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专注的唐卡学徒。
黑陶制作车间,工人检查产品质量。
美丽的班玛草原风景。记者 刘 伟 摄
白云游走,群山环抱,伴随着车轮疾驰,一片被绿树掩映的壮美景观在人们的视野中由远及近,定格成画,这里便是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的玛可河原始森林。
玛可河林区是青海省面积最大的林场,也是我国高寒林区重要的生物种群库。其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多样,被誉为果洛“小江南”。红军长征时期曾途经此地,凡到班玛的人,都要来此感受宛如诗画般的原生态自然风光。
红军沟、温泉景区、神山奇石、草原美景……正值暑期,一处处旅游景点吸引了周边游客纷至沓来,也为这个高原深处的小县城增添不少人气。而对于谢格太来说,每年旅游旺季,也是公司订单最多、最为忙碌的时候。
谢格太在班玛县经营着一家黑陶旅游产品公司,作为当地第四代黑陶技艺传承人,多年来,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黑陶制作经验,在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
8月22日,我们来到位于班玛县金色文化产业园内的一处黑陶制作车间,艺人们正在桌前打磨、捏制黑陶,工作气氛轻松愉悦。谢格太走到学徒卡昂的桌前,拿起一件半成品,开始手把手地教徒弟一些打磨技巧。“慢工出细活,不要着急。”卡昂似乎听出了师傅的话外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卡昂是江日堂乡多日麻村的贫困户,因为丈夫不小心受伤落下了残疾,前些年,她四处打零工挣钱,家里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后来通过熟人介绍,卡昂成了这里的一名学徒工,原本贫困的家庭因此多了每年近2万多元的收入。“要不是跟着师傅学黑陶手艺,我可能还在四处打工维持生活。”卡昂话语中充满了感激。
谢格太说,在三到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学员要学会和泥、打磨、捏制、发酵、火烧、熏黑、抛光等十几道程序才能出师,每个月学员都有200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对于贫困户家庭来说,不仅学到了手艺,还能挣钱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从2014年成立公司到现在,有1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员在这里学习,其中大部分学员已成为公司的技术能手。”
走进一栋精巧别致的藏式小楼,是谢格太经营多年的“黑陶博物馆”,一件件色泽深厚,造型圆润的黑陶工艺品被整齐地摆放在透明的玻璃窗里,有些风格古朴的黑陶器皿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黑陶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制陶技艺,其制作过程复杂,整个制作过程采用原始手工技艺制作,而且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谢格太说,在班玛县,黑陶制作手艺流传了600多年之久,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黑陶在形状和颜色、制造方法以及工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被广泛运用于餐具、炊具、茶具、酒具以及酥油灯、香炉……
漫步于芳草茵茵的园区小道,记者看到,通过政府“搭台”,老百姓“唱戏”,文化产业园区让越来越多的草原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他们用灵巧的双手记录着悠久的文化符号,也描绘着未来美好生活。
据介绍,为了改善手工艺制作条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2013年,班玛县紧紧抓住上海对口帮扶的有利条件,争取援建资金600万元,建成“金色文化产业园”。园区建成以来,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得到发展壮大,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与谢格太只有几步之隔的,是当地知名唐卡绘画大师土登伟色开办的“唐卡手工艺制作销售厂”,一间不大的画室里,七八名学员正神情专注地临摹、涂色。
32岁佳瓦龙尖是这里的教师,从14岁开始就跟随土登伟色学习唐卡手艺,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他的作品已经开始陆续参加省内外各种展销会,逐渐被业界认可。
佳瓦龙尖向我们展示了这几年土登伟色以及学生们的一些作品。在灯光的映衬下,一幅幅唐卡显得色彩鲜亮,其中有一些立体感很强的作品,正是代表着班玛县地域特色的“马尾钉线刺绣唐卡”。
“这种唐卡集刺绣、堆绣及绘画等多种手工艺相结合,不易褪色、更有收藏价值。”
佳瓦龙尖说,2018年,土登伟色的作品《格萨尔王》经中国美术馆收藏评鉴委员会评议通过并进行收藏,极大地鼓舞了学徒们的绘画热情,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学习唐卡绘画。“你看,这是中国美术馆颁发的收藏证书。”佳瓦龙尖一脸的自豪。
记者了解到,通过政府每年组织的推介会,这家唐卡手工艺制作销售厂年产量达到100多件,仅去年一年就实现销售收入35万元。随着唐卡艺术品的不断走俏,如今,这些唐卡产品已经远销全国各地。
……
班玛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全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思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班玛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当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依托绿色生态环境、红色革命圣地以及金色民俗文化等自然资源禀赋,着力打造“三色班玛”品牌。此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发展、提升和创新上下功夫,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在班玛,幸福是有颜色的,我相信随着‘三色班玛’这张名片越叫越响,班玛人的幸福生活会更加绚烂多彩!”王全说。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