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宁夏的民族团结印记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2019-08-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20世纪30年代的宁夏地区,流传着“听征粮,似虎狼,一年两季都抢光,皮鞭绳索保甲长,勾魂催命活阎王”的乡间民谣。那时,这块土地可谓民不聊生,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

  穿红军服的小男孩在宁夏固原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内参观红军使用过的装备。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摄/光明图片

  彼时,同一时空的不同坐标,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红军长征从江西启程。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意志,这支衣衫褴褛的军队奋勇向前,沿途播撒革命的火种。

  长征队伍经过宁夏时,以救民于水火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回汉群众的大力支援。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佳话广为传颂。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历经70年上下求索,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今天,再走长征路,品味长征途经宁夏流传下来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将激励宁夏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继续奋斗。

  今天,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各民族交往交流、血脉相通、守望相助,宁夏各族群众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而这些,得益于长征途中党的民族政策在宁夏的早期实践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断完善、全面贯彻。

  1936年,红军长征部队经过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制定了尊重回族群众的民族政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得到了当地回汉各族群众的支持,为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长征的胜利结束和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辟提供了保障、夯实了基础。

  红军进入回民区后,为切实做好回族群众工作,特别强调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针和政策。这些具体务实的民族宗教政策,为赢得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提供了保障,也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主要包括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实行民族自治、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在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方面,呼吁回汉民族在政治经济上一律平等,号召回汉群众紧密联合起来,并要求红军指战员在思想上反对大汉族主义。红军不仅在思想方面大力宣传,而且积极实践、身体力行。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进入西吉单家集时,赢得了回族群众的热烈欢迎。

  长征路上,红军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发扬了优良传统,保证了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涌现出许多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事迹,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也为民族政策的制定、完善和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回族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吸引了大量回族青年加入革命队伍,在回族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如今再走长征路,重温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留下的感人故事,重温革命时期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具体落实,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积极投身到新时代的改革发展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马建福,系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5日 0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