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宗寺始建于元末,至今有近700年的历史。
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的夏宗寺,有一位土族老僧人朱成礼,他秉承十世班禅和喜饶嘉措大师爱国爱教的精神,一生执着于两件事: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修好身、利众生、惠百姓。今年3月,这位92岁的老僧人圆寂了。
夏宗寺始建于元末,至今有近700年的历史,是安多地区藏传佛教僧人静修的著名场所。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在夏宗寺受戒,这个寺庙也成为藏传佛教界的圣地名刹。夏宗寺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的智嗄尔贝宗、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的阿琼南宗、海东市乐都区的普兰杨宗并称为“安多四宗”。
由于历史原因,夏宗寺多次遭到毁坏。1990年,62岁的朱成礼背着一袋酥油炒面,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甘沟寺一路辗转来到夏宗寺。看到心中的圣地满是荒草、残垣断壁,他心中悲痛不已,决心留下来守护这片废墟。
朱成礼漫长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特殊的历史时期,感受了新旧社会的变迁,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生活的沧桑巨变。从小到老,十世班禅大师和喜饶嘉措大师爱党、爱国、爱教的事迹时时激励着他,他立志继承两位大师的精神,作一名爱党、爱国、爱教的好僧人。来到夏宗寺时,他的满腔家国情怀忽然找到了释放的出口。虽然已年过六旬,但他精彩传奇的一生才刚刚开始。
■ 一世满怀家国情
1990年,夏宗寺附近的庄廓村、瓦窑台村的村民总会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僧人在寺里拔草、背水、背沙子,日复一日。大斜坡、羊肠小道上,他背着砖、水泥、沙子,走一段停一段。饿了,就到附近村子念经化缘;渴了,就从一公里外的河里挑水喝。他一点点把殿堂破损的屋顶补上,把几近倒塌的房屋修缮好,爬到悬崖峭壁上修栈道,拂净佛堂里的尘土,让古寺恢复了生机。渐渐地,村民们都叫他“老阿卡”(安多藏语中对藏传佛教僧人的一种称呼)“老爷儿”。
夏宗寺周边聚集着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群众,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民族团结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稍有空闲,朱成礼就给信众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讲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政策这么好,日子就像酥油花。佛家弟子更要帮助国家维护好这金子般的日子。”他对信教群众这样说。他还要求徒弟们在生活和言行方面遵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佛教教义和道德规范,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稳定的事,绝不做违法乱纪、背离群众的事。“宗教要适应社会发展,不要搞歪门邪道。自己有知识了,就能不信谣、不传谣,就不会做破坏团结的人。”“老阿卡”的这些话,徒弟旦增铭记在心。
作为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老阿卡”在维护民族团结、反对非法宗教活动等问题上,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朱成礼总是毫不犹豫地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
有一年,几名别有用心的游僧到夏宗寺,向信徒和群众传播歪理邪说,企图挑起民族和宗教矛盾。“老阿卡”知道后当即变了脸,当天就把这些人赶出了寺院。
徒弟眼里的师父,是个与时俱进的“老阿卡”。朱成礼当选县政协委员后,每次去开会,总会把最新的变化和更广阔的世界讲给徒弟们听。为了当好这个委员,80多岁的“老阿卡”经常走村入户、联系群众、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在宣传教育各族群众的同时,他把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反馈到各级党委政府,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他很关心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对成绩亮点,他热情赞扬;对有待改进的地方,他直言不讳。他认为应该贯彻群众路线,发扬民主作风,让人民信任党、拥护党,并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如果党是灯捻子,群众就是酥油。只有酥油紧紧围拢在一起,灯捻子才会更亮。”他用自己的理解比喻党群关系。
这些年,“老阿卡”守着这方土地,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与百姓福祉相统一。这些年,夏宗寺周边各民族、各宗教亲密团结、友好相处,几十年间,从未发生过民族宗教矛盾冲突。
村民们感念道,这是“老阿卡”的辛劳——他用自己一生的坚守,守护了文物古迹、青山绿水,也守护了一方和谐安宁。
