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海信社区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灿烂
来源:中国山东网 记者 卢伟霞 通讯员 沈立民 发布日期:2019-09-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在烟台市开发区福莱山街道海信社区,多民族居民共居共建、和谐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民族团结之花在此绚丽绽放。2018年,海信社区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民族工作“绿色窗口”暖人心

  走进海信社区,几组民族知识宣传栏赫然摆放在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门口,工作站里还特设了民族工作窗口、少数民族图书角等便利服务。据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昭丽介绍,海信社区自2012年组建,现有居民4214户,其中常住人口8711人,少数民族185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居民共居的社区。

  自2012年社区创建伊始,刘昭丽便来到海信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组建之初的社区管理是一片“空白”,刘昭丽便带领居委会党员开展信息大走访。几天的走访让刘昭丽感触最深的是该社区少数民族居民较多, 风俗习惯的差异让少数民族居民心里有了隔阂,戒备心较强,语言沟通不畅更是让少数民族居民办理业务产生了难处。

海信社区居委会民族工作窗口

  遇到困难便寻找途径解决困难。走访之后,刘昭丽便在居委会单独设立了民族工作窗口,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最大便利。刘昭丽一直对居委会工作人员强调,民族工作无小事,社区居委会是国家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的最基层,是服务联系群众的前沿阵地,居民来办理业务切不能回复“我不知道”,即使居民所问的问题不归居委会负责,也要利用居委会工作的条件,去帮助居民询问到解决问题的部门。“如果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帮群众解决问题,那他们走出居委会大门后就更加不知所措了” ,刘昭丽说。

  民族工作“绿色窗口”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了便捷服务,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则是保障了社区的稳定和发展。按照每个网格400户的标准,海信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社区网格员深入住户、单位、企业、社区周边网点,挨家挨户进行摸底排查,详细掌握核实社区少数民族成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少数民族信息册、少数民族走访慰问记录、文体活动工作记录、少数民族工作志愿者花名册等工作台账,为开展各项民族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基础。建立街道、社区和楼宇“三位一体”的社区民族纠纷处理网络,基本实现了“情况反映在当地、问题解决在当地、人员稳定在当地”的目标,切实维护了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以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

  民族大团结,归根到底是心与心的团结。在海信社区,各种党员活动、文体活动的举办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

  金相范和金仁淑是一对朝鲜族老夫妻,于2014年入住到海信社区。老两口本来是跟孩子一起到烟台,但俩孩子很快地相继离开了烟台,一个去了北京,一个到了韩国,只剩下老两口孤单无依。金仁淑说,“刚来社区的时候,谁也不认识,没人说话也不愿出门,每天都很无聊。”在海信社区,跟金相范老两口情况相似的老人还有很多。

  后来,在社区居委会的号召下,特别是网格长多次上门沟通,告知各种社区活动信息后,金相范开始参加党员活动、文体活动,并积极发挥党员先进性,组织其他少数民族居民共同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2017年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以来,67岁的金相范更是拾起了“看家本领”,给社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对于不便外出的居民还提供上门服务。

少数民族居民成为社区里的文艺骨干

  少数民族居民大都能歌善舞,很多朝鲜族、藏族的老年朋友都已成为海信社区的文艺骨干。在海信社区举办的几次文艺演出中,社区都邀请了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献歌献舞,他们的歌舞表演带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居民在欢歌笑语中增进彼此了解,相互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共同建设和谐家园。在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里,社区还会举办茶话会,邀请身在异乡、远离亲人的少数民族兄弟姊妹共度佳节,让他们亲身感受党和社区居民的深情厚谊。

  为了更全面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活动,海信社区联合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性地建设了烟台首家社区学院。利用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海信社区的文体活动更加丰富了,剪纸、心理课堂、围棋培训班、母婴护理等专业课程也日渐规范。

  尊重少数民族居民生活习惯,为少数民族搭建平台展示自我,居住在海信社区就像回家了一样安心。金仁淑告诉记者,住在海信社区非常有安全感,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就像自家孩子一样贴心。

  竭力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

  生活问题聊一聊、工作情况问一问、民族知识讲一讲、困难群众帮一帮。多年来,海信社区在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方面做到了极致。

  利用道德讲堂定期宣传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用近1/2的社区文化长廊版面,开辟“民族知识宣传角”专栏,定期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宗教常识;300米长的文化长廊,围绕民族团结、法律法规、传统礼仪等内容,制作安装了31块宣传刊板,供社区居民驻足浏览……在海信社区,民族团结元素融入到了社区群众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思想观念,有效夯实了民族工作的群众基础。

  海信社区先后举办民族知识讲座15次,帮扶20多名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在周边企业找到了工作。在幼儿接种疫苗、办理老年证等方面,社区都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在社区的少年读书角,学习成绩较好的汉族同学常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文化课水平,在互帮互助中,民族团结的友爱之花深深地扎根在社区居民心中。有些少数民族老年人汉语较差,了解情况后,海信社区多次举办老年猜谜活动,在提高其汉语水平的同时,丰富的肢体语言也让他们很快就成了朋友。

  在刘昭丽看来,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不同民族的居民就是家庭里的兄弟姐妹。多年来,社区秉承“共居共建、和谐发展”的理念,坚持“民族工作无小事”,以“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将民族工作纳入社区建设重要议程,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形成了社区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