日,湖北工程学院组织各族学生代表来到孝感市烈士陵园纪念碑前,大家手捧白花敬献英烈。“孝爱中国·2025·网上祭英烈”活动同步启动,2000余名学子通过云端献花、留言追思。

  这是清明节前,湖北工程学院组织开展的“孝爱中国育新人 英烈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将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各族青年精神血脉,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孝德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合育人新范式的一次生动实践。

  学校坚持用红色文化凝心铸魂,每年组织学生到湖北省红安县、大悟县等地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教育引导各族学生树立“小孝敬亲、中孝敬业、大孝报国”情怀;举办“歌声中的新中国史”“红色音符 筑梦前行”音乐党课,引领各民族学生在深度体验和切身感知红色文化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政教育培根,民族团结铸魂

  “头顶南疆一片天,心念春晖半轮月。感谢母校一直惦念着守望在祖国边疆的校友……”远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工作的校友杜明林,在收到母校湖北工程学院80周年校庆慰问信和纪念品后,动情地写下了这样的留言。

  与此同时,西藏山南市曲松县中学副校长柯文平,代表在新疆、西藏工作的80余名湖北工程学院校友,感念母校的教育栽培和关心关怀,汇报他们在边疆取得的工作成绩,祝贺母校生日快乐,桃李芬芳。

  校友的留言和回信在湖北工程学院引起了强烈反响。全体在校学生深受感动,倍受鼓舞,立志紧跟校友步伐,到边疆地区挥洒青春。今年毕业季,又有24名毕业生踏上西进的列车,到边疆贡献才智。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湖北工程学院共有200多名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从事乡村教育、基层治理、青年服务、乡村振兴、卫国戍边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近年来,湖北工程学院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其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各方面。

  课内,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332个班级的万余名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同上“石榴籽一家亲 民族团结心连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政课,并召开主题班会。

  课下,各族大学生志愿者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走进孝感市中小学,举办“大手牵小手 共绘同心圆”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携手开展“民族一家亲 共植同心林”植树活动,将生态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引领各族青少年共同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

  湖北工程学院的“两个课堂”多维发力,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交往交流交融,共处共学共进

  湖北工程学院学生伊力哈木·艾散来自新疆喀什。刚入学时,由于普通话不流利,他很少主动与同学交流。寝室长发现后,主动邀请他一起上课、一起去图书馆、参加宿舍聚餐等集体活动,渐渐地,他变得开朗、健谈。

  湖北工程学院师生在孝感市胡邱社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澴川盛开团结花”民俗活动。

  伊力哈木·艾散酷爱足球,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室友也走上操场,一起踢球。经过刻苦训练,有3名室友进入学院足球队,伊力哈木·艾散也经过层层选拔进入校队。他还以球为媒,带动许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他表示,毕业后将回到家乡从事体育教育,让更多孩子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

  积极搭建学习互助、科研创新、文化交流、体育竞技等各类平台,让各族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学共进,在湖北工程学院这个温馨的大家庭,各族学生相亲相爱的故事还有很多——

  旦增朗嘎来自西藏那曲,是一名英语专业学生。刚入校时,他几乎听不懂全英文授课,一学年下来,多门课程不及格,内心十分焦虑。同班同学蒋明灿见状,主动为他提供帮助,根据他的情况,找来适合他的英语教材,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经过3年的努力,原本英语基础十分薄弱的藏族小伙,现在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们的故事成为学校各族学子共学共进共成长的一段佳话。

  各族学生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催生了7个由多民族学生联合创立的创业团队。湖北白犀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公司由美术学院玩具设计专业4名学生联合创立,由汉、土家、苗等多个民族学生组成。他们在学校创业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创办了一家专门从事3D打印业务的科技公司。目前,公司在武汉、深圳建有厂房,已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高校”、湖北省“铸牢”研究基地、湖北省“铸牢”宣传教育精品案例、教育部“2025年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一项项荣誉镌刻着湖北工程学院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奋进足迹,书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篇章。

  (本文图片均由湖北工程学院提供)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