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的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来源:中国民族报 都本玲  张晓雪 发布日期:2020-10-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反向雕版。 袁瑾摄

金陵刻经处经版楼外景。 都本玲摄

经版楼内保存的经版。 都本玲摄

  木版雕刻、水墨印刷汉文佛教经典的唯一机构

  金陵刻经处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由清末佛教复兴的奠基人、安徽石埭杨文会(字仁山,1837年—1911年)居士等创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150余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金陵刻经处坐落于南京白下区淮海路,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有房屋95间,收藏佛经版125318块、佛像版18块。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同年8月在大门内立青石标志碑一座。

  金陵刻经处的发起人有杨仁山、妙空法师、赵烈文、刘翰清等16人,以杨仁山居士为首。金陵刻经处成立后,妙空法师又先后于如皋、杭州、常熟和扬州等地相继成立了刻经处,分别名如皋刻经处、杭州刻经处、常熟刻经处和扬州江北刻经处。这四处刻经处与金陵刻经处约定,共同以刊刻完成大藏经为目标。所雕佛经版的版式与金陵刻经处完全相同,但雕版的内容不与金陵刻经处的重复。

  1911年杨仁山居士去世后,他的弟子徐蔚如、庄蕴宽等人先后于民国二年(1913年)和民国十年(1921年)分别在北京、天津成立了北京刻经处和天津刻经处,与金陵刻经处约定以共同完成杨仁山居士晚年编定的《大藏辑要》(共收三藏要典及各家著述460种、3300余卷)为目标。它们所刊佛经的版式与金陵刻经处的相同,内容不相重复。在全国所有的刻经场所中,此6处刻经处与金陵刻经处的关系最为密切。至上世纪40年代末,此6处刻经处与全国其他刻经处相继消亡。

  1949年后,在以赵朴初居士为首的金陵刻经处护持委员会的呵护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金陵刻经处恢复成为全国仅存的唯一一家刻经处。

  金陵刻经处有自刻经版4.7万余块。因屡经战乱,佛教经版遭受严重破坏,散置各地,亟须抢救整理。金陵刻经处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陆续接收了全国各地其他刻经场所的经版。这样,金陵刻经处现在共计收藏经版12.5万余块,包括经籍1500余种,13000余卷,其中有北京、天津、扬州、长沙等地的经版。金陵刻经处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收藏汉文木刻经像版的宝库,又是蜚声海内外的木版雕刻、水墨印刷汉文佛教经典的唯一机构。

  金陵刻经处常务副主任肖永明表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的整个工艺基本被保护下来,现在刻经还是尽量按照过去的工艺流程来运作。整个工艺主要分为3个流程:雕版、印刷和装订。金陵刻经处的手工雕版印刷成本很高,并且很难降低。“但我们仍然坚持在用手工雕版,而且也一直在用手工印刷。因为我们想保持雕版印刷的原汁原味,把它传承下来。”金陵刻经处如果要保持其刻经印刷技艺的原汁原味,需要有更多经费的支持,否则从成本上很难承受。比如雕版之前先需要写样,写样时字是反方向的,这是一道很难的工序,对于雕版人的绘画技术、审美要求都很高,现在要找这样技艺全面的人很难。

  实际上,在雕版印刷工艺中,写样与雕版一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这个环节最体现整个工艺的水平,是一个很关键的工序。有漂亮的写样做底子,加上雕版师傅的高超刻版工艺,才能完成一块高质量的底版。有了高质量的底版,才有可能印刷出漂亮的文字。金陵刻经处历史上的刻本很精美,内容和质量上乘,特别是早期的刻本非常漂亮,与当时优秀的写样技艺是分不开的。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陵刻经技艺,毫无疑问应该完整地包含全部传统雕版印刷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种传统技艺。然而,优秀的写样传承人培养非常难,既需要个人努力,也需要天赋,更需要时间,需要花很多年来培养。写样师必须要有书法和绘画的双重功底做基础,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学习。所以新的传承人很难找,培养的代价也很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考虑到成本等问题,高质量写样师的培养曾一度被搁置。金陵刻经处的负责人反复表示,他们明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写样技艺是应该被保护起来的。如果经费充足,他们也很愿意花高成本培养高质量的写样师,这很有必要。

  师徒三代四个人的传承

  从1980年10月开始,金陵刻经处的恢复工作全面展开。1984年,原储藏经版的十间平房被改建为二层楼房;定制了统一规格的经版架,经版按部类、经名全部上架;经版既保持干燥通风,又便于检索;每年在经版房内喷洒杀虫药水,然后封闭门窗数日,多年来已基本杜绝蠹虫对经版的危害。经版楼是一座二层的楼房,里面储存着金陵刻经处珍贵的佛经版和儒学版。“经版一室”的门上方镜框里标示:“经版一室,华严部84,方等部201,净土部109,法相部113,般若部397”。哪个屋子里有哪几种经版,每种经版各有多少块,一目了然。进入室内,里面排放着两列分层的木制经版架,木架上按部分类整齐排放着黑色的经版。一块约16开纸大的经版正反两面能刻800个字,一名刻工用拳刀在木板上刻完一块经版,通常要花半个月时间。如果有错别字,要挖掉重新补版。这里一共收藏12万块经版,其中很多都是珍贵的文物。

  马萌青和邓青之是目前整个金陵刻经处仅剩的两位能够高质量雕版刻经的师傅。马萌青,2012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为金陵刻经处高级刻工。马萌青1981年进入金陵刻经处工作。刚开始,马萌青从事的工作并不是雕版,而是手工印刷工作。1982年,马萌青师从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五代传人周保伦和王金碌学习雕刻新版和补旧版技艺。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与钻研,学习期满,正式出师,而老师傅也在此时离开金陵刻经处。当时和马萌青一起跟老师傅学习的共有6人,但由于雕刻经版的工作十分辛苦又很枯燥,中途有4个人没满3年就离开了。只剩下马萌青和大他4岁的孙巨扣留下来。1991年,孙巨扣不幸去世,第六代传人就只剩下马萌青一人。有一次补版时他左手不慎碰到刀刃,无名指当下被切掉一截,这也成为他雕版生涯的抹不去的烙印。

  1992年,18岁的邓青之来到金陵刻经处实习。邓青之跟随马萌青学习雕刻经版的技艺,也成为了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唯一的第七代传人。但目前掌握补版修复技巧,能让百余年的残缺经版重焕新生的仍然只有马萌青一人。

  2012年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多了两位新的学习传承者。90后的王康和刘鼎一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古籍修复专业,他们的到来为金陵刻经处增添了新的希望。

  2006年,金陵刻经处的雕版印刷技艺作为我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9月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南京金陵刻经处、四川德格印经院代表中国申报的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金陵刻经处和马萌青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然而传承人的问题仍然难以有效解决。雕版工作一低头就是一天,比较沉闷枯燥,而且收入也不高,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

  从1866年杨文会居士创办金陵刻经处,150多年来,金陵刻经处历经风雨坎坷。金陵刻经处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繁盛的时代,经由金陵刻经处印刷并流通到全国乃至世界华人界的佛经和儒学经典也不计其数。

  2016年12月,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金陵刻经处传习所在金陵刻经处揭牌。肖永明表示,今后将创造条件,传承好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现代音乐学院)

《中国民族报》(2020年10月13日 0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