■ 持戒修身凝民心
旦增是2000年来到夏宗寺的,那时,“老阿卡”已经72岁。
“老阿卡”是个严厉的师父。刚到寺里,“老阿卡”就告诫他,想要修行,就必须认认真真学经、踏踏实实礼佛、堂堂正正做人、遵纪守法传教。“老阿卡”每日要念5个小时的经,念经之余,就是修缮寺院。在师父的耳提面命下,旦增不敢偷懒。他和师兄弟们每天早上5点起床,点灯、供香、礼佛,吃过早饭后打扫卫生,9点开始跟着师父学经,11点背水做饭,下午3点继续学经。这样的日子,一晃就20年了。
“老阿卡”的生活很朴素,常常是一碗清茶就酥油炒面。这几年,徒弟们没有见他买过一件新衬衣。三合镇原驻寺干部俞天鸿清楚地记得,他看过“老阿卡”的小账本。账本上记录着近30年来寺院的每笔收支情况,所有筹集来的资金和寺院的门票收入,一分一厘都用在修缮寺院和贫困信众身上了。
去年,“老阿卡”腿摔伤后,在省医院住院,刚过两天就执意要回去,说太浪费钱了。“我去医院看望他时,‘老阿卡’让我给他泡一碗方便面。对他来说,吃个方便面,是住院才能享受的奢侈待遇。”俞天鸿说,生病后,“老阿卡”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寺院。“他总说,我一个‘阿卡’要那么多钱财干什么。省下一点钱,把夏宗寺这个文物古迹保护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为“安多四宗”之一,每年从西藏、四川、甘肃等地来夏宗寺的朝拜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一些别有用心者。
有一年,一个从外地来的僧人找到“老阿卡”,希望对夏宗寺进行市场化运作,在寺院附近建宾馆,发展“寺院产业”,这样,每年可以给夏宗寺带来不菲的收入。可“老阿卡”坚决不同意,他认为寺院就是寺院,绝对不能为了钱丢弃传统。在他看来,寺院就是静修的地方,是信教群众的精神寄托、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任何商业开发都是对它的挑战和冒犯。他总是叮嘱徒弟们,他走后要好好守护寺院,谁都不能把寺院当作出家人自己的资源来牟利。
在俞天鸿的记忆中,90岁高龄的“老阿卡”善于学习,他坚守佛教教义却不狭隘,常能把国家政策和佛教教义联系起来,用简单朴素的话语表达深刻的哲理,用团结进步、和平宽容等观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
“老阿卡”喜欢和俞天鸿聊天,前者给后者讲佛法,后者给前者讲新政策,常常能聊个通宵。“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真是赶上好时代了!作为佛教徒,就是要多做聚拢人心的事,让大家在这个好时代有更好的生活。”“老阿卡”说。
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纪念日,“老阿卡”总会带领徒弟们做一些法事活动,祈求国泰民安。今年疫情期间,他还想每天为国为民祈福,但此时的他,已捧不起几页薄薄的经卷,只能让徒弟们代劳。
“佛教是爱国的宗教,是爱好和平的宗教。”这是“老阿卡”一直以来给徒弟们传授的信条。旦增和他的师兄弟们也一直遵循着“老阿卡”的教诲。夏宗寺是海东市第一个“国旗进寺院”的地方,这些年多次获得省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2013年,夏宗寺被确定为海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菩提之心利众生
舍不得花钱找小工,70多岁时,“老阿卡”还亲自从山脚往山上抬木头。但对寺院附近的群众,他却很大方。
当年,村民魏浩业娶媳妇拿不出彩礼钱,在寺院帮忙时,无意间向“老阿卡”透露了心事。没想到,“老阿卡”给他把钱凑齐了。“10块的、5块的、1毛的,都是皱皱巴巴的零钱,一张一张怕是攒了许久。”对于这笔钱,魏浩业记忆犹新。他娶了媳妇后,日子慢慢红火起来,第三年就还了钱。
“老阿卡”和寺院附近的村民相濡以沫,相依相伴。冬天,寺院门口的雪,总有群众一大早帮忙扫了;每年寺院修缮时,也总有群众免费来当小工,搬木头、拉水,当成自家的事儿。而只要群众有难,“老阿卡”也总是真心相助。
在借钱娶了媳妇的魏浩业心里,“老阿卡”更像他的第二位父亲。“人不管走到哪里,一定要把自己放小。”“在社会上要知敬畏、懂规矩。”对现如今进城做买卖的魏浩业,“老阿卡”这样说。
“做事先吃苦,别想着享乐。”对旦增,他这样说。
“父母亲就是最大的佛,孝敬父母就是最大的功德。”对前来拜佛的信徒,他这样说。
“老阿卡”常常教导徒弟,修行的根本在于利众。大慈大悲是佛法的核心思想,是视一切众生如父母的慈悲。要引导信教群众,让他们越来越善良、勤奋、理智,以慈悲心肠过好幸福生活、以学习佛法智慧来防范盲信盲从、以精神上的信仰促进行为上的善良。
旦增记得,几年前庄廓村有一个姓刘的姑娘,因查出绝症,全家在绝望之际,请“老阿卡”到家里念经祈福。从这以后,“老阿卡”时常开导姑娘一家人。慢慢地,姑娘一家心理上的恐惧消除了,姑娘的病情也渐渐缓解。冰岭山村的一位村民遭受了身体疾病和生意失败的双重打击,“老阿卡”耐心开导,鼓励他改变生活习惯,逐步调整心态,从头再来。一年后,这个年轻人病好了,生意也有了起色,成了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老板。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村民也因此把“老阿卡”说得神乎其神。但“老阿卡”正色说:“我没那么大本事,我就是给你们解开心里疙瘩的人。”久而久之,村民们心里有过不去的坎儿,生活上有承受不了的压力,遇到是非对错的抉择时,总愿意到寺里找“老阿卡”。而受过“老阿卡”“点化”的人,在释放心理的压力后,总能重拾生活的信心。他们不仅把“老阿卡”当作自己的家人和亲近的长者,也当作心理辅导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