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草地上 把成果留在牧民家—— 记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研究员周青平
来源: 郭家翔 发布日期:2019-09-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周青平(左二)和研究团队一起讨论。 周青平供图

  夏日的阿坝草原,远方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近处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上的广袤草原,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以下简称“青研院”)研究员周青平奋斗了几十年。

  上世纪60年代,周青平出生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从小生活在草原上,周青平对牧民们“逐水草而居,徙无常处”的生活方式十分熟悉。1980年,周青平考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现已并入青海大学)草原系。从此,他与草结下一生之缘。

  30多年来,周青平不忘初心,长期扎根农牧业生产一线,潜心从事高原牧草育种栽培、草地生态畜牧业和生态环境治理等研究工作,重点聚焦青藏高原草类植物收集整理、抗逆牧草生理生化、草种创新能力建设、良种繁育和草种育繁体系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牧民增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把高原草作为终生研究目标

  严苛的高原环境,带来残酷的生存挑战。高原上无霜期短、有效积温少,牧草的生长周期非常短,从萌芽到开花结籽,只有3到4个月。传统的游牧方式“靠天吃饭”,牧民没有储备草料的习惯,冬春季节全靠冬季牧场蓄养牲畜。一旦遭遇冰雪灾害,往往损失惨重。

  高原藏区要脱贫,必须要解决牛羊的问题;解决牛羊的问题,关键要解决牧草的问题。草是构成草原的核心元素,也是构筑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基础。青藏高原幅员辽阔,环境差异极大,如何选育更多适应不同地域的优良牧草品种?如何向牧民推广优良草种和种植方法?这是周青平长期思考的问题。

  在高海拔地区研究培育牧草并不容易,从野外采种、种植到收割、打碾,再重新种植、收获,要选育出性状优良的牧草品种,往往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反复尝试。多年来,周青平长期扎根科研一线,克服重重困难,潜心于高原牧草收集和评价驯化选育工作,培育出青牧1号老芒麦、民大1号老芒麦、青海扁茎早熟禾等8个优良草种,在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区域试验、推广应用中均表现出耐寒、抗旱性能强等特性,这些品种已成为青藏高原草种基地的主推品种,也是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治理的首选草种。

  “新品种的推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品种对牧民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我们刚开始推广燕麦饲草时,世代游牧的牧民对种草养畜的做法充满了质疑。后来牧民们看到了成效,种植的人才慢慢多了起来。我们研究的成果,成功地留在了牧民家中。”周青平说,在青研院的科普之下,牧草圈窝(又名卧圈,牧民冷季圈养牲畜的场所,夏季闲置。)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燕麦成为青藏高原寒冷季节饲草生产储备的主导品种。有了饲草,青藏高原“5年一大灾,3年一小灾”的现象得到极大缓解,牧场的放牧压力也得到了减轻。

  为青藏高原披上绿色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受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当地生态一度退化,草场大幅萎缩,水体开始干涸。“三江源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植被退化严重、生态治理技术薄弱和生态畜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周青平说。

  围绕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周青平和他的团队提出了解决方案,应用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混播技术体系,在农牧交错区建立优良牧草生产基地;结合牛羊冬季补饲技术,将单一依赖天然草地的传统畜牧业转变为“暖季放牧——冷季舍饲”两段式新型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这为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场放牧的压力,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草原沙化治理对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复杂的生态环境,周青平在青藏高原典型沙化区率先开展了适生草种治理荒漠化生态生理基础研究,创新了以生物沙障带状间隔、草药灌结合防风固沙的关键技术。

  周青平团队还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入手,开展青藏高原优异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通过30多年的科研实践,分别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建设了草种质资源圃、青藏高原草种质资源库,先后收集整理青藏高原12个科22个属的抗逆草种质资源3000余份。

  “夏季是青藏高原的植物生长期,我们常常在外面采种。因为海拔高,不能快速急走,只能慢慢走。很多地方荒无人烟,路过几百公里见不到一个人。”周青平说,“在资源圃开展育种工作,从播种、管理到收割,都是我们自己完成。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收完几十亩地的牧草,我拿镰刀的手上全是血泡。”

  谈起科研中的艰辛,周青平说:“做科研特别需要耐得住寂寞。人们常说,通往成功的路上,走的人很多,但能走到最后的没几个。在科研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孤单、寂寞,我们一定要有定力,沿着自己确定的方向不断地走下去,走过困难的历程,也许就会迎来广阔的天地。”

  民族院校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周青平的目标。他利用青研院集合国内畜、草、加工等各行专家的优势,通过与地方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将科技转化为实用高效技术,改善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生产、生态状况,真正给牧民们带来了发展和实惠。

  多年来,青研院利用高校教育、科研优势,促进青藏高原区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帮助高原群众脱贫奔小康。“把如此大规模的教学科研平台建到生产、扶贫一线,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周青平说,“这有利于开展协同科学研究,对高原牧草的深入研究和推广也有积极作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纷纷“加盟”,依托高原研究基地,专家们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人文历史等开展系统研究,从根源上解决当地贫困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青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反复研究,科学制定了青海扁茎早熟禾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等多项技术规程,系统研发和集成了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重建关键技术,创建了高寒地区“草畜耦合理论”,研发并推广了青藏高原种草养畜模式,创建了兼顾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的管理新范式。他参与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成果,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民族院校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下,开展应用型研究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和条件。面向民族地区,瞄准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开展科研工作,我们具有了这样的基础和条件,也要有这样的志向和担当。”周青平说。

  同时,他也建议国家能设立服务民族地区专门项目,支持民族院校对口服务民族地区,打造服务样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周青平说:“在项目分配上,多设立针对民族地区生产实际的专项课题,让包括民族院校在内的更多科研机构能够关注到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持。”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