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近照 张世辉摄
祝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祝愿祖国越来越富强,环境越来越好,早日实现中国梦。也请总书记放心:我们绝不辜负您的重托,一定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8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草原最美的季节,蓝天白云、水草丰美、骏马奔驰、牛羊成群……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深处,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中心校正在进行一堂生态文明建设宣讲课。全国人大代表、学校校长梅花面对着20多位学生,再次回忆起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与内蒙古代表团共商国是的情景。
“今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大家都推举我作为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献哈达。我拿着哈达站在门口时非常紧张,但看到总书记笑着走进来,感到特别亲切,就一点儿不紧张了。总书记跟每位人大代表亲切握手,还问我家乡是哪儿的。”虽然过去快半年了,但回忆起这些细节,梅花仍然历历在目。
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能够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向总书记敬献哈达,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刻!所以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回到家乡后,我要把全国两会的精神传达到最基层的牧民们当中,一定要倾尽全力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提起这个决心时,梅花依然很激动。
梅花是这么承诺的,也是这么做的。全国两会结束后,她就利用在旗里、镇里、牧区开会,或是家访的机会,在各种场合宣讲总书记讲话精神。“她不仅自己讲,还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把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教学中。”教师阿丽玛说。为此,学校还专门开设了生态文明建设宣讲课,梅花说:“我要让孩子们从小就在心中种下生态文明的种子。”
梅花的宣讲很有成效,伊敏中心校的孩子们不仅自己养成了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也把这种习惯带回了家。在记者跟随梅花家访时,发现很多牧民家里也准备了垃圾桶,生活垃圾绝对不往草原乱扔。梅花自己已不记得跟多少户牧民宣讲过了,“我做家访时,每去一次、每到一家,都得跟他们讲讲。讲的多了,肯定会见效。”梅花笑着说。
梅花出生于牧民家庭,长在草原。1989年参加工作后,长期在边远艰苦的苏木嘎查教学点工作。她经历了草原的蜕变,也见证了草原牧民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善,所以心中充满着感恩。
梅花中学时就读于伊敏中心校。那时候学校的办学条件很艰苦,教室是简易的土房,取暖用炉子。2007年,梅花回到了条件相对较好的旗里学校任教。但还不到两年,梅花就积极响应盟教育局的号召,主动回到师资短缺、生源流失严重的伊敏中心校。她说,她要把心中的那份感恩回馈给草原,回馈给牧民。
“来到学校的第一天,我都快哭了。”梅花说,这所建立于1918年的伊敏中心校,当时只有8名学生,取暖依然是土炉子,全校只有一台“大头”电脑能用,教师们七八个人合租一间民房……看到这样的基础设施,梅花感到千斤重担压在了肩上,“我怕自己守不住这所学校,更怕让奔波上百里来求学的孩子们失望。”
很快,梅花又给自己鼓劲儿:大家信任我,交给我这份重担,我总要尽力做点什么;既然选择了这里,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于是,解决供暖问题、添置多媒体教学设施、建立校园网……梅花尽力做好一件又一件“小事”,她不仅守住了学校,学生也从20名、30名、50名到80名持续增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办学的难题总能及时解决。”2012年以来,伊敏中心校新建了1100多平方米的幼儿园,改建并配置齐全了音体美等专用活动室,教师们也有了两人一间的标准化宿舍。如今,学校在校生及幼儿100余人,教学成绩、学校管理等各方面位居全旗同类学校前列,有的甚至超过了旗里的学校。
不仅学校条件变好了,在精准扶贫的大力扶持下,牧民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观。“现在牧民们都住上了砖房,我们小时候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梅花指着路两边一栋栋结实的砖房透露出由衷的喜悦。
“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政策,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和生态文明思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草原是我们的家乡,‘绿色’对我们来说就是‘命根子’。这片美丽的草原曾经也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经过这几年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现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正在回归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特别感谢总书记和党中央,我们更要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草原。”梅花动情地说。
梅花承担起了绿色使命,也找到了一条践行初心使命的途径。正如梅花自己所说,“孩子们是最好的宣传员,他们不仅自己学习并践行,还会把这些精神传递给父母、长辈,并感染他们、带动他们,带动更多的人。”
梅花就像蒲公英一样,用自己的方式,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种子播撒在了鄂温克草原上。
“让我们的家园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这是梅花的梦想,也是草原儿女共同的梦想。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