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近日,重庆綦江区第九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在区民族小学启动。启动仪式现场,文艺展演采取民族乐器演奏、舞蹈表演、课本剧、绘画展览、民族常识宣传等形式,展示少数民族发展成就,讴歌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繁荣发展。
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近年来,綦江区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切实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全面加快民族散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效。近年来,綦江区年年被评为重庆市民族宗教工作先进单位,并受到过国家民委通报表彰。
夯实基础 扶持民族特色产业
綦江是一个少数民族散居的地区,境内有苗、彝、土家、布依等43个少数民族,9200余人,主要分布在赶水、打通、石壕、安稳等镇,主要居住在海拔600-1400米的偏远山区。
针对少数民族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綦江区通过科学分析,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制订“万米连心路工程”五年规划,投入2000多万元,修建、硬化人行便道500多公里、公路80多公里,30多万人受益。
据悉,“万米连心路工程”的成功实施,有效缓解了少数民族群众出行难、运输难,改变传统的“靠天吃天,靠山吃山”生活方式,外出打工人数越来越多,农业产值和附加值大幅度提升,直接提高少数民族人均纯收入2300多元。
为改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綦江区近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共计20多亿元,用于少数民族养殖大户扶持、山坪塘整治、生产便道硬化、石壕花坝旅游开发等项目,惠及20余个村(社区)。
特别是在扶持特色产业方面,仅2018年,綦江区就专门投入少数民族专项资金300多万元,建设生产便道3000米、整治沟渠1100米,发展高粱600亩、布朗李800亩、麻竹1000亩、脆红李700亩、草蔸萝卜100亩,帮扶少数民族种养殖大户34户,赶水文家沟苗族刺绣电商销售1户,大力扶持沾滩村、岔滩村、龙泉村特色产业发展。
保护传承 民族文化成果丰硕
打牛仪式、苗族祭祀、歌舞互动、节目表演、趣味游戏、长桌宴……今年5月6日,綦江区安稳镇市民广场里洋溢着热烈祥和的气氛。
在綦江区第二届苗族踩山节暨第五届安稳伏羊美食文化节上,綦江区苗族群众身着苗族传统服饰载歌载舞,与来自海内外的市民、游客齐聚一堂,感受古老而独具魅力的苗族风情。
走进位于赶水镇岔滩村的綦江区民族小学,苗汉双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跃入眼帘。一群身穿民族服饰的学生正在跳芦笙舞,不远处的同学们跳起了板凳舞,几个女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学习巴古陶艺……
近年来,綦江区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举措,先后举办苗族踩山节、彝族风情篝火晚会等各种节会,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同时,以传承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大型文体活动为牵引,以人才培养为基点,积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交融创新。
綦江区整合资金近400万元,将綦江区民族小学打造为民族教育基地。学校编写了一套民族校本教材《民族常识》和《民族艺术》,实施苗汉双语教学,创造性地开设了民族音乐、民族舞蹈、苗族刺绣、苗族芦笙、苗族语言等民族特色文化课程。此外,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綦江苗族婚俗被列入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组建民族艺术团,将民族元素融入到音乐、舞蹈中;建成綦江区民族小学“苗族文化苑”,石壕香山彝族文化展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綦江区是渝黔苗族服饰、语言等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投入50多万元,打造民族文化工程精品。开展“红头苗”抢救保护工作,收集整理口头文学50余篇、歌曲类影像20余部。精选编印成《綦江区“红头苗”风情版画集》,丰富地区文化内涵。拍摄制作綦江民族专题宣传片,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
同时,綦江区还遵循志书编修原则和规律,突出时代和地方特色,开展綦江区民族志编修,全面系统反映綦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情况。多次参加黔渝鄂川毗邻地区民族宗教工作协作会、年会,2016年成功举办了湘鄂渝黔桂五省市毗邻地区民族工作协作会第29次年会。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先后到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红河州等地考察交流学习。綦江少数民族农民版画赴美国参加“中国·重庆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展”,声名远播。
扎实有效 开展民族团结创建
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不断提升工作水平。2018年,綦江区充实强化区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区委书记袁勤华、区长姜天波为领导小组双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等29个部门的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区民宗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模范单位示范引领作用,近年,綦江区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后多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
杨家湾社区、万隆村等8个单位先后成功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綦江区民族小学、赶水岔滩村等7个单位成功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同时,在全区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相对较多的杨家湾社区、长生沟社区等6个单位建成少数民族维权服务站,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的氛围。
开展“民族宗教政策‘进千村、入万户’”活动,发放政策宣传资料10万多份,全部覆盖到全区302个村、79个社区。
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綦江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荣获重庆市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为来区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同胞提供政策宣传450人次,开展健康有益的交流、联谊、咨询和社会公益服务活动70余次。
如今在綦江,民族团结的乐章全面奏响,民族和谐的旋律更加动听,全区各民族群众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共同谱写着和谐发展的美好篇章。
(编辑:程艳)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