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过后,四川大凉山深处的古觉村格外宁静。2月10日,村里的扶贫干部彭杨潜心研制的土豆手工皂终于大功告成了。仔细端详了一会后,他决定先分发给村里的几户贫困户。“疫情当前,让老乡用这个勤洗手,也提前感受一下这个新玩意儿。”
彭杨来自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是四川省2018年派往凉山进行脱贫攻坚与综合帮扶的5700名扶贫干部中的一员。
“新年一过,我们美姑的扶贫干部就从各自家中向扶贫一线集结。在脱贫攻坚的战线上帮助乡亲们共同抗击新冠肺炎。”2月2日,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
美姑县地处大凉山腹地,是脱贫攻坚中的“贫中之贫”“难中之难”,古觉村所在的瓦古乡是美姑县最偏远的乡,距县城有78公里,乡政府坐落在海拔2220米的高山上,与昭觉县的“悬崖村”阿土列尔村就隔着一个柳洪大峡谷,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
2月2日,彭杨自驾从成都出发,取道宜宾、云南昭通,经过了两省四地市州6处防疫关卡,8小时后,终于赶在大雪封山之前回到了古觉村。
来不及整理行李,他就跑到村支书的家中。虽然在彭杨回村前,村里已经召开了村民大会,传达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大喇叭也随时用彝语播放着防疫知识,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在这里驻村工作了一年半,深知村里的公共卫生状况和村民的个人卫生习惯与大城市有很大差距。”他和村党支部书记一合计,决定借抗击疫情的机会,在村民中开展一次讲卫生、爱清洁的移风易俗宣传。
2月5日,得知古觉村四组有4位外出打工人员返村,彭杨立刻带着84消毒液泡腾片,从村委会一溜烟儿跑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四组,要求返村人员居家隔离观察,将他们居住的房屋四周一一消毒,还手把手地教会了四组组长如何配制消毒液、利用矿泉水瓶制作简易喷洒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脱贫和防疫的双重压力,凉山各级干部迎难而上。目前,各县的脱贫攻坚综合帮扶队队员已经陆续返岗。
在喜德县光明镇,面对流动人口多、结构复杂的形势,党员干部在进出村组的必经之路上设起了11个卡点,24小时值班,筑牢群防群治的防线。
“大广播一吼起,成了名副其实的阿吼村。”国家电网派驻光明镇阿吼村“第一书记”王小兵拍摄的小视频里,“村村响”不停广播着防疫知识。昔日热闹的村庄成了“空巷村”,平日里爱“烤太阳”的村民不见了,大伙近日响应宣传,不串门、不聚集。
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第一书记”马天说,得益于近年大力开展的移风易俗工作,如今村里春耕时节已经不再请毕摩(彝族重要仪式主持者)做法事,避免了人员的聚集,也增加了防疫的信心。
采访中多位扶贫干部表示,疫情让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更具挑战,但疫情更是上下齐心凝成一条绳干工作的动力。
金阳县副县长罗雅宏说,疫情当前,脱贫攻坚的工作也不能松懈。目前金阳县正对符合条件的、具备防疫能力的脱贫攻坚项目,采取工人进场前先行隔离观察、封闭施工等方式有序复工。
彭杨也盼望着疫情早日过去,今年他要在村里建一个公厕,还要打造土豆手工皂车间。“现在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的旅游景点,植物手工皂都很火。我们这里老百姓祖祖辈辈种土豆、吃土豆,如果能把它做成手工皂,附加值能大大提高,成为增收的新路子。”
彭杨热爱长跑,是朋友们眼中的马拉松“大神”,驻村后每天走村入户,相当于随时都在训练。“虽然瓦古乡地处偏远,但风光奇绝,是真正的越野圣地。我一直有个梦想,希望能联系一些资源在这里来搞个小型越野赛事,把这里宣传出去,让老百姓也开阔眼界,多些增收的门路。”他说,疫情是暂时的,老百姓脱贫、增收是长远的,还需要干部不懈努力。(完)
(编辑:彭凤平)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