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长江源绿草茵茵、山花烂漫。沿着宽阔奔流的通天河一路向北,汽车走完了柏油路,又走完了土路,最终驶向颠簸不平的草原,向大山深处行进。
经过4个多小时车程,记者跟随青海红十字医院麻醉科医生王学军来到卡吉村的夏季草场巡诊。不远处,一顶白色帐篷正冒着袅袅炊烟,公松一家6口人早已在门前等候。他们手捧哈达,身着藏族节日盛装,笑容灿烂的脸上满是期盼。
“曼巴,曼巴!”公松的女儿们不住地用藏语高呼着“医生”。对她们而言,汉族曼巴王学军既是恩人,也是如同父亲一般的存在。
公松家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尕朵乡卡吉村,和妻子育有4个女儿。其中一位罹患先天性脊柱侧弯,一位因汽油烧伤,手掌发生瘢痕挛缩,5指常年无法伸开。2017年底,公松的另一个女儿又不慎被玛尼石砸伤骨折。
得知公松家境并不富裕,在称多县医院进行驻点医疗帮扶的王学军多方联系各地公益基金会筹集费用,将公松的3个女儿送往位于省会西宁市的青海红十字医院进行诊治。患有脊柱侧弯的藏巴拉毛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前后共进行了5次手术。
公松告诉记者,每次去西宁治疗,青海红十字医院都会为他们家专门腾出一间病房住宿,王学军还用自己的饭卡负担他们三餐,节省不少开支。
再过一段时间,14岁的藏巴拉毛就能挺直脊梁走路了。“想到自己能重新回到小学课堂,像正常人一样和小伙伴们游戏打闹,我心里就忍不住高兴。”藏巴拉毛说。
像公松家一样得到王学军帮助的牧户人数不少。从卡吉村离开后,记者采访了王学军的多位亲友和同事,他们纷纷表示这位汉族医生对高原藏区有着独特的情结和执念。
玉树州的干部们告诉记者,2007年至今王学军一得空就来藏区,年均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坐诊、巡诊近100天。通过发动各方资源力量,他帮助过的牧民群众已达上百人。
称多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年王学军几乎跑遍了当地的偏远学校,多方奔走寻助,为孩子们捐书包、衣物、被褥,在几个村办小学建立了图书室。
玉树州囊谦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王学军常忍着缺氧开展手术,最多时一年做了105台。在他带动下,当地医院麻醉水平稳步提升,如今已可独立开展一些较复杂的手术。
西安西京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朋友们最“怕”接王学军的电话。近年来,来自多省的医疗队伍应王学军邀请,自掏路费、带着设备资金援助玉树各地医院,带去较先进的医疗理念。
在朋友们眼中,王学军对高原满怀深情,永远都有帮不完的人。他的执拗和坚持,常给身边人带去阳光和正能量,最终汇聚更多爱心救难扶弱。
但在亲人眼中,王学军却是一个不懂得照顾自己,更不懂得照顾家庭的男人。
王学军的家人告诉记者,王学军今年49岁了,这些年高原反应越来越严重。频繁坐飞机往返于西宁和更高的高原,因气压剧烈变化,他的鼓膜一度受到损伤,听力急剧下降。
王学军的儿子告诉记者,父亲手机里的每个公益软件,个人累计捐助资金都超过2万元。他帮助了那么多不认识的人,却没怎么帮过自己的亲戚,甚至连一双贵点的篮球鞋都舍不得给儿子买。
和记者交谈期间,一谈到家庭,王学军常常陷入沉默。可一谈到工作,王学军总有说不完的话。
王学军还记得,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时,他两次向组织主动请战,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现场。在两地挽救了不少伤员的他,看多了生命无常与生离死别,内心触动很大。
“生活太美好,人们都希望健康快乐地活着。”王学军说,“如今高原条件还相对落后一点,一些人还需要帮助。作为一名医生,在我有能力做一些事的时候,就多做点。”
(编辑:吴盼)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