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看中国]希望播撒在大凉山
来源: 苏补呷 发布日期:2020-01-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我叫苏补呷,在彝语中,“苏”是我们阿苏惹黑家族的姓氏,“补”意为吃饱,“呷”意为富裕。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意在希望我们这一代能够告别一贫如洗的岁月。

  我的家乡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商周及战国之时,这里是西南夷笮人的游牧之地。我出生在瓜别区瓦力堡子村,这个村庄位于高寒地区,一年四季都有积雪,所以只能种土豆和苦荞。这里没有四通八达的公路,只有走不完的山路;没有信息化的网络,人们都是靠走路或者骑马来传递信息。

  以前,人们在天灾面前只能听天由命。在我两岁那年,爷爷和奶奶在陪同大姑去医院看病的途中,不幸被洪水冲走。几个年龄尚小的姑姑和叔叔,在我大伯的拉扯下,一个个逐渐长大成家。后来,我家搬到了我外公外婆住的村子。这两个村庄相隔不远,但要走整整一天的山路才能到达。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刚搬家那一年,我们唯一的食物——从我家带过去的土豆,由于气候原因,全都变黑了。我们没有其他吃的,就一日三餐都吃着这发黑的土豆。当时还有很多吃不饱的村民,全家十几口人一年四季都吃玉米、土豆和酸菜汤。

  村里有个小学,但学生的家离学校很远,考虑到学生路途安全问题,学校通常会连上10天课然后放假4天。一开始,住校生自己捡柴烧火做饭,由于年纪太小,经常把饭煮得半生不熟。后来,学校统一安排大家的伙食,然而也只有玉米饭和酸菜汤。走读生每天上下学都要翻过几座大山,书包里面放着几个烧土豆当午饭。不仅如此,我们每天都要做很多家务活,早上上学前要先放牛、羊、猪;下午放学后,先割猪草、马草、牛草,再去山上把牲畜赶回家。可想而知,从这里走出一个大学生有多困难。

  每到夏季,村里的大人们都会到山上挖重楼,寻找羊肚菌,通常是天刚亮就出发,直到天黑了才回家。尽管山路崎岖又陡险,但那是村里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每当天黑父母还不回来时,我都会拿着手电筒,在深山里四处寻找他们。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好政策落实在了乡亲们的田间地头、柴米油盐,我的家乡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现在正在修建的公路,是一条连接大山深处与外面世界的希望之路。在我上高一的时候,国家给每家每户都发了太阳能电池板,虽然只能供照明,但却带领我们告别了那个用松明照明的时代。那不仅仅是一盏灯、一束光的变化,那是祖国给我们的希望之光,照亮我们走向远方的路。这几年,村里正在修信号塔,我坚信,山里修了路、通了电、有了网,村里的人们会有更宽阔的视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用自己的初心去筹划未来,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灿烂。

  村里有了幼儿园,小孩们可以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文化知识。国家给孩子们提供免费午餐,能吃到香喷喷的米饭,搭配一荤两素。每天吃玉米饭和酸菜汤的年代,离我们远去了。村里人的文化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如今,上大学对于山里的孩子们已不再遥不可及。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雅砻江水滚滚而下,见证了我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漫漫求学路。如今我来到海滨之城求学。读小学时,代课语文老师和我们一起放牛,他用木棍在地上写出漂亮的字,我心里想着将来也要写一手漂亮字。如今我在大学加入了书法社团,开始了真正的书法学习。在老师的指导和社团小伙伴们的帮助下,我慢慢理解了书法和中华文化的关系,知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可以通过一笔一划的中国字传承下去,要认真写字、认真做人。

  从风景秀丽的大凉山,到美丽宽广的大海边,从风情宜人的民族地区,到开放包容的沿海开放城市,我这个少数民族学子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性。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祖国赋予了我茁壮成长的能量,我要学好真本领,毕业后建设我的家乡,帮助更多的同胞富起来,让我的家乡大凉山与祖国同频、与时代同行。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