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大学校长之职,变身“拉祜族农民”
近日,“院士收了1500个农民学生”的话题在网上引发关注。
他是农民的孩子,这辈子一直和农民打交道。30多年来,他建立的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新途径,累计推广运用3亿多亩。已过花甲之年的他,说得最多的是“要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朱有勇,中国工程院院士,也被网友称为“农民教授”。
“我是一个农民,会种庄稼的农民”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小时候抓过鱼、摸过虾。
1977年恢复高考,朱有勇考取了云南农业大学。从此,他跟农业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1996年,朱有勇完成了在悉尼大学两年的分子植物病理学有关项目研究,谢绝了悉尼大学的挽留,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了云南农业大学。提起这件事,朱有勇说:“宾馆再好不是家。国外条件再优越,也是为他人做事。我能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家乡做事,比什么都有意义。”
2011年,刚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朱有勇向组织提出,希望继续专心搞科研,不再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行政管理很重要,但我就愿意到实验室和田间地头,看到田地里都是自己的研究成果,才真的开心。”朱有勇说,“我做院士也好,当教授也罢,实际上归根结底我是一个农民,会种庄稼的农民。”
从农家子弟到大学校长,从大学教授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自己的科研论文写在了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30多年来,朱有勇团队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
“扶贫,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时年60岁的朱有勇首先请缨,到蒿枝坝村扶贫,“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我就选择了澜沧县。”
然而第一次进村考察,朱有勇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当时是真的穷。”朱有勇跑到农户家里去走访,发现很多农户全部家当只有几袋苞谷、几只鸡,以及一个四处漏风的篱笆房。
“我们是人民培养出来的科技工作者,却没有让这里的老百姓享受到我们的科研成果,这是我们对人民的亏欠。”第一次考察之后,朱有勇下了决定,不走了。
澜沧当地主要人口是拉祜族,许多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大山里,不会说普通话,处于深度贫困状态。
朱有勇明白,院士做扶贫,得先把自己变成农民,还要变成拉祜族农民。
白天,他漫山遍野去考察,上山下田,农民们走的路,他一公里都不会少走;晚上回来洗澡,洗完了一擦,毛巾都变成了黄色。
再加上向村干部学了一些诸如“你好”“吃饭”“喝酒”“干活”等基本的拉祜词汇,朱有勇很快跟村民们打成了一片。
“这比发SCI可要难多了”
要扶贫,就要先解决最迫在眉睫的问题——农民们应该种什么?
早些年,澜沧尝试过种植核桃、花椒,但结果不遂人愿。最终,朱有勇决定先拿技术成熟的冬季马铃薯做示范。
澜沧冬天雨水少,很适合马铃薯生长。这里生产的马铃薯跟全国其他地区的马铃薯比较,也容易进行差异性竞争。
可说服大家来种冬季马铃薯并不容易。农民们抗风险能力差,一个没有种过的新品种万一失败了,一整年的收入就可能打了水漂。
蒿枝坝的村民刘金宝就是第一批反对者之一。2016年冬天,村主任和科技扶贫团队的毛如志博士就曾多次与他沟通,刘金宝表面上答应,结果第二天就去地里撒了油菜种。
有了第一年的教训,2017年冬天,村主任和毛如志早早地就来刘金宝的家里做工作。他们最终劝服刘金宝,先拿出10亩地中的2亩种植试试。
不曾想,这一尝试,刘金宝的地里结出了全村当年最大的马铃薯,足足有2.5千克。最终,一亩地的冬季马铃薯卖了5000多块钱,而这几乎是当地村民一年的收入,这把刘金宝高兴坏了。
2018年冬天,没等村主任和毛如志上门,他就早早地把10亩地全部种上了马铃薯。
“扶贫是一步步来的,有人配合,也有不配合的,要反复做工作。”朱有勇说,“这比发SCI可要难多了。”
在朱有勇及其团队的技术指导下,农户利用冬闲田种出的马铃薯最大的有2.5千克重,一家农户一个冬天就有一万元的收入。
2018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朱有勇带着冬季马铃薯进了人民大会堂,在两会“代表通道”,当起了云南“洋芋”的代言人。他自豪地说:“我们的马铃薯大都销往北京,你们吃的醋溜土豆丝,5盘里有4盘都是我们的马铃薯做的。”
“不用一粒化肥、不打一滴农药”
虽然种植冬季马铃薯在澜沧县获得了成功,但对于朱有勇来说,这还不够。他要想办法让当地农民的脱贫速度更快一些。
他调研发现,澜沧大面积的云南松、思茅松与三七之间具有相融相生的特性,非常适宜种植三七。而三七是名贵中药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很多地区的扶贫攻坚项目上起到了作用。
朱有勇随即带领团队启动专项科研,创建了林下三七有机种植关键技术体系,将林下三七不到10%的成活率大幅提升至70%。
运用这种技术体系产出的天然有机三七每公斤干品价格能卖到6000元以上,比市面上的普通三七贵出不少。而且不与粮和菜争地,探索出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朱有勇将自己的技术无偿传授给当地农户和企业,唯一的条件是——不用一粒化肥、不打一滴农药、收益的15%要用于扶贫。而这15%,正是朱有勇技术入股的收益。
澜沧澎勃生物药业的彭磊算了一笔账:村民每家10亩林地,从开挖整地到种植管理,再到最后采摘售卖,农户都有收益。每个农户通过种植林下三七的年均净收益都在3万元以上,这是过去人均年收入的6倍以上。
扶贫,扶志,也扶智
技能培训班,是朱有勇扶贫计划中的重要一步。
他在全国首创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院士专家直接为农户授课,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理论、教生产,手把手地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直至学懂学会。
他坚持要求上课的学员必须参加军训,全程穿上迷彩服和胶鞋,用以克服因长期贫困滋生的萎靡气息。朱有勇自己也穿上迷彩服,和学员们吃住在一起,在田间指导种植时,一块儿犁地、播种、收获。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朱有勇和团队还开设了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班、猪牛养殖班等前后共计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乡土人才。
这些学员回乡后又发挥带头作用,变成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遍澜沧大地,形成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
今年11月,为了帮这些扶贫农产品扩大销路,朱有勇又和拼多多一起联合打造了农村电子商务班,以便更快地把这些农产品卖出去,让利益留在农村。
扶贫近5年过后,澜沧整体贫困率正在降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