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来源:新华社 吴植、李伟、田中全 发布日期:2020-09-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战疫,举国同心、舍生忘死;疫后,遭遇大汛,再经大考。战疫、战汛、战贫,三战并举,湖北书写了一份不平凡的决胜全面小康答卷。

  克服疫情、汛情影响,湖北实现了现行标准下湖北农村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581万人减少到5.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4.4%下降到0.14%;全省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省37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记者深入荆楚大地采访发现,回望这段“太难了”的时光,湖北人民以不胜不休的决心、“滚石上山”的干劲、闯关夺隘的气魄,努力做到疫情防控不放松、脱贫攻坚不耽搁、小康道路上“决不拖后腿”。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3)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香菇产业基地,易地扶贫搬迁户在大棚中忙碌(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战疫、战汛、战贫,三战并举

  秋高气爽,正是一年农忙时。“现在到了新一季香菇点菌、养菌的时候,我计划种植3.6万棒香菇。”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香菇产业基地,易地扶贫搬迁户朱有福正忙着整理大棚,为即将上架的香菇做准备。

  朱有福去年秋季种植了三个大棚的香菇,截至今年夏初采摘结束,共收入约10万元。虽然疫情导致价格下滑,朱有福却心中有谱:种香菇,亏不了。他提前两个月就缴纳了秋季菌棒款和三个大棚的租金。

  然而,朱有福年初时的心情,跟现在迥然不同,“疫情发生后,我们担心坏了,会不会砸手里,卖不掉。”他为香菇销售干着急,出不了门,吃不好、睡不着。

  受疫情影响,湖北农副产品遭受省内流通停滞和省外订单削减“双重挤压”,一度积压滞销。据有关部门统计,第一季度全省认定的498个扶贫产品滞销达6.6亿元。

  “鄂货”难卖,怎么办?为打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湖北各地探索“云带货”电商扶贫新模式。在朱有福所在的郧阳,当地借力互联网营销渠道,直接带动香菇等农产品线上销售3.5万余单,间接带动销售3400余万元。朱有福最初的担心终被打消。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4)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这是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香菇产业基地拍摄的食用菌(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疫情未了汛情又到,梅雨季节,湖北迎来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降雨量。

  7月8日,一场大雨之后,阳新县三溪镇田西安置点72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家中进水,228个屋门被浸泡变形,配套的蔬菜种植等脱贫产业遭灾。三溪镇负责扶贫工作的干部袁训行说,口罩、草帽、雨靴、雨伞,成为干部群众的标配,大家忙了一周,抽水排渍、消杀自救。

  据有关部门统计,汛情造成湖北2236万亩农作物受灾,灾情波及37个贫困县和2616个贫困村、83.7万贫困人口。

  战疫、战汛,是躲不开、输不起的对决。战贫,更是郑重的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脱贫攻坚收官大考之时,疫情、汛情带来“加试题”。

  疫情期间,家中的羊生病后因无法及时救治损失几只,孝昌县邹岗镇校堂村大学生“羊倌”唐根根还是主动捐款1500元。后来,汛情又造成他家的花生减产一半。“疫情汛情叠加起来,家里损失有1万元左右。面对疫情,我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他说。

  唐根根先天残疾,28岁的他身高不到1.5米。在面对困难“不信命”的精神支撑下,他自学养殖知识,还在当地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成立合作社,成功带动了周围贫困户通过肉羊养殖脱贫致富。

  脱贫致富,产业是关键。记者从湖北省扶贫办了解到,全省317家扶贫龙头企业、1315家扶贫车间已于7月全部复工达产,持续带动贫困劳动力发展产业和就业。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6)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湖北省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文体广场(8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克服影响、不降标准、一鼓作气

  “村庄建设一天一个样,现在全村房屋已完成外观改造,民宿年底就能正式运营。”武当山龙王沟村村民林涛言语之间,难掩兴奋。记者看到,村里正在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

