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办好思政课]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
来源:中国民族报 曹水群 发布日期:2019-08-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为了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贺信精神,西藏民族大学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不断创新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效融入思政课的方式方法。

  将西藏历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以增强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在设计思政课教学体系时,教师有意识地将西藏历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这样做,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丰富了史实论据,从而使论证更为严密,使教学论点更为充分和饱满。如:通过将西藏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均起源于华北地区、藏民族属中国北方人群的一部分、藏汉民族的语言同源于汉藏语系等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的研究结论融入教学,使学生坚定一个认识:在长达上万年的历史长河中,青藏高原的人群和中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人群持续不断地进行迁徙和频繁地交往交流,他们同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西藏自治区成立这一段历史的回顾,使学生加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就没有西藏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的认识;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以及全国各省市对西藏的大力援助,说明党中央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使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坚定“四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

  组织不同民族学生为完成一个教学任务而分工协作,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组织旨在加强不同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政课教学活动时,最好使不同民族大学生混合编组;在为每个小组分配任务时,一定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都必须在小组中有任务,不同民族学生应各自发挥所长进行协作配合;教学评价更看重各小组所有成员协作后的整体效果。

  推行“小先生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小先生制”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在“即知即传人”的过程中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小先生制”运用于思政课教学,我校探索了多种模式。如:2019年寒假,我们组织了一次藏族学生面向家乡父老进行宣讲的活动。此次宣讲的主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及其在西藏的实践”。该宣讲将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与西藏的民族团结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尽可能将理论通俗化,用故事和身边的事例打动群众。

  组织学生面向农牧民进行民族团结宣讲,可谓一举多得。既能服务社会,送知识下乡,增强广大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又能促使“小先生们”自觉深入学习,提高能力,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思政课,我校还将致力于做好三方面工作:

  增强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提高“融入”的自觉性。只有认识上到位,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一教学目标,进而在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将是否有益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选择和设计的主要依据。为此,我们将持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使所有任课教师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固有内容和重要主题,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

  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高“融入”的实效性。在课程教学的哪些地方融入?融入哪些具体内容?怎样融入这些内容?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教学才可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在此过程中,思政课各门课程应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内容优势,挖掘本课程中的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相互配合,最终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整体设计和教学体系。这一关键任务的完成,单靠某一个或几个教师是完不成的,单靠某一门课程也是没有办法实现的,需要所有思政课教师形成合力,大家共同研讨、集思广益。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融入”的能力。“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相关内容有效融入思政课,要求教师首先具备一定程度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知识功底。这就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任课教师进行有目的的培训和提高: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和形成历史;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从历史视野和国际比较视野中坚定“四个自信”;联系实际梳理和探讨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及原因,在“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增进“五个认同”。

  (作者系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西藏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