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藏族小伙儿的“进博会之旅”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吴宇 发布日期:2019-11-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第二届进博会·图文互动)一个藏族小伙儿的“进博会之旅”

  11月6日,在第二届进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福建馆,仁青郎加讲解漆艺唐卡。新华社记者吴宇摄

  德化陶瓷、寿山石雕、漳州印泥、福州漆器……这里是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设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福建馆。当一身藏装的仁青郎加自述是这里的一名工作人员时,颇让人㤞异。

  仁青郎加身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唐卡。这幅唐卡不是传统的卷轴画,而是镶在画框中。仔细端详,艳丽的画面透出一层光泽,沉静中多了几分雍容。

  原来,这是一幅以福建传统漆画工艺创作的唐卡,是千年雪域传统与悠久东南文化碰撞交融出的一朵创新之花。

  “听我的福建老师讲,这是有史以来漆艺唐卡第一次登上进博会这样的国际舞台。而我,就是这个‘第一’的亲身参与者。”仁青郎加对记者说。

  20岁的仁青郎加出生于西藏昌都的一个唐卡世家。他的家乡是西藏唐卡一个重要画派的流传地,他从7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习唐卡绘画。一年前,他受昌都市文化局派遣,走进了福建省艺术馆在厦门举办的首届中国农民漆画高级研修班。

  福建省艺术馆馆长陈秀梅告诉记者,将漆画工艺与农民画相结合,在福建不过是近三年的新鲜事,这拓展了农民画新的生存空间,推动农民画随时代变化“华丽转身”。由于福建与昌都是对口援助关系,仁青郎加得以成为探索唐卡与漆画“嫁接”的第一人。

  得益于唐卡艺人的宁静坚守以及福建老师的启发传授,厦门40天的培训研习,让仁青郎加眼界大开,漆艺唐卡之门悄然开启。

  “使用大漆新材料,让唐卡不再害怕受潮发霉;镶嵌等技法的引入,让唐卡的艺术表现力更丰富。当我把全新的漆艺唐卡拿给爷爷、爸爸看时,他们都觉得多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美感,鼓励我继续探索、完善。”仁青郎加说。

  仁青郎加有一个梦想:让唐卡艺术登上全国美术界最高殿堂。“这也是许许多多唐卡艺人的愿望。”

  这个艺术气质满满的康巴小伙儿开始在漆艺唐卡的道路上迅跑。今年7月,福建省艺术馆与昌都市文化局联合举办漆画技艺培训班,仁青郎加作为先行者当起了两位福建画师的助教。经过一个多月努力,昌都10名年轻唐卡画师成功结业,福建昌都两地携手开展的跨界艺术人才培养已成“星星之火”。这幅参展第二届进博会的漆艺唐卡作品,正是昌都10名年轻唐卡画师结业作品中的一幅。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林守钦表示,首次登上国际舞台的漆艺唐卡绘画,并不是一个人的作品,也不仅是跨界艺术创新,而是中国新时代的生动反映。如果中国没有长期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各民族间亲如手足的团结互助,没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漆艺唐卡的出现是不可想象的。

  “仁青郎加的‘进博会之旅’,正是应时而生、水到渠成。”林守钦说。

(新华网)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