  龙王沟村建设提速,得益于政府部门对项目开工复工的“点对点”跟踪服务,让各类要素加快流动。今年截至目前,全省共安排扶贫项目38438个,已开工36198个,开工率94.17%。

  面对疫情汛情影响,湖北提出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走进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村民张继涛的家,宽敞整洁的房屋内,一箱箱火红的线椒格外醒目。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今年4月张继涛主动调减玉米面积,增补25亩红线椒特色经济农作物。“如今线椒卖到了上海,一减一加,收入增加了近5万元。”张继涛笑着说。

  喜悦背后,写满来之不易,更离不开全国上下的支持。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7)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在湖北省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村民展示即将出售的线椒(8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湖北最艰难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国家部委、兄弟省市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拉一把”:湖北37个贫困县全部被纳入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销售扶贫产品3.66亿元;东部7省市与湖北开展劳务协作,为湖北贫困劳动力预留、定向投放岗位,今年截至8月,全省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达203.2万人,达到去年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总数的107%。

  外有“搭把手”帮忙,内有托底加保障。湖北今年累计开发设置扶贫岗位31.29万个,安置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业。

  郧西县香口乡下香口村吨袋车间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合云正在缝纫机前忙碌,她丈夫和儿子也在车间进料和打包。“一家三口都在车间上班,每人每月能挣3000元左右。”她说。

  去年,她在吨袋车间上班,丈夫和儿子在外地务工,一家人顺利脱贫。疫情发生后,丈夫和儿子无法外出,待在家中“啃老本”,王合云焦急万分。当地政府为了解决“出不去”劳动力就业问题,帮扶吨袋车间增加了一个车间,王合云一家如愿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面对疫情汛情影响,湖北提出坚决做到标准不降,聚焦全省未脱贫的5.8万贫困人口、监测边缘脱贫人口,强化支持帮扶,力争将影响降到最低,一鼓作气打赢硬仗。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9)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村民在湖北省蕲春县赤东镇蕲艾种植基地除草(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小康路上,坚决不拖全国后腿

  9月22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在宜都国家柑橘农业公园举行。现场21家柑橘生产企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超企业、电商平台等签订购销协议,签约数量30万吨,销售金额15亿元。

  艾草随风摇曳,艾香四处弥漫。在蕲春县赤东镇蕲艾种植基地,十几名村民保持着间距除草。61岁的宋菊花远远跟记者打招呼,“这味道,既驱蚊又杀菌,闻了还想闻。”

  “化危为机,也能逆风向上。”蕲春县中医药发展中心主任高志清说,抗疫过程中,中草药的作用彰显,蕲春迎来发展机遇期,今年元月至7月,蕲春全县新登记涉艾企业218家。

  面对疫情汛情的叠加冲击,尽管“太难了”,但是生活总要继续。如今的荆楚大地上,湖北人民已适应“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的生产生活状态。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10)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村民在湖北省蕲春县一家公司整理艾叶(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抗疫期间,全省17658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就地转为防疫工作队,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迅速实现角色转换,战“疫”战“汛”又战“贫”。

  “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女书记,太不容易了,多亏了她的帮助。”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檀山村贫困户王天林说,疫情期间,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王慧帮村民“跑腿”送生活用品,疫后又在忙碌着督促发展产业。

  荆山腹地,群山奔涌。作为深度贫困县,七成以上地区属喀斯特地貌的保康县上半年脱贫“摘帽”。该县马良镇赵家山村老支书王述顺经历过山村从没水吃,到吃远水、脏水、雨雪水,再到自来水入户,他对奔小康信心满满。“我们能破解喀斯特地貌吃水难的世界难题,啃下‘硬骨头’,小康路上,我们也坚决不拖后腿。”王述顺说。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1)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湖北省蕲春县赤东镇(无人机照片,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2)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香菇产业基地(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5)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湖北省孝昌县邹岗镇校堂村大学生“羊倌”唐根根抱起一只小羊(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图文互动)(8)特殊之年,荆楚大地书写不平凡的答卷

  在湖北省保康县马良镇赵家山村,村民在家中用自来水洗菜(8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