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成片的沙地如今已是成片的绿荫。 新华社发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村民在供港蔬菜基地采摘蔬菜。 新华社
六盘山脚下的梯田。 新华社发
西海固地区,是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的代称,范围包括西吉、原州、泾源、隆德、彭阳、海原、同心、盐池、红寺堡九县(区)。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黄河水并没有在此入流浇灌。“人行百里不见水”,这里十年九旱,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
1973年,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召开后,同心扬水、固海扬水、红寺堡扬水和固海扩灌等水利工程得以实施,循序渐进地解决了西海固地区人民的吃水用水问题。
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宁夏先后建成10多处扬黄工程,每年引水6亿多立方米,160万亩的贫瘠土地变成沃土肥田,70多万人因此脱贫致富奔小康。被誉为“生命工程”的扬水工程,给西海固人民引来脱贫水,铺就致富路。
一个悠长且留有深刻印记的找水故事
言及缺水,西海固人像是在诉说一个悠长且留有深刻印记的找水故事。一年四季,西海固人时刻都在准备着,一旦有阴天来雨,便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急急忙忙地回家去,把家里的盆盆罐罐拿出来接水,以备日常生活所需。
突遇下雨,可能其他地方的人都在想着怎么避雨,而西海固人则赶紧扛上铁锹疏通水渠,给水窖蓄水。每每雨水来临,有些日子没有洗澡的人们,脱掉外套,身着薄衫,让雨水淋个透彻,算是一次难得的洗浴。这种被当地人称为“趁雨”的做法,时至今日,西海固有些地方还在坚持。大家用这种方式告诫自己和后人:虽然如今水已润泽而至,但是节约每一滴水的习惯不能丢。
本身就有着节俭习惯的西海固人,对于水绝对不浪费。有水洗脸的日子,一定不会阔绰地用盆接水洗脸,而是用一个吃饭的碗,或一个喝水的缸舀水洗脸,下面再放一个脸盆接着水。把水积攒下来,还可以洗衣服、拖地,经过几次循环使用,最后才浇入菜园里。
在西海固,会经常听到一些与水和干旱相关的名称,如喊叫水、水沟洼、旱天岭等等。这些名字,有些是对于水的渴望,有些是因缺水而留下的伤痛记忆。
旱天岭,不再喊“渴”
旱天岭,顾名思义即连年大旱的地方。旱天岭是位于同心县河西镇的一个村,全村地势崎岖,山大沟深、干旱少雨,过去人们寄居在破旧的窑洞和土坯房里,与残酷的自然作着顽强的斗争。
固海扬黄工程把一根根管道接通,将自来水引入每家每户的菜园、田间地头和厨房灶台上。用上黄河水的村民们,好像也被这些管道连通了相互帮助、共同努力的干劲。特别是在固海扬黄工程经过12级扬水,将黄河水抬高500多米,供给到旱天岭之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个个焕发生机,对生活有了希望。
如今的旱天岭面貌焕然一新,天蓝水清,空气湿润,街巷干净整齐。自2013年以来,借助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引黄灌溉和产业扶持等一系列扶贫政策,旱天岭村民的住房、交通和吃水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人们积极主动地响应党和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种植了既保护生态又能带来收入的经济作物。
扬水工程,惠及一方百姓
红寺堡是吴忠市的一个县级区,地处宁夏中南部。这里高楼林立,居民安居乐业。令人很难置信的是,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天上无飞鸟,地上砂石跑”的荒滩。这片不毛之地,除了被部队用于练兵打靶外,再无用途。如今,荒滩变城市,这样传奇般的改变,还是得益于扬水工程。
红寺堡扬水工程将黄河水抬升300多米,使红寺堡及其周边地区70多万亩旱地变为水田。有了水,曾经天天为水发愁的红寺堡移民不仅解决了喝水吃饭难题,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他们集思广益,想方设法增收减贫,积极发展葡萄种植业、养牛养羊畜牧业。
在固原市原州区,冷凉蔬菜的规模化种植已经初见成效。原州区彭堡镇副镇长兼姚磨村村支书姚选抓起一把蔬菜介绍:“我们这边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特别适合种植一些气候炎热的地方不适宜种植的蔬菜。”被称为“菜薹”的广东菜心,落地宁夏种植以后,受海拔、温差和日照的影响,菜心鲜嫩,一掰就断。“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说,这是宁夏菜心。”姚选自豪地说。如今,原州区的冷凉蔬菜远销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一带,而这都离不开扬水工程。
枸杞是宁夏的红色名片。作为传统产业,枸杞主要分布在黄河自流灌区卫宁平原。受耕种面积影响,长期以来,中宁枸杞产量有限。扬黄水利工程成功把黄河水引入同心县之后,枸杞产业也跟着黄河水流动到了同心县河西镇同德村。同德村村民把土地流转给专业公司统一经营管理,采用覆膜滴灌技术,建设起3.5万亩枸杞种植基地。拿到流转资金的村民并没有闲着,他们积极参与枸杞基地的打造。像枸杞的颜色一样,当地人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泾河引水,造福千家万户
除了黄河引水工程之外,宁夏就地取材,深入分析泾河引水的可能,最终实现了宁夏中南部城乡引水安全水源工程,通过一条长74公里的输水线路,将泾河源头老龙潭与西海固四县连接起来。该工程用时4年,遇山挖洞,遇沟建桥,通过3座调蓄水池,于2016年把洁净安全的泾河水输送到113万城乡居民的灶台上、园子里,使人们不再为喝不到干净的水发愁了。
泾河引水工程解决了西海固人的饮水问题,如何防治水土流失并恢复青山绿水也是一大难题。彭阳县地处六盘山脚下,最大的问题不是缺水,而是严重的水土流失。上世纪80年代,彭阳县开始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大规模平地修水平梯田,稳固土地,积蓄水流。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最终建成水平梯田100万亩。
陡坡村78岁的姬秀林老人,站在今天绿意盎然的梯田顶上忆起当年参加梯田建设的情景,感慨万千。过去人们在陡坡上耕种,全靠人力和耕牛,而最终也几乎是白费力气。现在修好的梯田宽20至40米,机械化的耕种不仅给当地人带来了收获和希望,而且保护了环境。春季耕种,夏季游客纷至沓来,秋季收获满满,彭阳金鸡坪梯田还获得了“中国最美旱作梯田”的美誉。
科技支宁,共创美好未来
近年来,在科技部与宁夏联合启动的“科技支宁”科技扶贫行动的支持下,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到宁夏贫困地区的田间地头,带来了良田万亩、产量翻倍的好景象。
海原县地处高原,干旱少雨。在科技扶贫行动的带动下,在现代种植技术的作用下,海原县大面积种植农作物,产量翻番。俯瞰原州区中河乡,在现代化指针式喷灌技术的指引下,农田呈现出一个个巨大的圆形图案,喷洒系统向农作物喷水的灌溉技术不仅有效节水,而且使农作物大量增产。
彭堡镇姚磨村供港蔬菜基地的建设发展,得益于现代节水喷灌系统。有了喷灌系统,当地建成68栋高标准日光温室、120栋中型拱棚。基地从上海引进无土栽培技术,依托当地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优势,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喷灌技术与冷凉蔬菜产业相结合,成为姚磨村脱贫致富的一大亮点。
水润西海固,旧貌换新颜。如今的西海固,彻底摆脱贫困不再是一种想法,而是近在眼前的创举。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